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文


“吞石為洞,吐石為花,神宮賴水造;聚水成淵,覆水成瀑,勝景依石生”,是龍宮景觀的真實寫照。有著中國最長、最美麗的水溶洞、中國最大的洞穴佛堂、中國最大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輻射劑量率、全世界最多、最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高品位風景資源。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此次受邀為景區打造全新旅遊規劃。


項目規劃背景


2016年,國家旅遊局將貴州省安順市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這為推動旅遊業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構建新型旅遊發展格局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龍宮旅遊升級版建設以龍潭核心景區內廣場、遊覽步道等旅遊服務設施以及景觀打造為主要內容。美麗鄉村建設以龍潭村、漩塘村、桃子村三個行政村基礎設施、村民房屋景觀改造、產業結構調整等為重點。


龍宮風景名勝區的發展需藉助全域旅遊發展的機遇,借勢而為、乘勢而上,推動全區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井噴式”增長。加強景區規劃建設、注重旅遊產品創新、提升旅遊服務層次和水平、加大旅遊宣傳營銷推介力度,全力打造“夢幻龍宮、極致龍宮”,全力打造“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目的地和休閒度假勝地。


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規劃範圍


本次規劃範圍為龍宮風景名勝區,重點規劃區域為龍潭景區、漩塘景區及兩大景區周邊區域,重點規劃面積為10平方公里。


總體目標


充分保存和保護龍宮風景名勝區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和生態系統,科學合理的體現龍宮自身的地理奇觀特徵和龍宮的獨特魅力優勢。在環境承載力限度內進一步提升龍宮風景名勝區知名度。將龍宮風景名勝區建設成為景觀優美、特色鮮明、生態健全、環境優良、服務優質、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國內一流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相關規劃分析


《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2016—2025年)》


龍宮作為重點生態旅遊目的地被寫入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發佈的《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2016—2025年)》。《規劃》按照全國自然地理和生態環境特徵,將全國生態旅遊發展劃分為八個片區。


1、安順所屬長江上中游生態旅遊片區,本片區包括武陵-雪峰山與滇中北山地森林,湘贛丘陵山地森林,黔中部喀斯特森林,長江中游平原溼地與農業植被,三峽水庫等生態區域。


2、《規劃》4個重點任務全有安順


(1)20個生態旅遊協作區


安順屬於滇桂黔喀斯特山水生態旅遊協作區。


滇桂黔喀斯特山水生態旅遊協作區:重點發展喀斯特山水觀光、森林旅遊、養生休閒、邊關覽勝、民族文化體驗等產品。


(2)200個重點生態旅遊目的地


200個目的地被分為了6個片區,安順屬於長江上中游生態旅遊片區中的200個重點生態旅遊目的地之一!


(3)50條精品生態旅遊線路


跨省、省域生態旅遊線路,有兩條在安順。


它們分別是滇黔桂喀斯特山水民俗生態旅遊線路(跨省)、貴州避暑度假生態線路(省域)。


(4)25條國家生態風景道


貴州避暑度假生態線路是25條國家生態風景道之一,龍宮則是貴州避暑度假生態線路上的重要景區。


3、生態旅遊配套體系重大工程涵蓋安順N個景點


《規劃》中的生態旅遊配套體系重大工程的資源保護利用工程:支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重要生態旅遊資源的保護監測、展示利用以及道路、水電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安順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16-2030)》


《規劃》中龍宮鎮的城鎮職能為旅遊服務城鎮。


安順市產業空間佈局結構特點為“兩區四帶九基地”。


其中第三產業以旅遊文化服務為引擎,大力發展旅遊文化創意產業。改傳統觀光旅遊(自然風光、歷史遺蹟、文化傳統、民俗風情、建築藝術)為度假旅遊、專項旅遊、休閒旅遊,集觀光、娛樂、商務、會議、康體等各種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旅遊業;建設發展與會展、商務等國際旅遊相適應的房地產、住宿、餐飲、商貿等配套服務業。


