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了那些成功的男人,她们却并不幸福


民国时期的爱情 | 嫁给了那些成功的男人,她们却并不幸福

生活中我们看到某些郎才女貌,伉俪佳偶,总会羡慕不已,看到某某男神身边的女人也会惊呼:“她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今天我想要和大家分享两位传奇的女子,她们的第一任丈夫一位是一代枭雄,一位是一代文豪,然而她们并没有获得那些赞美声,为什么呢?



童年——性格的基石

1882年奉化岩头村刚诞下一个女婴,取名毛福梅,毛家在当地也算名门望族,所以这个婴儿以后的归宿自然也会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当地有着女大男小的婚姻习俗,在毛福梅19岁这年,她迎来了跟她纠缠一辈子的另一半——蒋介石。

自幼受传统思想影响的毛福梅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勤劳、忠诚、温顺善良,而此时的蒋介石只是一个贪玩、调皮的毛头小子。

那时候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对未来的憧憬,她走入蒋家大院,她人生的第二阶段。



第一次成长——初为人妇

民国时期的爱情 | 嫁给了那些成功的男人,她们却并不幸福

嫁入蒋家之后,对于自己的“小丈夫”以及公婆,毛福梅可谓无微不至,然而这却未换来等价的回报,这个时候蒋介石对于毛福梅的依赖多半是未成熟的男孩对于母性的依赖,是生活上的依赖。

他们性格上的差异是无法跨越的,一个心高气傲、受新潮的影响、要破除旧的制度、想要出人头地。一个长相普通、饱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影响,这些都让她在未来很难跟上丈夫的脚步。

期间她跟随蒋介石去奉化求学的那段日子,可能是她这辈子和丈夫贴的最近的时候了,然而美好持续不到半年就戛然而止。

她并未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修炼出知书达理的涵养。此后她和丈夫更是渐行渐远,唯一留给他的恐怕只有儿子蒋经国了吧。



放手也是放过自己

1927年,《国民日报》连登三天《蒋中正家世启示》,宣告他们二十几年的婚姻终于画上了句号。她坚守着她的位置,“离婚不离家”,这也是她应得的。

不论是对于蒋介石的侧室姚冶诚,还是后面的宋美龄,她从未撕破脸皮。

有个细节是这样的:吃惯西餐的宋美龄在和蒋介石回老家时,对准备的家乡小菜赞不绝口、胃口大开,于是细心的毛福梅每次在他们回来暂住时都会精心准备家乡菜来招待她。

这个时候,对于这段感情她也算终于看开了,既然不能携手那就放手,也放了自己。



张家有女初成长

民国时期的爱情 | 嫁给了那些成功的男人,她们却并不幸福

张幼仪,1900出生于江苏宝山,张家可算得上是几代的书香门第,祖父曾做过知县,父亲是个医生。家里的两个哥哥张君劢和张公权更是财经、政界的名人。

哥哥们的熏陶应该在她的体内种下了一颗新女性自爱的种子。告诉她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

大哥当时看中徐志摩的才华,又是门当户对,便撮合了这桩婚事。一个有权,一个有钱,政商合一。可能他万万没想到这会给妹妹带来长达七年的苦楚。

1915年张幼仪和19岁的徐志摩完成了一场旧式的包办婚礼,在婚姻的选择上只是在提亲前看到未来丈夫的一张照片。



追逐的前半生

民国时期的爱情 | 嫁给了那些成功的男人,她们却并不幸福

张幼仪的前半生,主要是指在去德国之前。出嫁从夫,女子不可抛头露面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她同时也是渴望得到丈夫关注和爱的女子。

几经周折,1921她终于踏上去法国寻徐志摩之路。在轮船抵达码头的时候张幼仪说道:“我晓得是他,不会搞错,因为他是那堆接船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在那儿的表情。”

伤她最深的莫过于他跨越了大半个地球追过去,得到的回应却是:“我就知道,所以我才要离婚。小脚与西服不搭调。”丈夫一直看她就像个土包子。



涅槃后的后半生

1922年张幼仪接过丈夫递过来的离婚协议书,平静的签了字,她说,我同意在文件上签字唯一的理由是:“我在去法国就已经打定主意,不再只凭过去的价值观行事,我是未来新式女子的一员。”

她在德国一边抚养幼子,一边学习,她学法语、德语、幼儿教育。离开徐志摩之后,她挣开了那些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获得了自由,也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她没有风华绝代的容貌也没有才气逼人的灵气,但却朴实而干练,这枚璞玉做回了自己,闪闪发光。



尾声

民国时期的爱情 | 嫁给了那些成功的男人,她们却并不幸福

我们都渴望美好的爱情,当事不遂人愿时,我们是自怨自艾吗?不是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如果我们没有收获自己期待的结果,那不是你做错了,只是路可能不对。重获新生的张幼仪让我们记住的他们智慧与坚毅,放手离开的毛福梅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也获得了大家的尊重。路不对,重新选一次就好,无论何时都不会晚,晚的只是你不愿放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