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重塑了我的三观:当全球确诊突破100万

截至4月3日,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100万,死亡病例已超过

5万

确诊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4万,日增人数超过3万,死亡共计5758例

需要补充的是,由于自3月2日起,美国疾控中心就停止发布确诊和死亡人数的官方数据。连日来,美国相关数据,都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建校144年,全球顶级名校,全美第一所研究性大学)的统计。

确诊人数第二多国家,为意大利,确诊超过11万,日增4668例,累计死亡近14000例,是目前全球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专家称,“被新冠肺炎夺走一代人性命”的意大利,在历经极其惨痛的牺牲后,正迎来疫情的“拐点”。

确诊人数第三多国家,是西班牙,累计确诊也超过11万例,死亡人数也超过1万例

而确诊人数超过8.4万例的德国,一夜超过了中国,成为“第四多”的国家。

更令人揪心的,是巴西亚马逊原始部落,也有了首例感染者。而印度孟买,卫生条件极差、超过150万人居住的最大贫民窟,首次报告确诊病例……

这些事重塑了我的三观:当全球确诊突破100万

孟买最大贫民窟一角

如今,这场堪比“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疫情,蔓延全球205个国家,扰乱70多亿人的生产生活,冲击着全人类的医疗卫生救治体系,毫无差别地夺走5万多各种肤色人们的性命,也在眼泪和疼痛、互助和希望中,重塑着我们的三观。

1.

悲剧的结束,往往不取决于强大者,而取决于最弱者

和疫情共生,怕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全人类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3月份时,张文宏发出预警:

这种戴着邪恶花冠的病毒,可能要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今年10月份时,它会暂时潜伏,隐身低谷,到冬天还会有次大爆发。

因为,每一种大流行病的结束,都不取决于做得最好的国家,而是取决于做得最差的国家。

就在4月2日的国际分享会上,钟南山院士谈到最担忧的问题,再次提到:

他最担心的,是来势汹汹的病情,让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条件崩溃。

他们没有床位,没有设备,没有医生,疫情根本无法控制,然后让全球陷入恶性循环。

这些事重塑了我的三观:当全球确诊突破100万

钟南山院士在国际分享会上的视频

为什么,在疫情蹂躏中国时,中国要不计一切代价去控制?

又为什么,在疫情蔓延世界时,中国又摒弃前嫌解囊援助?

因为,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根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根。

而一场灾难的胜利,也不取决于做得最优的国家,而是取决于能力最弱的地方。

2.

石头滚下来的时候,你才知道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这场疫情,让我们彻底看清了谁是路人、谁是敌人、谁是亲人。

从个人层面看,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也要站在你家小区门口送菜、送粮、送口罩的人,一定是把你放在心底珍爱的人。

从群体层面上,直面死亡的呼啸,奔赴到医院里、社区和卡点的医护、干部和警察,以血肉之躯维护着这个国家最庞大的底座,是需要我们真诚善待的人。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疫情最严重时,二话不说就把大包小包物资运来的铁哥们,是中国疫情过去后,掉头就要去帮的国家。

而中国疫情严重时,抱着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理,天天喊什么“中国病毒”“武汉病毒”的国家,是中国疫情缓解后,我们外交部人要怒怼的“无耻、无德”的害群之马。

这些事重塑了我的三观:当全球确诊突破100万

华春莹怒斥某些外国政客

患难才见真情,大灾才知敌友。

山路平坦时,那些虚情假意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实非常脆弱。

石头滚下来时,你才知道,替你挡灾的人,帮你挪石的人,为你推车的人,给你修路的人,才是有资格看见你真心的人。

3.

真正优秀的企业家,不是算得很精,而是格局够大

中国最艰难的时候,医疗物资短缺,中国诸多民族企业,一边喊出“国家需要啥,我们就制造啥”的宣言,一边开足马力,改造厂房加工生产。

像我们平日里耳熟能详的很多企业,都是捐钱捐物,驰援武汉,在所不惜。

美国疫情严重后,阿里巴巴和华为,也相继伸出援手。

尤其是华为。

当纽约州官网晒出华为捐赠的10000个N95口罩、20000件防护服、50000个护目镜和10000只手套时,中国人都惊呆了:

美国至今还在孤注一掷地拉黑华为啊。

美国一直打着莫须有的罪名在制裁华为啊。

华为老大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至今还被美国长臂执法禁锢在加拿大啊。

是华为以德报怨的样子太傻,还是病毒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3月30日,有个新闻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

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宣布,腾讯公司将成为其全球合作伙伴。

这些事重塑了我的三观:当全球确诊突破100万

由于疫情影响,联合国成立75周年大会,全部改为远程网络会议,而涉及的数千场会议,全部由腾讯提供技术支持。

在2020年之前,这些荣耀,都属于欧美科技巨头。但现在,它属于了中国。

回过头来,看马云和任正非的善举:

这里面,固然有企业利益的考虑。

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中国企业家不顾私人恩怨,超越政治差异,以跨国的援助,彰显对生命之尊重,对救治之担当,何尝不是向全球宣扬中国企业的素养和精神?!

