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為何歐洲和中國的重要建築物前都喜歡用獅子守門?

作者丨李零

波斯藝術中的動物

人類交往,有兩樣最重要:一樣是戰爭,一樣是商貿。戰爭是“不打不成交”,通過征服,互相學習。比如亞歷山大徵波斯,就主要是征服者向被征服者學習。他死後,有所謂“希臘化時代”

(Hellenistic Age)

。所謂“希臘化”,馬其頓、托勒密、塞琉古,每個王朝都是你化我,我化你,互相化,並不是單向的希臘化。

商貿是互通有無,最能反映彼此的有無。比如中國和伊朗,絲綢之路上,你來我往,兩邊的物產有什麼不同,一下子就能看出來。

這裡,我想談談波斯藝術中的動物。動物也能反映交流。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波斯筆記》,李零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10月版。

寫實的動物和想象的動物

藝術中的動物分兩大類:一類是寫實的動物,一類是想象的動物。

寫實的動物

(realistic animals)

是自然界本來就有,人類能夠觀察到的動物,比如野生的獅、虎、狼、熊、鷹、鹿,以及家養的馬、牛、羊、雞、犬、豕。

想象的動物

(imaginary animals)

是現實不存在,靠想象虛構出來的動物。其特點是東拼西湊,四不像,比如把人跟動物拼一塊兒,把飛禽、走獸拼一塊兒,本來不長角,給它加上角,肩上沒翅膀,給它插上翅膀。

埃及藝術,動物形象特別多。這些動物,很多都是寫實的動物,但同時又是神。比如獅子、胡狼、河馬、狒狒、瞪羚、鱷魚、朱鷺、鷹隼、眼鏡蛇、青蛙、甲蟲、蠍子,以及公牛、山羊、貓、鵝。

埃及的神祇有三種形象,不光流行於埃及本土,而且對整個近東世界都有影響。一種是雙翼日盤,乃拉

(Ra)

的象徵;一種是鷹隼,乃荷魯斯

(Horus)

的象徵;一種是獅身人面像,即大家熟知的斯芬克斯。拉是太陽神,雙翼日盤代表太陽,像鷹隼一樣插上翅膀,飛在空中。這種神,後來與荷魯斯合一,荷魯斯作鷹隼狀。鷹隼是自然界固有的動物,比日盤更形象。斯芬克斯不一樣,它是人獅合一,屬於想象的動物。雙翼日盤、鷹隼和斯芬克斯在西亞藝術中也很流行。

西亞藝術,三種動物最流行:老鷹、獅子、公牛。這些都是自然界固有的動物。想象的動物,則是用這三種動物和人,兩兩拼湊而成。三種形象最典型:斯芬克斯,獅身人首;拉馬蘇

(Lamassu)

,牛身人首;格里芬

(Griffin)

,獅身鷹首。類似的拼湊還有很多種,如長翅膀的翼獅

(winged lion)

和獅怪

(demon lion)

。獅怪不光長著鷹的翅膀,而且前腳為獅爪,後腳為鷹爪,甚至有蠍子狀的尾巴。它們都是用老鷹、獅子、公牛拼湊而成。這種設計,推而廣之,所有走獸都可加翅膀。如薩珊藝術和草原藝術,馬、牛、羊、駝、鹿,都可加翅膀。

波斯藝術中的動物

(甲)想象的動物

拉馬蘇

亞述的宮室和神廟常以成對的拉馬蘇守門。波斯波利斯大平臺的萬國門也以成對的拉馬蘇守闕,這是學亞述。亞述的拉馬蘇分兩種,一種是獅爪,一種是牛蹄。作獅爪者類似斯芬克斯。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萬國門的拉馬蘇守闕。

斯芬克斯

波斯的斯芬克斯,多為男相,頭戴王冠,長大鬍子,與埃及不同,與希臘也不同。希臘的斯芬克斯多為女相。波斯波利斯也有這種圖像,見阿帕丹東階外壁橫楣,大流士宮以南的大臺階也有類似圖像。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大流士宮臺階上的斯芬克斯浮雕。

格里芬

波斯波利斯的三種柱頭,其中一種是格里芬。喬加·贊比爾出土過一件陶格里芬,年代可以早到公元前13世紀。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禁軍大道的格里芬雕塑。

