如何养育我们的零零后男孩?

思考这个话题有段时间了。

我是一名男孩的妈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男孩与女孩不一样:

男孩比女孩更好动、更有攻击性,往往更强硬和霸道,养育一名男孩显然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方法。

这个周末,我走进影院,看了一部纪录片《零零后》。这部片子的两名主人公之一的男孩曾经是一名问题学生。

影片让我们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养育我们的男孩,才能让他长成一名既勇敢、担当又情感丰富的男子汉?也许,我们能做到!

如何养育我们的零零后男孩?

曾几何时,我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感叹:现在的男孩怎么啦?

我曾经就读的大学,据说现在的男女比例是1:2,记得二十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文科系基本上男女比例一比一,物理等理科系女生屈指可数,有的甚至是和尚班。

我的大学同学,今天已经是大学老师,她告诉我,现在大学里面成绩最好的是女生,在理工科这些原来男生的优势学科,现在拿奖学金的大部分也是女生。

如何养育我们的零零后男孩?

我的侄女,现在就读于湖南一所省重点高中,有一天她和我说:

姑姑,现在我们班成绩好的大部分是女生。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现在的男孩子喜欢上网吧,打电子游戏,他们控制不住自己。

这些优秀女生以后也要嫁人生子,如果一个家庭的男性脊梁不能挺住的话,这个家庭迟早会出问题,甚至可能会崩塌。

这也是今天许多中国女性抱怨男性不成熟,没有责任感的重要原因吧。

中国家长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尤其是北京家长。

那天我观影的时候,我看到影院中有不少带着孩子来的家长。当看到影片中熟悉的场景时,在座的家长发出会心的笑声:似曾相识燕归来啊!

《零零后》是国内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完整呈现了00后这一群体的成长。导演用了12年时间,跟拍了两位00后主人公,其中池亦洋就是那名男主人公。

小时候,池亦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学生”:

影片一开始就是池亦洋拿着木棍要打其他的小朋友,扭着脖子,看起来很霸道。

如何养育我们的零零后男孩?

抢东西,欺负小伙伴,口头禅是:“我要把你们打成肉泥!”

如何养育我们的零零后男孩?

所幸他上了一所好幼儿园。当幼儿园老师讨论他的问题时,园长大李老师说:从他身上我看到了男孩的阳刚气,这是今天的男孩所缺少的。

如何养育我们的零零后男孩?

池亦洋就读的芭学园是北京一所著名的实验幼儿园,这里的孩子没有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孩子们大部分的时间是荡秋千、和泥巴、种菜、挖水渠;老师不会直接训斥学生,而是会引导孩子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像大李老师对池亦洋一样。

池亦洋最迷茫是小学阶段,这个时候的他身材臃肿,坐在教室里眼神迷离,影片中反复出现老师数落和批评他的镜头,并且让身边的女同学帮助他。

如何养育我们的零零后男孩?

池亦洋真正找到自我,身材开始有型、眼睛里发光是从中学他爱上橄榄球运动开始,他有了明确的目标,想成为球队里面最优秀的球员,并且计划去美国留学,想上一所有橄榄球队的学校。

如何养育我们的零零后男孩?

生理研究表明,男孩身上有高出女孩15倍的睾丸素,而使人情绪平静的血清素,男孩却比女孩低得多。所以,男孩天生比女孩好冲动,喜欢冒险,具有攻击性。

在男孩的成长岁月中,让男孩爱上喜欢的体育运动,持续在运动上对抗和精进,是分散男孩过多精力的聪明办法。

今天我们知道,运动能改造人的大脑,真正爱上运动的小伙子“头脑发达,四肢也发达”,而且运动和对抗不仅强健了他的体魄,还培养了他的目标感和荣誉感。

2016年暑假,池亦洋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橄榄球青年竞标赛,开幕上他庄严地唱起《义勇军进行曲》,镜头切回幼儿园,池亦洋带领一群小男孩,在芭学园的小操场上唱起了国歌,并且向国歌敬礼。

如何养育我们的零零后男孩?

大李老师说:“也许,在幼儿园的时候,池亦洋享受做领导的感觉。”

和女孩相比,男孩天生更希望获得平等和尊重,但是他们不擅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喜欢用动作,很多时候显得笨拙和鲁莽。

今年5月份的时候,我组织了一次我儿子幼儿园班小朋友的聚会。

也许是几个月不见了,我儿子和幼儿园小朋友相见的时候异常兴奋。临告别的时候,他抱紧了一位女生。

我看他抱得更紧,女孩呼吸都有点紧张。连忙对他说:“可以了,可以了。”

儿子好不容易松开手,用用劲推了一下女孩,女孩哇地一声就哭了出来。

我感觉脸上无光,大声训斥了儿子几句。回到家里,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儿子委屈地说,我舍不得和她分开,不自觉就抱重了。

这就是我们的男孩。

他们冲动、鲁莽,在一些不懂孩子心理的大人眼里,他们就是喜欢闯祸的熊孩子。

我发现,儿子进入6岁以后,明显有了“革命精神”。当他犯了错误,我举起手掌想打他的时候,他会直着脖子说:打吧,打吧,反正我也不怕。

我的巴掌举到半空,哭笑不得。

当我冷静下来,态度软下来,和他分析问题的时候,他的态度软下来,刚刚的倔强小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孩,他甚至会抱紧你,用脸贴着你。

养育男孩,“以硬碰硬”是最不可取的,有时,一个善于妥协,温和坚定的父母更能走进男孩的内心。这个时候,直线不能达到目的,曲线有时有更好的效果。

好好培养眼前的男孩,因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一天,他会变成一名丈夫,成为一名爸爸,而他一直是您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是您今生的冤家,也是来帮助您成长的天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