这种互助,会让疼痛中的世界,看见中国企业的良心和慈悲,进而在更多领域、更远未来,给中国企业一个登峰的机会。

4.

祖国和故乡,是落难时的归宿,更是得意时的热爱

这场疫情,让个别中国留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的嘴脸,彰显得淋漓尽致。

前有,国外疫情严重时返回中国,携带病毒,不愿隔离,不听指挥,嫌弃宾馆饮用水不够香甜,提供饭菜不够可口的个别留学生。

后有中国药科大学公派留学生“许可馨”,2019年才以“优秀和上进”的标签,被学校推荐到美国读书。

可就在疫情蔓延的当下,她身居他国,发表一系列诅咒同胞、仇视中国的“恨国”言论。

被网友骂上热搜后,她马上又高呼“我爱我的祖国,我也爱我的同胞”,来给自己洗白圈粉。

只是,这种“两面三刀”的伎俩,早已被明辨是非的同胞看得透亮。

这些事重塑了我的三观:当全球确诊突破100万

归国留学生

这些人,当然无法代表绝大部分中国留学生。

但这些留学生的做派,之所以引发众怒,也不仅仅是人们的仇富心理在作祟。

人们更厌恶的,是那些得意时,咒骂同胞低等、国家落后的偏见无知,而落难时,又高呼“我爱祖国,祖国必须来救我”的道德绑架。

人遇到危险时,都想逃到母亲身边,逃回故乡祖国,这是朴素的本能。但这,要扎根在一个人对母亲、对故乡、对祖国一以贯之的深情。

“我们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们不能离开她,假如我们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们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才女林徽因给友人的信里,这样写道。

在过去百年,中国最危急的时候,这样的人有很多。

这个人间四月天里,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赤诚和风骨,值得年轻一代凝视,品读。

5.

真正的强大,不仅是厚德载物,而且是边界清晰

这次疫情中,除了一小撮留学生讨人嫌,一小撮外国人也令人恨。

西安一名外籍男子不戴口罩进商场,被防疫人员拦下,竟然出手打骂,还摔手机砸人;

北京朝阳区一名外籍男子,在居家隔离时,觉得安装的门磁报警,限制了他老人家的自由,私自拆卸,随意外出;

更令人气愤的,是广州某医院,已经确诊新冠肺炎的一名外籍人员,竟然拒绝检查,遭到阻拦时,对女护士大打出手,还咬伤了护士的脸……

这些事重塑了我的三观:当全球确诊突破100万

广州受伤的护士

在广大人民“不惯着洋人”的呼声里,官方的通报很快来了:

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有病的,治好赶紧回去。

实话实说,这些外国人,之所以这么蛮横,和长久以来,我们国家给予这些人的超国民待遇有关。

疫情这个照妖镜,让我们看清了,中国不比外国差,也让我们明白了,外国人不比自己的同胞好。

谦卑太久、中庸太久的中国,从个体到国家,都是时候硬气起来,善良里带点锋芒,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

这不是强大后的傲慢,而是自立后的边界。

6.

时代的密码,一直是也永远是,留给早行动的人

每一场灾难,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改变,并由此造就行业大洗牌。

发行66年的《花花公子》纸质版的停售,告诉我们,落后的传媒行业,因疫情必须加快转型速度;

日本经营了66年的老牌旅馆破产,也提醒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业要险中求生存;

至于美国三大航空公司纷纷告急,不过是疫情蔓延之下,各国停航,旅客骤减之下的冰山一角……

而我们身边那些各行各业的命运,还有复工复产的人们,也提醒我们:

面对灾难,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这些事重塑了我的三观:当全球确诊突破100万

复工的人们

我哥开了一家小店,复工后生意惨淡,但他还是每天早早开门营业,每晚很晚才收工回去。虽然,和去年这个时候相比,基本无利可盈,但昨天电话里,他还对我说:

“没关系啊,大家都在过苦日子啊。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丢掉客户,越要搞好服务。挺一挺,总会过去的。”

没错。

幸运的橹桨,始终掌握在直面变化、敢于行动、早有准备的人手中。

我们都生活在疫情之下,但仍然要敢于仰望星空,在灾难中谋生,在夹缝中搏击,用一粒沙的渺小,活出一座山的坚韧。

惶惶疫情之下,努力谋生的幸存者:

愿你活成暗夜里的星辰,冷雨中的春花,低谷下的赶路人。

用心底生长的珍惜、温柔、希望和感恩,照亮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