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原谅自己?

悲惨的童年经历,长大后再怎么成功、美满,心里都会有个洞,充斥着怀疑、不满足、没有安全感。那些发生在童年时期的疾病是最严重,也是最难治愈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热播剧《不完美的她》,集结了周迅、惠英红、赵雅芝三大影后,主要讲述的是主角林绪之(周迅 饰)通过寻找生母获得自我救赎的故事。

《不完美的她》: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原谅自己?

初看林绪之,小井多多少少有些接受不了,她和周迅以往塑造的角色完全不同。林绪之是不苟言笑的,浑身散发着一种“生人勿进”的气息,即使是相处多年的养母,也得不到她一个热切的拥抱。

对这个角色诠释,让周迅陷入了不小的争议,林绪之的冷淡甚至会被误解为高冷总裁范儿,但随着剧情的展开,你会发现,她并不是高冷,而是不敢接受善意和爱。

《不完美的她》: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原谅自己?

原生家庭之殇:如果妈妈抛弃我,那就是我的错

“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无偿的爱吗?”

“不都是说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无偿的吗?”

“错了,其实孩子给父母的爱才是无偿的。”

孩子对父母这种纯粹的爱,借由林绪之的口里说出,也在林绪之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即使被噩梦不断折磨,她仍然坚信,是自己的过错导致妈妈抛弃自己,这个行为绝对不是出于妈妈的本意。

《不完美的她》: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原谅自己?

妈妈抛弃了我,因为我有错,那么我就不值得被爱。这种强烈的自我投射,显现在林绪之的各种生活细节里。穿衣服,她从不穿彩色。待人接物,她不苟言笑。养母多年来对她视如己出,她却永远把自己当客人,当知道妹妹们发现自己的身世时,她马上道歉并表示会立刻搬走。

《不完美的她》: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原谅自己?

我无法想象,这个情景在她心里演练过多少遍,才能让她如此淡定的说出这些话。

即使已经成长到足够独立强大,她依然认定了自己会被抛弃的命运,所以她没有爱情,也拒绝亲情。

淡漠疏离的背后,是一个独自舔噬伤口的小兽,她害怕接受善意和爱,因为她承担不了再度失去的痛苦,所以她选择了封闭自己,穿上盔甲,抵御伤害,也抵御爱意。

自我救赎之路:我要如何原谅自己?

在剧中,被抛弃当天的细节,反复出现在林绪之的脑海里,不断折磨她,也促使她执着地寻找生母想了解真相。

而关于童年的其他记忆,她没有任何印象,这其实不难推测,她在原生家庭里,可能遭遇了其他伤害,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她把那段记忆全部抛之脑后,故意忘掉。

《不完美的她》: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原谅自己?

有种心理疾病,叫创伤后应激障碍,其中有两个主要症状和林绪之都很吻合。一个是创伤性再体验,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一个是回避,主要表现为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甚至还可能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而常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疗法有一种叫认知行为治疗,它的主要着眼点,就是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不完美的她》: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原谅自己?

对林绪之来说,莲生就是她的药。她遇见莲生,也遇见了曾经年幼无助的自己。

「你不是被抛弃的,而是你选择了我,才抛下了一切。」

她带莲生逃走,也终于放过了自己。莲生一声“妈妈”,让她露出了一个久违的笑容,生母带给她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也在逐渐消解。和她有着相同遭遇的“女儿”需要她,依赖她,“我是被需要的”,这种认知让她开始建立安全感。

《不完美的她》: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原谅自己?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出生后就被很好的善待,但好在,即便你经历过再糟糕的童年,受尽了折磨和虐待,都可以走出去,通过另一个环境,另一个人重塑人生。

林绪之是被有不得已苦衷的生母抛弃的孩子,莲生是被为了讨男友欢心的生母放弃的孩子,她们没有割裂和母亲的联系,但在互相陪伴的过程里,她们认识到了有些伤害的发生,并不是自己的错,她们是值得被善待的。在互相疗愈的过程中,她们在学习放下,获取新生。

现实意义: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在教莲生做饭时,编剧借林绪之口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不完美的她》: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原谅自己?

她的养母是总裁,家境优渥,她却保持着这样的清醒,但也正是这份独立,让她有了更多选择。在妹妹们发现自己的身世时,她有足够的底气搬走,想去寻找生母时,她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她的疗愈之旅,是她给自己的馈赠,这才是自渡的真正含义。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与其用一生治愈自己的童年,不如努力一把,把命运给你的烂牌,打到最好。愿每一个被原生家庭所累的孩子,都能和温暖相遇,和自己和解!

《不完美的她》: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原谅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