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打算體驗DEEPIN不是一天時間了,這款OS在LINUX發形版上排名前十,加之近期華為加持做為榮耀筆記本默認OS,可見其國內外的受歡迎程度與未來所寄託的厚望,真的是這樣的嗎?不能只聽從於媒體的宣揚與人云亦云,好不好用,百聞不如親自折騰折騰,僅折騰一下就丟抽屜還不行,要拿來做為工作第一電腦,親身去感受DEEPIN在工作、娛樂各個場景的滿足程度如何,好,說幹就幹。

聲明:我在昨晚(10月9日)晚上已安裝了系統,折騰了幾個小時後,手機上倉促的發佈了微頭條,有條友指出我說的技術觀點有不正確地方,小編聲明一下,我不是幹技術的,也不精通LINUX,只是之前折騰過CENTOS、UBUNTU,用來做WEB項目服務部署,在幕課網看了LINUX視頻課程,基本命令及LINUX架構基礎、PHP運行環境基本上能搞得定,所以只能算是入門級別,所以我寫此文章,絕對不是技術派文章,而是站在普普通通用戶角度來體驗好不好用。

一、系統安裝:

第1步:去DEEPIN下載最新版的ISO鏡像文件(https://www.deepin.org/download/),最新版本是15.11。

第2步:製作啟動盤,DEEPIN自帶一個啟動盤製作 工作,超便捷,完全針對小白用戶,見官網介紹:https://www.deepin.org/installation/

第3步:重啟電腦安裝

此過程不表了,安裝過程超傻瓜化,基本沒有任何技術含量,連“下一步”按紐都沒幾個,選擇完安裝盤後,就是系統全自助安裝,直到完成,這點比WINDOWS、MACOS要強大的多,點贊。

第4點:啟動電腦,進入DEEPIN,全新的界面。似WINDOWS又似MACOS,當你看慣了WINDOWS與MACOS千年不變的臉面後,突然來個不一樣的UI,眼前一亮,足夠讓你新鮮幾天!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DEEPIN默認桌面壁紙

PS:我用的電腦是THINKPAD X1老款,配置如下,之前跑WIN10槓槓的,正常辦公完全沒有問題,都說DEEPIN可以讓老機器再發一次春,哈哈!

CPU:INTEL CORE I5 1.8 GHZ,內在:4GB,硬盤:SSD 256G,顯示器:14寸 觸摸屏 分辨率是1600×900,非1920×1080,這點體現上不是太好。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二、安裝應用:

DEEPIN應用安裝方式,有兩種:

1、深度應用商店:類似於蘋果的APPLESTORE,針對小白用戶;

2、下載安裝包(或源碼),通過終端命令方式,自行解壓或編譯安裝,針對有LINUX基礎用戶。

我們只介紹應用商店安裝方式,操作很簡單,和手機裡安裝應用沒有區別,但DEEPIN現階段的原生應用,只能解決普通的辦公需求,未入DEEPIN坑的條友,可以先在DEEPIN官網的應用商店預覽裡查看有哪些應用,先看看這些應用能否滿足你再決定是否入坑!

網址:https://dstore-appstore.deepin.cn/china/index

三、“以第一生產力電腦”體驗的第1天感觸:

好在今天是出差在外,沒有太多實際“生產任務”,正常辦公需求,否則估計要抓狂摔機子。

1、先從DEEPIN系統登錄開始:

登錄界面,與MACOS登錄界面8成相似,磨砂玻效果璃疊加出來的朦朧質感,還是挺夢幻的,整個登錄過程操作順滑,沒有任何卡頓,伴隨從未聽過的系統的登錄提示音效,的確是股清流。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DEEPIN登錄頁面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MACOS CATALINA登錄界面

2、系統桌面、任務欄:

系統界面乾淨簡潔,不像WINDOWS安裝完後給搞一堆圖標,DEEPIN的默認桌面絕對清爽,默認一個圖標都沒有,當你厭倦了WINDOWS桌面一堆亂七八糟的圖標後,如你是大屏顯示器,系統自帶的高清壁紙,整體視覺絕對爽,至於後面放不放圖標是用戶的事,至少系統默認不強加於你,如圖: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系統安裝後默認界面

任務欄,同時具備了WINODWS與MACOS兩家效果,在任務欄上右鍵,選擇模式 ,任你切換: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 時尚模式:MACOS效果,但沒有MACOS dock欄的“神奇效果”的命,故MACOS用戶來體驗這個模式,會很失落。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時尚模式

  • 高效模式:WINDOWS效果,基本上差不多,基於比WINDOWS的還強,默認集成了很多小功能,如點擊電池、電池圖標,可以打開相應的操作界面,這點體驗不錯。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高效模式

3、程序選擇菜單:

DEEPIN,按『WINDOWS鍵』可以打開程序選擇界面,採用了類似WINODWS與MACOS兩種模式,並可以通過切換選擇模式,效果如下: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MACOS 程序選擇界面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WINDOWS開始菜單模式

4、瀏覽網頁體驗:

DEEPIN系統默認自帶CHROME,對於小白用戶,實現開箱即用,如不滿足可以通過應用商店安裝:FIREFOX、360以及一堆不知名的瀏覽器,網頁瀏覽操作體驗與順滑程度,和WINDOWS或MACOS無異,另外,FIREFOX及360支持帳戶同步,可以同步你在WINDOWS或MACOS上的收藏夾及瀏覽歷史記錄,甚至緩存信息等,所以可以讓你快速在DEEPIN上開展工作,對於你當前用的是哪個OS真的無感。

而CHROME在中國大陸境內,就沒有帳號及收藏夾同步的命了。

另外,DEEPIN下的瀏覽器,包括很多軟件和WINDOWS以及 MACOS下有個區別:沒有了菜單欄,會讓用戶初入的用戶摸不著頭腦,其實可以通過瀏覽器右上角的“設置”功能進入設置 。

不知是不是我沒有體驗到,但這點操作上不夠便捷,一些常規操作很不方便 ,不過這個不是一定必要,適應一段時間就可以了。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MACOS下軟件的菜單欄

以“生產力工具”角色體驗DEEPIN第1天-「原創文章」

DEEPIN瀏覽器只通過右上角的設置入口進入更不要微信

5、QQ、微信、企業微信、釘釘等聊天工具:

準確說,騰訊已早就停止LINUX下QQ更新,更不要說微信、企業微信了,目前阿里巴巴也未推出LINUX版釘釘,故目前LINUX下通過WINE軟件,密文介紹為:

Wine並不是一個模擬器,而是一個兼容層,其通過在Unix和Linux上實現Windows API,幫助用戶在這些系統上運行Windows應用程序。

不管介紹的多麼美好,實際操作下來,這個所謂的兼容層來運行WINDOWS程序,性能非常的差,卡頓伴隨你從頭至尾,當你受不了,就會直接關閉軟件。

我在MACOS上通過Parallels Desktop實現運行WINDOWS程序,小軟件或應急需求可以用用,除非你的內存與CPU足夠大,否則隨時卡頓。

所以這種隔靴搔癢的機制,體驗上非常差,真心的希望國內幾大巨頭推出DEEPIN版應用,為壯大國產化軟件添磚加瓦。

今天做為第一天體驗DEEPIN,因工作需要,我只打開了微信、企業微信,剛打開軟件時,操作還算順滑,隨著頻繁操作,沒多久就開始卡了,要麼點擊沒有反應,要麼界面半天顯示不出來,那種感覺,就好比你把4G網絡當做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方式後,突然給你配一臺NOKIA塞班系統,只能讓你上2G,就是這種感覺,你會發瘋,火氣大的,直接摔手機。

@DEEPIN ,如果不能徹底解決這個些問題,華為再NB來推DEEPIN都沒有用,真心有點為榮耀系列筆記本默認安裝DEEPIN的用戶捏把汗。

PS:這種隔靴搔癢機制運行的WIN程序,其UI風格與DEEPIN或UBUNTU之類OS風馬牛不相及,硬生生兩種平臺的東西湊在一起,談不上什麼UI與UE,好像一夜回到解放前,吃飯不求精好,管飽就行了!

6、談談WPS體驗

WPS是原生應用,比上述QQ微信的WINE運行機制,要順滑不少,體驗也強很多,為金山點贊,不虧是國產化軟件的大廠風範。

有條友反饋說在DEEPIN下WPS裡打開文檔,與WINDOWS下打開,有格式上不同,這點我還沒有發現,其實我早就發現了WORD與WPS裡打開同一個DOC文檔,的確有顯示格式不同,無視就好了,解決方案只有一個,OFFICE與WPS二選一,就不存在所謂的格式不一情況了,我完全卸載OFFICE,選擇了WPS全家桶快一年了,爽滑到底!

今天使用WPS文字與表格時,目前沒有發現太多問題,原生應用還是給力的,但偶爾也會出現操作上的卡頓,這個我認為是DEEPIN系統的BUG,包括在使用原生的瀏覽器應用時,時不時也會卡。

7、談談專業領域軟件:

這個沒辦法講,DEEPIN目前的生態下肯定缺乏,如從事互聯網行設計、產品、項目管理等領域,目前主流的PS、AI、Sketch、AXURE全部沒有,能安裝的有:墨刀、XMIND、PLANNER等軟件,所以做為生產力工具,還任重道遠,真的切換到DEEPIN上,一時半會還真的開展不了工作。

關於PHOTOSHOP的替代軟件GIMP,我簡單使用了一下,基本的圖像處理都沒有問題,至於在網頁或APP之類的UI設計上,能不能搞得定有待研究,我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講的很有道理,大意為:LINXU下軟件其實是很豐富與專業的,只是目前普羅大眾在各領域的軟件操作使用習慣上,是被基於WINDOWS或MACOS上訓練了多年,而LINUX下則是別外一套搞法,所以你不能用WINDOWS上的思維模式來判斷LINUX上的軟件就不行,這個觀點我表示支持,因為我在使用GIMP時就發現很多操作功能的名稱叫法,都與PS不一樣,但是GIMP也能搞得定,所以要把LINXU做為生產力工具的用戶,還是要徹徹底底靜下心來研究LINUX,如果只是走馬觀花,肯定的結果是:LINUX這不行那不行。

今天就談到這裡,本文所有文字編寫與圖片截圖等操作,全部基於DEEPIN的360瀏覽器,所以正常辦公操作是OK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