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工业时代最后的倔强 -《钢的琴》

今天上了我的第一节电影欣赏课,重新看了一遍《钢的琴》,我承认之所以在电影欣赏课上放这部电影是因为受了戴锦华老师的影响。

关于《钢的琴》的结构,叙事,调度,镜头语言这些东西戴锦华老师已经说过很多了,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和东施效颦了。只聊聊我重看《钢的琴》的一些感受。

中国后工业时代最后的倔强 -《钢的琴》

作为一部小众的文艺电影,《钢的琴》是无法讨好大量的观众的,也正因为如此,业内的口碑也并未转化为票房,但也是如此,时隔8年的《钢的琴》也渐渐散发除了它独特的韵味。

虽然是文艺电影,但电影总是在讲故事,无论它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故事这个形式总是脱离不开的。

故事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地点背景,以失业萧条经济为时代背景,这二者的结合使得本片的带有一股钢铁哀伤的情感基调,即便是东北方言与生俱来的幽默诙谐也无法冲淡这股深入骨髓的忧伤。

中国后工业时代最后的倔强 -《钢的琴》

王千源饰演的陈桂林面临离婚后孩子跟谁的问题,孩子提出了谁给她买钢琴她就跟谁,在面临这样的一个窘迫的境遇下,经历了借钱无果,偷钢琴被抓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他决定造一架钢琴,木料不够,钢材来凑,反正钢厂有的是钢材,于是在电影的最后一架钢的琴就此诞生。

中国后工业时代最后的倔强 -《钢的琴》

这当然是荒诞的,但荒诞的故事不是才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么?

大家一起商量把木结构的钢琴换成钢结构的画面,类似《最后的晚餐》的构图给这件事染上了一层神圣。

中国后工业时代最后的倔强 -《钢的琴》

可是又如何呢?这无非是中国后工业时代的工人们最后的倔强罢了,最终,孩子还是要走,烟囱还是要炸掉,工厂还是要倒闭,时代还是在往前,我们还是要生活。

陈桂林造出了一架钢的琴,给这件事情画上了一个句号,也许也为自己的对理想的期望画上了一个句号。

电影的最后,镜头在女儿的钢琴声里镜头越拉越远,这架钢的琴向大家证明着这个西装“少年”面对生活,妥协的奋斗了一把。

中国后工业时代最后的倔强 -《钢的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