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細數標“星”的日子


陳波:細數標“星”的日子

3月30日,陳波(右)和工作人員核對疫情防控信息。

3月30日12時許,忙完轄區違章建築拆除工作,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長城街道鳴沙社區黨委書記陳波來到辦公室。

翻開案頭的日曆, 有些日子標出星號。陳波坦言,有段時間她揹負著巨大的壓力,“在日曆上畫星星,一是為了記清楚隔離日期,二是排解壓力,兩個星星的壓力更大一些。”

1月30日 送飯 兩星

誰負責給被隔離人員祁某送飯?

鳴沙社區的工作人員沉默了。“家屬居家隔離,這個忙我們得幫。”陳波又低聲問了一次。

依然是沉默。

陳波戴好手套、口罩:“我去吧。”

一路上,陳波想象了很多場景,到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看到全副武裝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時心頭一緊。

次日,為被隔離人員送第5餐時,醫護人員說,以後不能再送飯了。

“應該不會有什麼事情,我的防護措施也做到位了。”陳波安慰社區其他工作人員,也安慰自己。

2月3日 隔離 兩星

“你社區祁某已確診,啟動隔離樓棟、居民……”

電話那頭聲音在繼續,像有一股電流迅速穿過陳波的身體,她先是全身一激靈,而後瞬間大腦空白。從排查出被隔離人員異常就醫,到及時如實上報各類最新情況,陳波和同事衝在最前面,風險自然最大。

陳波通知近期一起開展工作的同事王粉嶺、劉燕分別住進三層樓裡不同的辦公室,開始有意識地和其他人保持距離。

沒人告訴家裡為什麼要住辦公室,只說是轄區12個人檢查點越來越忙了,要24小時值守。

當天,陳波用一張紙,記錄下自己銀行卡密碼等重要信息,落款寫著:給兒子。

2月18日 夜歸 兩星

十幾天來,確診者所居住的一棟樓三個單元被封閉,實行居家隔離。

封閉之初,一些居民因為隔離情緒不穩定,多次電話責問社區,開窗喊話,陳波耐心回答他們的每一個責問,每一處疑慮。

2月18日,封閉的居住樓棟解封,住在樓上的24戶68人沒有一人出現異常現象。

晚上10時,走出小區,街道空空蕩蕩,陳波只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

越走越輕,腳尖好像踩在棉花上,陳波蹲下來,才發現腳上的黑皮鞋因為連續奔波開了膠,鞋頭和鞋底間開了個大口子。

2月26日 回家

確診者回到小區。陳波站在他對面,使勁地揮手。“歡迎你康復回家。”

陳波往前迎,確診者往後退:“陳書記你當心。”

“你帶的東西我幫你拿吧。”陳波試探著說。確診者擺手說:“不了不了。”陳波還是幫對方分擔了一半行李。

把確診者送到單元樓門處,對方不停地說:“我一直內疚,如果因為我而讓他人受罪,我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病毒無情人有情,隔離病毒不隔離愛。”陳波說,“前段日子,我連著三天撥打寧夏心理援助熱線電話。放下電話,該解決的問題還是要繼續面對。”

能看得出,和陳波說完心裡話,確診者情緒好了一些。

陳波扭頭拐到了辦公室,從抽屜裡拿出了那張“密碼紙”,把它撕得粉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