獅怪

亞述石刻有獅怪,蘇薩大流士宮的釉磚畫也有獅怪。波斯波利斯的門道有《英雄搏殺獅怪圖》,左右對稱各一幅。王與獅怪面對面,一手在上,緊緊抓住獅怪的角,一手在下,操匕首猛刺獅怪腹部。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薛西斯後宮《英雄搏殺獅怪圖》。

牛怪

在波斯波利斯,除去《英雄搏殺獅怪圖》,還有《英雄搏殺牛怪圖》,圖中牛怪和獅怪一樣,也是作站姿,與王搏鬥。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百柱宮《王殺牛怪圖》。

(乙)寫實的動物

(因篇幅所限,略去)

與中國比較

中國藝術中的動物,也分寫實和想象兩種。但這兩類動物,有時會混在一起。

比如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分天宇,青龍代表東方七宿,白虎代表西方七宿,朱雀代表南方七宿,玄武代表北方七宿,除龍是想象的動物,其他三種,似乎都是普通的動物。但白虎不是普通的虎,朱雀不是普通的雀,玄武不是普通的龜蛇,同時是天上的星官群。

又十二生肖,除龍是想象的動物,其他都是寫實的動物。馬、牛、羊、雞、犬、豕是家養,虎、兔、蛇、鼠、猴是野生,都是現實存在的動物。它們在功能上是一樣的,同樣代表十二支,用於推算曆日,跟西方的黃道十二宮功能相似。

(甲)中國的瑞獸

中國古代,動物分羽、毛、鱗、介、蠃五類。羽蟲是飛禽,鳳為之長;毛蟲是走獸,麟為之長;鱗蟲有鱗,龍為之長;介蟲有甲,龜為之長;蠃蟲無毛,人為之長。

什麼是瑞獸?瑞獸的瑞是祥瑞。所謂祥瑞,往往具兩面性,既可祈福迎祥,又能驅兇辟邪。如漢武帝以來的西漢年號,元狩、元鳳、神爵、五鳳、黃龍之類,就是以這類動物的出現為祥瑞。

上面說的龍、鳳、龜、麟,號稱四靈

(見《禮記·禮運》)

,就是最典型的中國瑞獸。

中國的瑞獸,多是想象的動物。如頤和園仁壽殿前的銅瑞獸,龍、鳳、麟,就是想象的動物。

但情況也有例外。如太和殿前的銅瑞獸,龜、鶴,就是寫實的動物,但神龜和普通的龜不一樣,仙鶴和普通的鶴也不一樣。龜、鶴象徵長壽。明清以來,有龍首龜,號稱贔屓

(龍生九子之一)

,用以馱碑,鶴亦口含仙草,有時站在龜背上,叫“龜鶴齊齡”。

龍、鳳、麐

(同麟)

,三字見於商代甲骨文,很古老,說明它們都是中國人的創造,並非自外輸入。這三種瑞獸,幾千年來,變化很大,但萬變不離其宗,仍有形象上的連續性。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頤和園仁壽殿銅龍、銅鳳。

龍的形象是由多種動物拼湊而成,但仍有現實依據,主要參考的是蛇類和蜥蜴類的爬行動物,特別是鱷魚。甲骨文的龍字正像頭上長角,張血盆大口,露尖牙利齒,搖頭擺尾的鱷魚。中國古代,北方也有鱷魚。相傳夏有豢龍氏,就是擅長養鱷魚的人。商周銅器,紋飾分兩大類,一類是動物紋,一類是幾何紋,唯獨缺少植物紋。動物紋,最主要就是龍紋。我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考證通常說的饕餮紋或獸面紋,說明這類紋飾只是正視的龍首紋。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陝西扶風海家村出土的銅爬龍。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商代甲骨文中的龍字。

鳳的原形是雉科動物,主要參考的是錦雞

(Chrysolophus)

、孔雀

(Pavonini)

一類動物,特點是尾巴很長,頭上有冠,顏色鮮豔。甲骨文的“鳳”字正像長尾有冠的鳥類。商周銅器,除去龍紋,鳥紋最流行。鳥紋中的長尾戴冠者,就是鳳紋。鳳,漢以來也叫鳳凰,雄曰鳳,雌曰凰。

