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文化,唐繁荣的书法,呈现了什么样的文化风采?

书法艺术文化,唐繁荣的书法,呈现了什么样的文化风采?

智永禅师

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发展全面繁荣,出现了许多名家名作。隋朝书法的代表人物为智永禅师,是我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继承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传统,能作各类字体。据传他总结了历代书法的用笔技巧,创立了“永字八法”,成为后代练习书法时的基本功。唐初著名的书法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虞世南曾跟随智永禅师学习过书法,在继承二王笔风的基础上还吸取了北碑的优点,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书法艺术文化,唐繁荣的书法,呈现了什么样的文化风采?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的书法道劲潇洒、圆润秀丽、外柔内劲,体现出我国中和虚静的传统美学,深受历代书法家青睐,其代表作《孔子庙堂碑》被看作楷书的典范。欧阳询的楷书与虞世南各领风强,他吸收了碑体的峭拔,较虞世南的潇酒而更为峻正,呈现出凝重稳健但又清朗自然的风格,《化度寺碑》和《九成富酸泉铭》为其晚年时苦心孤诣之经典作品。褚遂良师从虞世南,后来兼学欧阳询,将两人楷书的精髓融为一体,其书法精工细腻、飞扬灵动,是欧、虞之后唐代楷书的代表人物。

书法艺术文化,唐繁荣的书法,呈现了什么样的文化风采?

《孟法师碑》局部

褚遂良勤于笔墨,因此传世的真迹很多,例如《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薛稷的外祖父与欧、虞、褚私交甚好,因此家中有许多这些名家的书法作品。薛稷从小便开始临摹学习,主要学习褚遂良的作品,但他的书法较褚遂良更为开阔疏朗、纤瘦秀丽,自成一家。将楷书发展到登峰造极境界的书法家是颜真卿。颜真卿用心学习前代各大书法名家的作品,最初学习褚遂良,后来又师从张旭。他的楷书将初唐瘦长的字体改为方形,笔法浑厚方正、端庄雄劲,摆脱了初唐的影响,创造了新的时代风貌。

书法艺术文化,唐繁荣的书法,呈现了什么样的文化风采?

《告身帖》局部

其行草道劲有力、沉着飞扬,在二王之后开辟了行草的新气象。颜体书法充分显示出盛唐雍容壮美的气象,将时代的风貌融于自己的笔端而体现出独特的风采。颜真卿传世作品较多,楷书的代表作有《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等,此外还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东方朔画像赞》《麻姑仙坛记》等碑刻存世。颜真卿所创造的气势雄浑的“颜体”出现后逐渐取代了二王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唐之后的柳公权又开创了楷书的新貌。

书法艺术文化,唐繁荣的书法,呈现了什么样的文化风采?

《玄秘塔碑》拓本

柳公权最初学习唐初四大家,后来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并在颜体基础上另开新境,自成一家。相较于颜体的圆润浑厚,柳公权的楷书更为爽利刚劲,他创造的“柳体”骨力劲健,与颜体并称“额筋柳骨”。柳公权的代表作有《李晨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书法清媚舒展、出筋露骨,体现出盛唐之后社会的衰落气象和审美观念的转变。颜真卿和柳公权奠定了唐代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至今仍为汉字书法的典范。

书法艺术文化,唐繁荣的书法,呈现了什么样的文化风采?

《草书心经》局部

除了楷书之外,唐代的草书也有很大的发展。颜真卿的老师张旭尤其擅长狂草,他很喜欢喝酒,经常在喝醉之后到书桌前提笔成书,往往一挥而就,因此有“张颠”之称。张旭的草书潇洒磊落、雄浑健朗、变幻莫测,他在创作时往往旁若无人、如痴如醉、如癫如狂,被后人称为“草圣”。张旭的为人和书法均体现了盛唐时期的浪漫气息,他的狂草十分自由洒脱,文字几乎不可认读,书法似乎成为了抽象的绘画。

书法艺术文化,唐繁荣的书法,呈现了什么样的文化风采?

《自叙帖》局部

代表作品有《古诗四帖》《草书心经》《肚痛贴》等。与张旭齐名的草书大家还有怀素和尚,他的草书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怀索悟性极好,同时十分用功,传说他练字用坏的笔头都堆成一座小家。他同张旭一样十分喜欢喝酒,兴致一到提笔便写,因此被称为“狂僧”。他的草书在继承张旭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相比于张旭草书的狂放,怀素的草书圆转飞动、空灵剔透。怀素的墨迹甚多,中年时所作的《自叙帖》最负盛名,此帖最初舒缓飘逸,后来逐渐激情勃发,笔势越来越酣畅淋漓、放浪挥洒,在高潮处要然而止,余味无穷。张旭和怀素的草书是盛唐崇尚自由浪漫、挥洒个性的时代精神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