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这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原以为是愚人节的玩笑,没想到是真的”当看到标价4000万、定金50万的“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品牌服务”的商品链接出现时,网友们呆了。而淘宝直播再次突破人们的想象。

4000万元直播卖火箭

4月1日,愚人节这天,薇娅因为卖火箭又上了热搜。在直播间里,薇娅一直在强调,这次卖火箭就是想要让大家了解一些航空知识,本次售卖的是“快舟火箭发射服务”,原价4500万元,直播优惠价4000万元 ,“这是我直播间最大的优惠力度”。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这款“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KZ-1A)”,由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是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此前已经成功进行八次商业发射。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薇娅多次在强调,受限于平台不能有这么大的交易额,所以链接是在线支付50万定金,后期需要快舟火箭方面去审核以及买卖双方沟通后签订合同,支付余下款项。她当晚使用的直播话术是“这是英雄武汉最大的土特产”。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在直播间里,薇娅连线了快舟火箭市场部部长曹梦。曹梦表示,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拍下订单,只要有发射的东西,具备发射条件。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薇娅一直在提醒:如果只是想体验一下买火箭的感觉,可以加入购物车截图留念,“其实卖不卖没有那么重要,这对我来说也是个挑战,我想证明的是淘宝直播有无限可能。”然而,很多网友认为“肯定卖不出去,买火箭受众人群真的会去看薇娅吗?”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但令人吃惊的是,火箭链接却在上架后5分钟内有800多人拍下定金。最终,火箭还是“成交”了。在火箭成交后,薇娅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做出起身要离开的动作,并大喊真的没想到能把火箭卖出去。据了解,买方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与快舟火箭联系,确定了最终的购买意向。


买卖双方是老相识

有网友表达疑惑,“毕竟火箭发射是那么严肃的事儿,怎么看跟直播带货都像是在两个平行宇宙中,会不会是私下已经联系好了,借机炒作呢?火箭平常价格是4500万,然后火箭要上直播间,直接跟老合作伙伴说了可以去直播间买,便宜500万。不仅给合作商巨额优惠,还做了一波优质宣传。”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查询后,发现买卖双方果然是老相识。据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官网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日,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2015年10月7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组星成功发射,其后2017年-2019年每年都有多颗卫星发射。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其官网介绍:2019年6月5日,公司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A星;11月13日,公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A星。目前,“吉林一号”星座在轨数量已达到16颗卫星。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网络是个好东西,搜索发现到科技日报2019年12月7日的一篇报道,说当天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很热闹,上午和下午分别有一枚快舟火箭发射,共将7颗卫星送上太空。其中提到,“10时55分,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B卫星发射升空。”


熟不熟悉?意不意外?该文还介绍说,“吉林一号”高分02B卫星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光学遥感卫星。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是航天三江集团所属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


汇总2017至2019年,快舟火箭至少给长光发生了三颗“吉林一号”卫星,其中2019年11月和12月各发射一颗,双方业务联系似乎日趋紧密。如此看来,火箭发射买卖双方还真不是“碰巧”在直播间相遇的。


万物皆可播

“薇娅卖火箭”目前已成网络热门话题,火箭买卖双方也被一通“深扒”,带来的后果就是,快舟火箭和长光的“吉林一号”卫星知名度大增,一场直播带货带来的广告效应、品牌传播度,是相对可观的。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而对于淘宝来说,罗永浩在抖音直播带货首秀,直播3个小时累计观看人数超4800万,支付交易总额超1.1亿元;面对这么一个对手,祭出“淘宝一姐”薇娅卖火箭的大招,淘宝也算给自己挣回了不少流量。


最近两个月来,我们无法否认,直播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商形式。并且,直播正衍生出各种形式、各种可能,真所谓万物可直播。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以前,主播大多是网红。在疫情对各行业的冲击下,企业的当家人、高管纷纷走进直播间。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亲自上阵在三亚亚特兰蒂斯、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进行了两场直播带货。除此之外,还有林清轩CEO孙春来、银泰商业CEO陈晓东、七匹狼CEO李淑君、上海苏宁易购总经理徐海澜、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等一众“大佬”。对他们来说,不仅希望通过直播带货,让企业在疫情期间获得活路机会,事实上有着更大的野心,想利用自己的行业影响力,让自己某些时候变得比带货网红更强,成为直播江湖崛起的新生流量。

4000万卖火箭背后是一场有计划的公关事件

直播也不再拘泥于狭小的直播间,走出直播间“上山下海”更接地气。3月份,苏宁拼购每周一场户外直播,带着拼购消费者上山挖春笋,下海捉波龙。在浙江天目山,现场直播农民挖春笋。“这就是我们天目山的春笋,天然无农药。”村民对着直播镜头,用带着浓厚浙江口语的普通话跟观众交流着:“现在下单,顺丰包邮!”两天两场直播,共有近15万名买家下单购买天目山春笋,累计销售70万斤,实现销售额400多万。而一场信号断断续续的海上直播,卖出了6万斤小黄鱼、4万多单带鱼。捕了二十多年鱼的舟山船老大张聪炳说,没想到90分钟直播能卖这么多,简直是救命,因为五月份就要陆续进入休渔期,因为疫情两个多月没有销售,如果不尽快恢复销售,损失太大。


马云曾说过,晴天修屋顶。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开直播的商家都获得了成功。成功都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这次疫情也警醒了一些企业:如果你没有进行数字化系统建设,那你可能会来不及变化。拿美的集团副总裁张小懿的话来说,如果美的之前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体系的话,就无法发动一个大规模的线上营销活动。比如“美的到家”微店系统,在2月份就上线了2万多家微店。


显然,新的电商模式和消费模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色。直播的爆发,表明在新经济时代,商业的核心将从流量变成人,通过有故事、有创意、有温度的人本身,实现新的爆发。正如业内人士所说,非典催生了消费者“触网”,这次疫情则加速了消费者“触播”,但其用户渗透之势远胜200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