麟的原形是鹿科動物。麟,亦作麐,二字皆從鹿。甲骨文有“麐”字。《詩·周南·麟之趾》提到麟。麟的形象,後世有很多變形,有點像龍,但龍是五爪,麟是偶蹄,仍然不難區分。這種動物,因哀公獲麟,孔子絕筆《春秋》而大出其名,但到底屬於哪一種鹿,誰也說不清。麟是獨角鹿。自然界,鹿科動物都是雙角,獨角是出於想象。與麟類似,歐洲有獨角獸

(unicorn)

,形象是獨角馬。馬沒有角,有角是出於想象。這種馬的角長在頭頂,很長很尖,表面有螺紋。自然界,只有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島西部海域的一角鯨

(Monodon monoceros)

有這種角。中國的獨角馬,見於吉林老河深鮮卑墓出土的鎏金飾牌,不但鼻子上長著獨角犀似的角,而且有翅膀。河西走廊,魏晉墓也經常出土獨角獸,也有歐洲獨角馬似的長角。漢以來,麟也分雌雄,雄曰麒,雌曰麟。西人是以unicore翻譯我們的麒麟。

(乙)中國的外來動物

波斯,東為伊朗高原,西為兩河流域,北為小亞,南為埃及。它的地理位置很特別,中國的東西往西傳,歐洲、西亞、北非的東西往東傳,它是中轉站,兩邊的東西都有。如伊朗既有老虎,也有獅子,既有單峰駝,也有雙峰駝,同時有本地出產和周邊進貢的各種馬。獅子、單峰駝和所謂天馬,對中國而言,都是外來動物。

獅子

中國藝術有獅子,不但有,而且很流行。舞獅是漢唐時期隨佛教藝術從西域傳入,從此紮根中國,久而久之,完全被中國化。中國人往往忘了,中國本無獅子。獅子是從伊朗和印度進口。但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已經聽說過這種動物,比如 《穆天子傳》講穆王西征,就提到獅子,當時叫“狻猊”。《爾雅·釋獸》也提到“狻猊”。狻猊是譯自伊朗、印度和中亞,發音以S打頭。上博楚簡 《三德》還提到“貎”,則是以L打頭,估計是希臘文和拉丁文的拼法。獅子作為外來動物,最初充滿神秘感。中國人是靠他們熟悉的老虎來認識獅子。如《爾雅》郭璞注說,狻猊是一種毛色淺淡的老虎,就是如此。上博楚簡《三德》篇說,“貎飤(食)虎,天亡不從”,《爾雅》也有這種說法。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武梁祠石獅。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河南孟津油磨坊村出土辟邪石獅。

漢以來,西域各國常遣使進貢獅子,被中國人當作珍禽異獸,養在宮廷苑囿。《史記·大宛列傳》說,西域各國,安息“最為大國”,“其西則條支,北有奄蔡、黎軒”。《漢書·西域傳》說“

(安息國)

北與康居、東與烏弋山離、西與條支接”,“安息東則大月氏”。安息是帕提亞。漢代的伊朗屬於安息。安息是西域的中心。

獅子輸入中國,史籍可考,至少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材料最早有三條,一條是漢章帝章和二年

(88年)

,安息遣使獻獅子,見《後漢書·章帝紀》;一條是漢和帝永元元年

(89年)

,月氏遣使獻獅子,見《後漢書·和帝紀》;一條是漢和帝永元十三年

(101年)

,安息王滿屈獻獅子,見《後漢書·西域傳》。可見獅子輸入中國,最初是從伊朗。滿屈,以年代考之,相當帕克羅斯二世

(Pacorus II,78—105年在位)

漢以來,中國習慣以“師子”稱呼這種動物,今作“獅子”。“獅子”是外來語,跟很多西域方言有對應關係,但追根溯源是伊朗語。波斯藝術受西亞影響,既有寫實的獅子,也有想象的獅子。後者有各種變形,比如頭上長角,肩上插翅膀。中國的天祿、辟邪也是以獅子為原形,加上翅膀加上角,類似波斯藝術的翼獅和獅怪。古人認為,獅子吃老虎,既可祈福迎祥,又可驅兇辟邪,故這種怪獸又有“天祿”“辟邪”的美稱。我國瑞獸,只有這種是外來。