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龍宮風景名勝區總體規(2011-2030)》2016年修訂


(一)規劃範圍


龍宮風景名勝區總面積為60平方公里。地理座標東經105°49′~105°57′,北緯26°3′~26°12′。


(二)規劃期限


旅遊規劃期限為2011年-2030年。


風景名勝區性質與資源特色:以大型水溶洞群為核心景觀,以豐富的喀斯特地貌、多彩的民族風情、秀美的田園風光和宜人的氣候條件為特色,以觀光科普、民俗體驗和休閒度假為主要功能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風景名勝區風景資源分為二大類,六個中類,十四個小類,53個風景資源。自然景源42個,其中地景31個,水景10個,生景1個;人文景源11個,其中建築7個,勝蹟3個,園景1個。


風景名勝區風景資源特徵體現為“兩大核心,四大特色”:兩大核心資源是以飛瀑龍宮為代表的喀斯特水溶洞和神秘秀美的漩水池塘。四大特色資源分別為豐富多樣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秀美獨特的田園風光和舒適宜人的氣候環境。


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一、上位景區旅遊規劃:


1、龍潭景區


景區範圍:龍潭景區包含南至玉鳳巢以南山脊、北至九九屯、西至風景名勝區西邊界及新寨洞以西山脊、東至007縣道及縣道西側山脊的區域。景區面積3.5平方公里。


資源特色:龍潭景區集中了風景名勝區最為重要的水旱溶洞、瀑布暗河、天坑石林等喀斯特地貌,被譽為“喀斯特博物館”。包括26個景源(其中一級景源3個,二級景源7個,三級景源12個,四級景源4個)。


遊覽主題:龍潭景區以“攬勝龍宮洞,感悟喀斯特”為主題,依託水旱溶洞、瀑布暗河、天坑石林等集中分佈的喀斯特地貌景觀,著重開展觀光遊覽、風景攝影、科考科普、民俗體驗等類型的遊覽活動。


發展思路:整合豐富資源,梳理遊覽線路;拓展遊覽空間,擴大景區容量;整治環境風貌,完善服務設施。


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2、漩塘景區


景區範圍:漩塘景區範圍南至觀音洞,西至風景名勝區邊界,北至007縣道,東至007縣道西側山脊的區域。規劃面積為4.3平方公里。


資源特色:奇妙的漩塘絕景;變幻的峰叢湖泊;罕見的洞中佛堂;宜人的村寨田園。包括11個景源(其中一級景源2個,二級景源4個,三級景源2個,四級景源3個)。


遊賞主題:該景區以“探秘漩水塘,體驗田園風”為主題,依託漩塘奇觀、峰叢湖泊、洞中佛堂、民族村寨、田園風光等自然和人文資源,著重開展觀光遊覽、風景攝影、戶外徒步、科普探秘、民俗體驗等類型的遊覽活動。


發展思路:依託詩畫山水,豐富遊覽內容;完善資源組合,提升遊覽體驗;控制村寨風貌,展現特色民俗。


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由於風景名勝區旅遊產品結構以一日觀光為主,旅遊收入以門票收入為主,一方面對住宿、餐飲的帶動極為有限,對於以圍繞近程遊憩相關的購物、娛樂消費帶動幾乎沒有。因此與旅遊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營利性服務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所佔比重偏低。


本次旅遊規劃注重旅遊業與農業、工業、商務會展等產業的融合互動,大力發展面向區域的組合型旅遊產品。


本次規劃延續了《龍宮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1-2030)2016年修訂中關於龍潭景區、漩塘景區規劃。


