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這屆年輕人靠譜嗎——聚焦戰“疫”90後群像㊼-陳秋爽

重慶日報:這屆年輕人靠譜嗎——聚焦戰“疫”90後群像㊼-陳秋爽

  2020年的到來,讓第一批“90後”邁入了而立之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這群年輕人的身影格外耀眼。他們既是父母眼中還未長大的孩子,又是抗“疫”戰場上的戰士。這群曾被貼上“叛逆”“張揚”“自我”等標籤的“90後”們,早已擺脫稚嫩,用年輕的肩膀扛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這場牽動全國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強大的新生力量。讓我們一起走近這群出彩的“90後”“00後”,為他們喝彩。

  “從沒想過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認識武漢”,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陳秋爽,2月13日跟隨醫療隊來到武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派出160人組成的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武漢第一醫院重症監護病區。

  27歲的陳秋爽第一次來到武漢,第一次穿上防護服進入隔離病區:“我是黨員,應該衝鋒在前,我深知肩負的責任與重擔。在這裡的每一天,心裡都有不同的觸動。”醫護人員除了基本的治療護理外,還要給患者餵飯、喂水、翻身、排痰等,照顧患者的生活起居。病房有位86歲的患者婆婆,陳秋爽總會特別細心的去照顧婆婆。每次她給婆婆送飯時,婆婆都會拉著陳秋爽的手說:“姑娘,你吃飯了嗎?你吃蘋果、喝牛奶嘛,我這兒有好多呢。”陳秋爽跟婆婆說,自己穿著防護服,不能吃東西。婆婆笑著說知道了,但婆婆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第二天看到陳秋爽送餐時,又會笑呵呵地拉著她,讓她吃水果。

  “患者發自內心的每一句謝謝,每一個開心的笑容,都會讓防護服下汗流浹背的我覺得,再多的辛苦都值得”,病房裡的一件件小事溫暖著陳秋爽。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婆婆的身體恢復很快。婆婆即將康復出院時,特地找到陳秋爽:“姑娘,我要出院啦,來來來,我一定要跟你合個影。”婆婆搭著陳秋爽的肩膀,高興的對著鏡頭揮著手。那一刻陳秋爽的心裡暖暖的,“雖然婆婆一直在感謝我們,其實我也要感謝婆婆。因為她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更因為婆婆的善良樂觀每天都感染著我,讓我覺得一定要做善良有愛的人,要心存感恩,把愛傳遞。”

  3月18日,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的工作結束,醫療隊負責的病區病人“清零”。隨後,醫療隊又轉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這是武漢市收治最後一批危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醫療隊轉移駐地時,社區的工作人員都來幫我們搬行李。路邊打掃衛生的阿姨,路過的行人,都向我們揮手錶達謝意”,陳秋爽記得在路上還碰到一位大叔,看到醫療隊經過,默默站在路邊向她們敬了一個禮。這些場景都讓陳秋爽感動著,“疫情期間,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每一個人都是平凡而偉大的人。”

  醫療隊最終圓滿完成了支援武漢的任務,陳秋爽也回到了重慶。“在武漢的46天,將是我一生最寶貴的經歷和記憶”,陳秋爽希望早日迴歸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繼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踐行“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去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她相信,每一粒熬過冬天的種子,都有一個關於春天的夢想,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記者/李星婷 文字/朱丹紅 美編/李欣蓓 後期/何慶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