單峰駱駝

駱駝分兩種,一種是單峰駱駝

(Camelus dromedaries)

,也叫“阿拉伯駱駝”,特點是毛短身瘦,耐熱;一種是雙峰駱駝

(Camelus bactrianus)

,也叫 “巴克特里亞駱駝”,特點是毛長身壯,耐寒。前者主要分佈在北非、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後者主要分佈在伊朗東北和阿富汗,以及我國新疆和內蒙古草原。我國的雙峰駱駝,體型壯碩,毛髮甚長。這兩種駱駝,波斯波利斯阿帕丹臺階的浮雕都有。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唐三彩單峰駱駝。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北周彩陶駱駝。

雙峰駱駝,米底藝術中也有。中國的駱駝是雙峰駱駝,和巴克特里亞駱駝屬於一大類。司馬遷在《匈奴列傳》中描述過北方草原的各種動物,其中就有駱駝,當時叫橐駝。東漢牟融引古諺曰:“少所見,多所怪,睹橐駝言馬腫背。”

(牟融《理惑論》)

儘管中國與北方草原鄰近的地方,人們早就看見過駱駝,但中國內地對駱駝卻一直很陌生。他們是以他們熟悉的馬來解釋他們不太熟悉的駱駝。早在戰國時期,駱駝的形象就已出現。漢代諸侯王墓,駱駝的形象也時有發現,如大雲山漢江都王墓出土的承虡銅駝。

唐三彩,表現西域商旅,經常有胡商駱駝俑出現,寓目者幾乎都是雙峰駝,單峰駝也偶爾發現。中國的雙峰駝,真正特色在體型壯碩,毛髮濃厚。

天馬

漢武西征,求取大宛的汗血寶馬,號稱“天馬”。這種馬,即世界著名的阿克哈·塔克馬

(Akhal-Teke)

,也叫馬薩革泰馬、尼薩馬、安息馬、波斯馬、土庫曼馬,大宛並非原產地。

馬薩革泰人是活躍於伊朗高原的遊牧民族,居魯士大帝就是死於馬薩革泰人之手。尼薩是安息崛起的地方,即今土庫曼斯坦的首都阿什哈巴德。阿什哈巴德才是原產地。

漢代出土的銅馬、陶馬,唐代出土的三彩馬,其中體型高大者多是表現西域良馬,可能就是天馬。

世界遺產

西亞藝術和波斯藝術給當今世界留下三樣東西。

以鷹、獅為國徽

今歐美各國,對鷹、獅和鷹、獅合一的格里芬情有獨鍾。如英國的國徽就是以獅子和獨角獸為標誌,德國的國徽是黑老鷹,美國的國徽是白頭海雕,俄國的國徽是雙頭鷹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美、俄、德、英四國國徽。

航空標誌

雙翼日盤在埃及代表太陽神拉,在兩河流域和伊朗變成雙翼日環,有當地的神祇穿環而立。現在,雙翼日盤是世界各國的航空標誌。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標誌。

用成對的獅子或格里芬守門

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彼得堡經濟學院門前的翼獅。

西亞藝術,獅子是流行主題。亞述和巴比倫都喜歡獅子,常以石獅鎮 守宮門、廟門和陵墓,亞述宮殿的畫像石,獵獅也是常見畫面。

希羅多德兩次提到格里芬,一次是把格里芬描寫成看守黃金的神奇動物,一次是說斯基泰王斯庫拉斯在波利斯提尼人的城裡有一座豪宅,在它的周圍有白色大理石雕成的斯芬克斯像和格里芬像。

歐洲各國喜歡用獅子或格里芬為各種建築特別是銀行和博物館把門,這個習俗已經變成世界文化。我國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用獅子和天祿、辟邪守闕,這是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的“國際接軌”,很有象徵意義。

本文選自李零新書《波斯筆記》,註釋從略,較原文略有不同,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作者丨李零

摘編丨徐悅東

校對丨翟永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