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的兩難之境:媳婦和婆婆的冰火兩重天


中年男人的兩難之境:媳婦和婆婆的冰火兩重天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秋萍打婆婆的事,一時傳遍了十里八鄉,許多人都知道了小鎮出了個打婆婆的兒媳婦:如此名聲在外,不知秋萍作何感想?


怎麼能動手呢?畢竟他們也都是七十歲的人了,而自己也已經四十多歲。可是當時,就沒忍住那把火,抓了婆婆臉上兩把。婆婆氣不過,滿臉鮮血地走在街上,哪兒人多往哪兒喊:兒媳婦打婆婆啦!弄得街上的行人紛紛圍觀。


秋萍抓婆婆的原因是:婆婆沒給她澆地。這段時間,疫情放緩,丈夫出去打工了。秋萍澆地時,婆婆答應幫忙的,因為一點突發事件耽誤了,獨自澆地的秋萍怒氣衝衝找上門來,二話沒說,手就抓臉上了。得過偏癱走路一瘸一拐的公公上來拉架,被秋萍搡倒在地,掙扎半天爬不起來。此事雖因一件小事引起,積怨卻不是一天兩天了。


秋萍的丈夫排行老二,上面的哥哥也已成家。因為兩個兒子的婚事,老兩口欠下錢,就靠賣點小農具賺倆錢,另外,還有一個未結婚的老三,所以裡扒外扒,顧不上照顧秋萍他們太多,一個想得到照應,一個顧不過來,久而久之,就發生了上面那一幕。


1


前院的奶奶,年輕時也和秋萍婆婆一樣,不怎麼照顧兒媳。

大兒媳生兒育女一直順利,二兒媳懷孕那陣子,身體弱到起不來床,稍一動彈,身上就落紅,所以直直在床上躺了半年多。丈夫不懂得體貼照顧,而家裡又窮,每天連點青菜都吃不到,大多時候就是鹹菜,就是這樣,想吃就吃點,不想吃就拉倒,沒人過問。結果,十月懷胎,生下一個又聾又啞的閨女。


想起那時的悲苦,二媳婦總是淚湧於眶:你說,在你最需要照顧的時候,她從不過問,不管你的生死,這時候,憑什麼疼她呢。


奶奶的四個兒媳,對奶奶的態度出奇一致:見了愛理不理,就連過年拜年都不去,有什麼事都是奶奶的兒子去和奶奶說。奶奶的兒子們被媳婦的血淚哭訴弄得對母親好不是,不好又不是,夾在中間很是為難。


媳婦們如此對待自己,奶奶心裡肯定是不好過的,但是有什麼辦法:人家又不給你鬧,只是冷漠無視,可這比打一頓還折磨人,典型的冷暴力。


中年男人的兩難之境:媳婦和婆婆的冰火兩重天

2

比奶奶更悲慘的,是去年八十二歲的楊奶奶去世了:褲腰帶纏在椅子上勒死的。她身體一直很健康,但是老說活著沒意思。


一天她來找我,說家裡有老鼠,讓我幫忙買老鼠藥。買來後,丈夫說:她以前吃過老鼠藥。可不能給她。這不沒過半年,她自己把自己勒死了。她兩兒兩女,卻覺得生不如死,不能不說和缺乏溫情關愛有關。


現在七十歲左右的婆婆們,結婚後孩子多,忙於自己的事,不大顧得上已經結婚的大兒子,於是兒媳婦在困難時大多得不到照顧,有的還端舊社會婆婆的架子,挑理找茬,難怪媳婦們不喜歡了。


而這些婆婆的婆婆們,應該八九十了,她們那時候孩子更多,一家七八個是常態。那時五八年、文化大革命,衣食無著,生活更困難。她們在兒子們結婚後,是無力照顧他們的,因為下面還有幾張嗷嗷待哺的嘴。她們不照顧兒媳,這些得不到婆婆照顧的兒媳做了婆婆後,也不照顧自己的兒媳,所以婆婆的做法,一輩傳一輩,也是有社會根源的。


近些年來,由於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兒媳開始對婆婆的要求高起來:你待我如何,我如何待你。你讓我寒了心,我讓你更心寒。

婆婆們有苦難言:誰讓自己當年對人家不好呢!即使沒有人力財力,一句暖心的話總能說吧,多去幾次,給媳婦一些生活的指導不會耽誤多少時間吧?如今,只能說有果有因了。


中年男人的兩難之境:媳婦和婆婆的冰火兩重天

3


媳婦對自己的母親冷漠,苦的是夾在中間的男人們。他們也記得當年的不易,說媳婦,媳婦振振有詞:當年那些苦和累,誰憐惜我半分了。說母親,母親也有自己的不易,又能說什麼呢。所以許多男人睜隻眼閉隻眼,安寧就是無事。


每個家庭成員,都是重要的一環,尤其是母親,更是家庭這棵枝繁葉茂大樹的根,更應好好珍惜。


往事不可追。如何正確對待風燭殘年的老人,以下建議供參考。


一如果婆婆生活能自理,就分開住。這樣就少了摩擦。


二禮數週全。如果做不到體貼,那起碼做到尊重。這也體現了一種教養。


三多一份理解與寬容。婆婆的所做所為,有歷史遺留問題,當然也有她認識的狹隘。再怎麼不好,也總有一點點好,退一萬步講比如和外人打架,她還是向著自家人的。


四為晚輩做出表率。自己也到了做婆婆的年齡,要為自己的兒媳做出表率,以期自己婆媳和睦,相處融洽


五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是一個整體,幾人歡樂一人愁,愁就是陰雲,遮擋了陽光,怎麼能興旺呢?所以心寬一點,一起快樂,福氣會加倍。


母愛是偉大的,祝所有的母親快樂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