龍潭景區以“攬勝龍宮洞,感悟喀斯特”為主題,著重開展觀光遊覽、風景攝影、民俗體驗、科考科普等類型的遊覽活動。


漩塘景區以“探秘漩水塘,體驗田園風”為主題,著重開展觀光遊覽、風景攝影、戶外徒步、科普探秘、民俗體驗等類型的遊覽活動。


隨著風景名勝區旅遊產品由山水觀光型向觀光、休閒、度假綜合型的拓展轉型,遊覽方式也從團隊觀光遊覽為主逐步轉向多樣化、專項化的遊覽,遊覽設施配置應更加豐富、靈活的滿足需求,以小型、分散、多能、簡樸為原則,採用民宿接待等方式有效利用社會資源,讓風景名勝區內的居民從旅遊中獲益。


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龍宮風景名勝區概況:


二、規劃理念、構思、策略


1、規劃理念


(1)保護第一思想: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此次規劃龍宮風景名勝區認真落實《貴州省風景名勝區管理辦法》和《龍宮風景名勝區總體規(2011-2030)》2016年修訂,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利用資源;在衛生管理、綜合治理、森林防火、汙染處理、古樹名木管理等方面的創新工作機制,運用科技手段,增加科技含量,進一步強化旅遊資源的保護力度,取得很好的效果。


(2)品牌化戰略:龍宮風景區名勝區於1988年被評為第二批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被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已經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品牌形象,應進一步緊緊圍繞國際旅遊精品的目標,精心打造綜合經濟實力、品牌影響力、可持續發展潛力和保護管理能力“四力”最強景區。


(3)科學化管理: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科學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併為國內景區所借鑑,在管理中不斷創新管理手段和方式,建設“智慧龍宮”,通過智能網絡對景區地理事物、自然資源、旅遊者行為、景區工作人員行跡、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進行全面、透徹、及時的感知。進一步提高了景區的科學化管理水平。


(4)生態化觀念:在開發建設中注重生態化建設,在建築風格上,景區遊客步道、生態停車場、標識牌、垃圾箱、電話亭、仿木防護欄杆等做到與自然相融、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5)人本化理念:按照“以遊客為本”的管理理念,新建見龍庭院作為遊客分中心,完善了服務功能;增設星級化廁所。按照國際標準,合理設置公共圖形表識。制定旅遊安全應急救援機制,構建多層次的旅遊應急救援體系,健全安全防護設施,使遊客在龍宮處處能夠感受到龍宮的方便快捷,時時能享受到溫馨快樂。


2、總體構想


整個龍宮景區應該牢牢抓住自身的地理奇觀特徵和龍宮的獨特魅力優勢,填好龍宮旅遊的“五個空”,即“龍的空(龍文化)、宮的空(不能只是溶洞、要打造現代的極盡震撼和浪漫體驗的)、門的空(龍門)、騰的空(龍騰,要善於折騰)、鎮的空(極品小鎮)”,打造獨特的旅遊產品和相關體驗項目,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一直倡導規劃設計要緊跟旅遊策劃,並以市場為導向,打造亮點突出、吸引力強大的旅遊綜合體。


區域內不與黃果樹景區拼規模、體量、A級、服務、交通……


而是要成為獨立旅遊目的地,拼體驗、感受、心靈認可、震撼性、顛覆性……


形成兩顆明珠交相輝映,閃耀安順旅遊,成為貴州乃至全國旅遊景區二次創業的典範。


3、規劃策略


文化更聚焦:提煉龍宮文化,展現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融合。


商業更精品:保護傳統民俗商業的同時,結合主題酒店,文化體驗館、傳統街巷文化等新型業態,全面提升龍宮業態,打造精緻化休閒旅遊產品。


景觀更豐富:融合山、水、林、田、街元素,美化景觀,打造四季景色,改善生態環境,豐富旅遊產品。


建築更多韻:保護與更新文化建築的同時,提煉建築元素,結合民族建築文化元素、自然生態環境、業態需求,增加創新建築形式,豐富龍宮建築文化空間。


三、規劃方案


1、功能結構與業態配套提升:


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2、景點規劃分佈圖:


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3、規劃總圖:


4、遊覽設施規劃:


龍宮風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