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落人》:电影存在心灵鸡汤,但现实没有

《沦落人》:电影存在心灵鸡汤,但现实没有

生活不能等,但梦想可以。

《沦落人》:电影存在心灵鸡汤,但现实没有

看完电影后,最打动我的也许就是这句话了“生活不能等,但梦想可以。”这句话里流露的无可奈何深深击中了我。香港人的真实生活全部在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里,同样的砍价买菜,同样的努力生活,香港生活和大陆没什么不一样。我爱中国,我爱中国的香港。

香港故事

《沦落人》:电影存在心灵鸡汤,但现实没有

《沦落人》是由陈小娟执导,黄秋生、姬素·孔尚治主演的长片,18年11月6日在香港亚洲电影节作为开幕片首映,2019年4月11日在香港上映。19年4月14日,该电影获得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最佳新演员、最佳男主角奖。

电影讲述了中年男子汉昌荣( 黄秋生饰) 因意外受伤瘫痪后妻离子散,年轻菲佣Evelyn (Crisel Consunji饰) 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成为了一个寄人篱下的佣人,放弃了成为摄影师的梦想。在一个夏天,两个陌生人相遇相识,感情在他们的主仆关系中生根发芽,Evelyn最后在昌荣的帮助下有了成为摄影师的希望,Evelyn也帮助昌荣完成了看到儿子的心愿。

《沦落人》:电影存在心灵鸡汤,但现实没有

这部电影扎根香港的现实,所描绘的底层人物的生活真实而鲜活。电影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光让我们看到了香港的温情所在,“Still Human,Still Dream”的鸡汤似乎在故事的支持下也有了一些力量。

明月照香江,我们都是沦落人

《沦落人》:电影存在心灵鸡汤,但现实没有

电影里是两个沦落人的故事,不同的遭遇,同样的困难,但两个人表现出来的善良却令人动容。

电影中有这样一场,Evelyn在阳台发现变卖了的相机再次出现在洗衣篮里,昌荣一句玩笑似的“呀,你找回相机了呀”简单应和成为两个沦落人最温暖的瞬间,黄秋生作为戏骨的强大演技显露无疑。二人逐渐打开心扉后交谈最常出现的一个词是“梦想”,落难才见真情,这一段在低谷之中建立起来的关系很好地诠释了:

“人的存在是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正是通过和别人发生作用而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沦落人》:电影存在心灵鸡汤,但现实没有

他帮她完成了自己的摄影之梦,她助他和儿子实现了家庭梦。虽然到了最后,他们成为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但他们都在彼此帮助下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Evelyn终于踏上了梦想之旅,昌荣也在这场宾主关系中逐渐接受自己。在这样一场沦落中寻求救赎,成年人世界里的万劫不复幸好没出现在他们身上。

理想化的结局让人怀疑,这是真是假?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仔细想想,真假已经不重要了,他们需要看到希望。香港成千上万的沦落人需要看到希望。进入影院的两个小时里,你能看到梦想,你能看到光亮,不好吗?

局限

《沦落人》:电影存在心灵鸡汤,但现实没有

只是以平常眼光来看会觉得这部电影还行。但是若是与同题材的其他电影来比会觉得电影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比如《罗马》。同样是女佣的题材,罗马处理的给人更多“心灵暴击”的感觉。

还是具体说说《沦落人》的一些局限吧

首先人物塑造显得有点扁平,看完电影后对于主角二人的认识不会觉得很深刻,剧本还值得好好琢磨。第二点是,电影的节奏会有点小问题,主要体现在人物感情线的推进节奏上,主仆二人的情感从互斥到包容的过程进展的过于理想化,同时昌荣所产生的幻觉里去抱起阿莲的时候,镜头传递出一种暧昧的感觉,让人怀疑到底主仆的感情线是什么样,这里有有点难以捉摸。第三点就是剧情的过于理想化,主仆互助实现梦想很感动,但是这种理想化结局给人的不真实感是一定的,心灵鸡汤显得过于露骨。

《沦落人》:电影存在心灵鸡汤,但现实没有

总的来说,作为长片处女作,陈小娟导演已经做的很棒了,电影所展现的对镜头语言的运用算得上逐渐脱去了青涩的样子,他的电影在同时代的导演里已经是翘楚了。这位导演可以说是,未来可期。纵观全片,四火会觉得豆瓣8.2分显得有点虚高,不过这部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能给自己能量滋养的电影谁不爱呢?

看到这里,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哦。有对此片的想法和认识,欢迎评论或者私信我一起讨论哦,四火看到了会一一回复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