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从军用到民用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波音公司是一家彻头彻尾的“军工厂”,早期几乎不涉及民用航空领域。上世纪30年代起,波音先后研制了多款大型军用轰炸机,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的B-17和B-29轰炸机,以及冷战时期的B-47和B-52轰炸机。这些性能优异的轰炸机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步伐,也为波音乃至整个美国的航空工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B-29)

随着战争结束,美军对各类型作战飞机的需求有所降低,世界处于平稳发展的阶段,民用航空的黄金期也随之而来。在波音生产民用客机之前,美国的民航市场几乎完全被道格拉斯所占据。受到当时英国生产的彗星客机的刺激,波音公司下定决心,美国乃至世界民用航空史上,波音必须拥有一席之地。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英国彗星客机)

1952年4月22日,波音高层举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董事会,标志着波音公司正式进军民用航空市场,打响了波音的民航逆袭之路。自此波音开始横跨军民两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波音董事会正式批准1600万美元的波音707喷气运输机的研制经费,波音707项目正式上马,开启了波音的商用元年。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当时波音高层的决定无疑是高明的,但从当时看来确实是风险极高的。波音本可以安安稳稳的军机领域做他的龙头老大,但回过头来看,假如没有当年的跨界,也不会有如今的波音。一旦707项目失败,对于波音来讲绝不仅仅是一款产品的失败那么简单,等待波音的将会是灭顶之灾。但历史证明,波音的选择是正确的。

“直男”的杰作

当然波音不可能将筹码全部压在商用领域,其产品即便是瞄准民用市场,但却也拥有着极高的军用价值。早期的707是为美军最新加油机KC-135所研制的平台,于1954年成功首飞,后来经美国军方同意后,波音公司在KC-135加油机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波音第一款商用喷气式客机波音707。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波音707-120是该机型首款量产型民用客机,采用4具普惠的JT3C-6涡扇发动机,最大载客数约为189人。其整体由KC-135改进而来,考虑到载客数和乘坐的舒适性,707-120在KC-135的基础上将机身整体加长加宽。为了降低研发成本,波音的工程师们采用了许多战时成熟的运输机和轰炸机的技术以及气动布局,比如其空气动力学特点以及某些设计上就借鉴了B-47和C-97。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波音707-120的翼展约39.88米,机体长度44.22米,单台发动机的推力接近80千牛。最大巡航速度977千米每小时,航程约6700千米。此时的波音707并不被市场所看好,一是由于喷气式客机在当时仍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各大航司的老板们都更加看好价格便宜,且技术成熟的活塞式发动机。所以相比于波音707来看,金主们其实更期待道格拉斯的DC-7。

在那个年代,第一个吃螃蟹必定是最具冒险精神的大咖,也就是美国航空史上的传奇人物霍华德休斯,但由于休斯的经济问题,其并没有给波音开出一个满意的价格,但休斯本人还是十分喜爱707的。1亿美元24架客机的价码确实令波音难以接受,波音707的第一笔订单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最终波音707的首单还是来自当时全美最大的航司“泛美”。但这笔订单来的也是十分坎坷,泛美本打算购买45架波音707,但最终出于种种原因,泛美还是决定采购20架707以及25架DC-8。说实话当时泛美的老大并不看好波音707,其购买707的主要目的也在仅仅是形成某种垄断,成为波音民用的首家客户。而且这笔订单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就是一旦DC-8成功交付,泛美就会立即停止采购707,但受形势所迫,波音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得罪了谁波音也不想得罪全美最大的金主爸爸。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而真正令波音707名声大噪的则是其后来的改进款波音707-320。由于当时各个航空公司最重视的是飞机的航程以及载客数,所以波音开始在飞机的发动机上做文章,通过换装推力更大的JT4-A发动机,使得波音707的航程扩大至近7000公里,这样707就可以在不着陆的条件下,飞跃跨大西洋航线和所有美国本土航线。这款改进型被称为波音707“洲际”。这一改不仅仅改变了航程,更改变了波音707的命运。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如此大的航程和载客量,泛美自然经不住这样的诱惑,很快便开始了大量的订购,别的航司自然不会坐视泛美一家独大,毕竟谁拥有了707谁就拥有了跨大洋飞行的能力,波音707-320大获成功。707的成功对邮轮产业的冲击最大,从前人们跨大洋旅行唯一的途径就是乘船,各种豪华游轮层出不穷,各个船运公司也趁机割乘客的韭菜。随着洲际飞机的降临,一架波音707只需要豪华游轮1/6的单价和1/10的油耗就可以在一年的时间里,运送和一艘邮轮一年内同等的客运量,而且更加快速,便捷。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1959年波音707-320迎来了其服役以来的一个关键节点,那就是被改装为美国总统专机。其实早期的美国总统专机代号为空军610,但这一呼号很容易和当时部分航司的民航客机相混淆,时任美国总统在一个空军飞行员的建议下,决定将专机命名为空军一号,这个名称也被延续了下来。

改装后的707总共能乘坐40人,完全满足总统出行的随员数量要求。1959年艾森豪威尔首次乘坐波音707出访,就被这架惊人的飞机所震撼,这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以及议员们首次乘坐喷气式客机,艾森豪威尔感慨道:在乘坐707之前,我一直认为星座号就是最舒适的客机。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其访华所乘坐的正是由波音707所改装而来的空军一号。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如此优美的四发客机,同年中国民航便采购了10架波音707,标志着707正式进入中国民航市场。从艾森豪威尔开始,波音707共为7位美国总统的空中出行保驾护航。这无疑是给波音打了个活广告,还有什么能比给总统当专机更具说服力呢?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事实上早期波音707销售上的失利除了和机型本身有关外,其也与波音典型的工程师思维密不可分。由于叱咤军机市场多年,波音通常由工程师做代表向美国军方推销飞机,能够打动美国空军的是飞机优秀的性能和参数,所以工程师们通常采用罗列数据的方式让美军相信,选择波音就是选择打赢未来的战争。

但这种方式在民航领域却并不适用,工程师们大量数据的介绍,只会让客户决定索然无味,就连波音的董事长也意识到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直男工程师们造飞机是一流,推销飞机其实并不在行。随后波音在曼哈顿修建了一个等比例的机舱模型,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波音客机的魅力。渐渐的各个航司也接受了波音推销员略显乏味的推销方式,毕竟相比于其他厂商的油嘴滑舌,波音的诚恳态度还是很靠谱的。靠着认真的态度以及对市场敏感的把握,波音707完胜DC-8,在民航市场大获成功。

典仍在延续

虽然自波音707问世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且基本上退出了民用航空领域,但具备波音传统军机血统的波音707仍然在军事领域继续发光发热,其可靠的平台以及可改装性使得其深受美国空军的青睐,作为经典的平台,其被改装为美国客机多种用途的作战飞机。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E-3望楼预警机)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E-6水星潜艇通信中继机)


60年代的喷气四先锋(2)波音707

(E-8联合星战场监视机)

总而言之,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方面,波音707都无疑是一款经典中的经典,除了优秀的性能外,波音707更是一款好看的飞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