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逐渐好转,童装企业该如何创造“新打法”?

3月快进入尾声,中国最大的童装生产基地湖州织里13000多家企业已经陆续开始复工,但是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很多零售门店还未开业,订单迟迟不来,年前做好的春款滞销,大量积压在工厂,对企业造成巨大现金周转压力。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很多童装企业往年在此时的规划,很多企业面临停业破产,而且很多线下童装店也因为这次的疫情发展举步维艰。在这样的困境下,童装企业该如何突围呢?

疫情逐渐好转,童装企业该如何创造“新打法”?

织里童装城

疫情逐渐缓和,但童装行业发展仍然困难。

疫情刚开始时,正逢春节期间,童装行业也将迎来一年中最旺的时间段。实体店囤了大量的冬款,准备迎接这一年的最旺的销售季,没想到突发了一场疫情,今年本就是冬装销售不景气的暖冬,这更是雪上加霜。本应是人潮涌动的春节前夕,变成了诸多门店纷纷关门,线下销售额大幅下降。

正常的春装销售季是1-4月(南北略有差异),此时已经是春装售卖时期,对于线下童装店来说,大部分年前已经上货。目前,疫情已经逐渐得到控制,消费者也逐渐走出家门,但是这对线下童装店的销售作用并不大,疫情过后,消费者的心理更多是恐惧和担心中。一方面,幼儿园、小学的还未开学,对童装换季购买需求比较弱。另一方面,家长更多的关注小孩的健康,在疫情防控期间也会减少外出。对于线上童装电商来说,尽管产品素材、销售方案已经在年前准备好,可以在春季进行应季销售,但是由于疫情,物流停运、人们的聚焦点更多是在与疫情相关的物品上,导致大量货品滞压在仓库。

3月末,几乎已经到了春装销售的末期,只能做清仓促销来加速资金周转。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库存的折旧速度是惊人的,一周之后的价格都可能是今天的一半,春款库存积压,直接影响现金流。尽管疫情现在已经逐渐缓和,但是工厂也还未全面复工,原材料物资短缺,部分地区物流还在停运中,发展更加困难。

疫情逐渐好转,童装企业该如何创造“新打法”?

童装电商大量春款积压

众多童装品牌商针对疫情迅速做出了调整。

1、开启直播卖货模式。巴拉巴拉童装可谓是童装行业的巨头,在疫情期间,线下转线上的巴拉巴拉在北京的一家线下门店一场直播获得6.7万关注,带来订单量创新高;织里童装商户受疫情影响纷纷开始了直播卖货,在淘宝、抖音等多个电商平台创造了不少新的订单量,甚至有些主播一场直播就能出货至少20000单。

疫情逐渐好转,童装企业该如何创造“新打法”?

线上直播

2、短视频成为新风口。随着近年来短视频的兴起,很多童装商家通过入驻短视频平台,通过短视频带货,引流线下客户到线上,加强建立与线下客户的情感联系,并通过线上引流。在疫情期间,巴拉巴拉的母公司森马在抖音上就发布了一条视频,内容如下:”在疫情期间,森马电商会在发货前会对所有物品进行全面消毒,在疫情面前“衣”定安全”。品牌商通过短视频得形式更容易与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树立品牌形象。

疫情逐渐好转,童装企业该如何创造“新打法”?

森马的抖音短视频

3、花样百出的促销活动。很多商家也开启了一些花式福袋活动、买一送一、买衣服送口罩的活动,成为了很多童装商家的促销手段。一些童装供应商还打出“房东不免档租,我们来你送租”的噱头等手段来吸引分销商。

疫情逐渐好转,童装企业该如何创造“新打法”?

送租金花式促销


童装企业应该如何去创造“新打法”?

1、调整销售渠道与结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这一场疫情,很多企业都倒下了,究其原因就是原来的销售渠道太过单一。这一场疫情极大的冲击了线下销售渠道,对一些一直依赖线下渠道的企业产生了重大冲击,近年来,各种内容的带货模式、直播模式都在飞速发展,企业渠道体系需要改变原来单一的销售渠道和结构,应该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使渠道体系走向多元化发展

2、重视社交电商的运营。

一场疫情,几乎打乱了很多童装企业2020年的规划,也有很多企业在疫情到来是迅速做出了调整,直播也好,短视频带货也好,社群团购也罢,这无外乎反映了一个趋势,品牌商正在集体转向社交电商。你会发现,疫情之前,重视社交电商运营的企业受到此次疫情的冲击最小,而很多对社交电商只有关注而没有引起重视的企业在一场疫情中跌的最惨。企业对于社交电商的运营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规划,以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利用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工具逐渐完成转型。

关于大大小小童装

大大小小童装是一家专注于为童装实体店、电商、直播提供优质货品的公司。在三年内,在全国为上万家中小创业者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货品。为中小型创业者解决了童装“进货难”、“进货贵”的问题。

大大小小童装的核心团队来自于一批不同爱好、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的年轻团队,聚在一起是一支充满勇气和创造力的力量。我们将与童装行业的各位一起,为中小创业者在行业发展盈利为奋斗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