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作者 | 国馆

来源 | 国馆


现实中,多少成年人年纪和身体已经成熟,但心智还停留在婴儿阶段。他们极度自私,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都要围着自己转,肆意宣泄情绪,影响他人生活,甚至是公共秩序。


前不久,在辽宁营口大石桥火车站,发生了奇葩一幕。


41岁女乘客何某,由于迟到,赶到进站口时,列车已经发车近一分钟。


面对阻拦,何某当场撒泼,指着一名进站乘客大喊:“凭什么他能进,我不给进!!”


工作人员告诉她,进站的乘客跟她不是同一趟列车。


何某随即提出要办理退票。


工作人员继续耐心解释:“按照规定,列车发车后无法退票,只可以改签当天的其他车次。”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听到这话,何某一下来气了,用行李堵住了进站口,不让其他乘客进入,还对着人发疯似地大吼大叫。


车站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劝说,何某依旧蛮横,称如果不退票就继续堵着进站口。


见何某无法沟通,民警只好试图把她拉离现场。


谁知何某情绪更加激动了。


大喊:“我有心脏病!”


纠缠中,还用力咬了民警一口。


最终,多位民警一起上前,才将何某控制住,带回派出所。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气愤之余还有些哭笑不得。


作为一个正常人都应该知道,像火车这种大型公共交通工具,为了保障准时、安全发车,每个流程都有严格规定。


提前5-10分钟停止检票,这是理应知道的常识,也是规则。


更不要说车已经开走,如此撒泼打滚,还咬警察,简直无法无天。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巨婴国》中写道:“有些中国人的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现实中,多少成年人年纪和身体已经成熟,但心智还停留在婴儿阶段。


他们极度自私,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所有人都要围着自己转,肆意宣泄情绪,影响他人生活,甚至是公共秩序。


就像一颗颗老鼠屎,搅浑了社会这锅汤。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图片 | SuperMan_LEE-摄


01


中国式巨婴,都按“闹”分配


婴儿最典型的特征,是容易哭闹。


中国式巨婴也一样,特别喜欢“闹”。


从“医闹”、“校闹”到“房闹”,没有不能闹的地方,也没有闹不了的事情。

有人因购房纠纷一屁股坐坏价值上万的沙盘;

还有人直接把棺材抬到了学校里。


各种无理取闹,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为了大事化小,很多当事方都会选择妥协。


有人戏谑,“按闹分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分配方式。


这导致“凡事一闹”的巨婴越来越多。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图片 | 阿竹-摄


2019年6月,在安徽枞阳县陈瑶湖中心学校,一男一女两名学生扭打在一起。


班主任周安员老师见状,赶紧上前阻止。


可当他试图拉开两人时,练过跆拳道的男生突然给了周安员一拳。


周安员使劲想控制住他,在男生身上留下了痕迹。


晚上回到家,男生家长看到儿子手上的淤青,立马气炸了。


不顾事实缘由,多次跑到学校大吵大闹,和周安员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


甚至还威胁周安员“小心点”。


校方经不住闹腾,希望尽快解决,于是与周安员做思想工作,看能不能私了。


与此同时,周安员岳母也不想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缠,私底下给家长赔付了930元检查费用。


但从那以后,周安员的情绪就一直很低落。


他把名节看得很重,不止一次跟身边人诉苦:“我快崩溃了。”


几天后,周安员抵不住内心的挣扎。


从铜陵长江大桥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图片 | LOUISIOIS-摄


只因为阻止学生打架,这位教龄19年的好老师,就这样被活活“闹”死,涉事家长却毫无愧疚之意。


在这些巨婴眼中,仿佛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所属品。


面对自己想做的事情,誓不罢休,即使为此破坏规则,违背道德,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也在所不惜。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在我看来,会闹的巨婴,不仅有奶吃,还能吸血!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图片 | bearsce-摄


02

宠物式驯养,正在“克隆”巨婴


逼死周老师的巨婴父母固然可怕。


但更可怕的,是把这一套行为模式放在教育孩子身上。


从儿子随意殴打女同学也能看出,简直一脉相承。


相信他日常接受的,是父母只根据自己当下心情的随意指派行动,没有任何沟通和交流。


这个过程很像训练、惩罚一个宠物,完全不把孩子当作平等独立的人。


长此以往,克隆出巨婴孩子也只是时间问题。


前不久,苏州吴中区一个快递寄存点,被发现多次丢失包裹。


而偷拿快递的,竟然是一名年仅9岁的小男孩。


警方在监控里看到,一名中年女子经常骑着电瓶车停在快递寄存点附近。


然后下来一名男孩,进去取包裹后,快速回到车上离开。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根据监控追踪,警方很快找到了两人的暂住地。


在出租房内,有很多快递包裹,化妆品、衣服、床上用品等,均与失主们被盗的物品相符。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在大量证据面前,女子承认了是自己教儿子偷拿快递。


她表示,之所以这么做,是认为小孩还小,偷窃的话,大人或许不需要负责任。


对于女子这种观念,民警怒斥道:


“你叫小孩做这种事情,到时候他长大了做点违法的事,让你哭都没有眼泪!”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显然,这个丧心病狂的母亲根本不可能听得进民警的话。


在她眼里,根本没把孩子当人,也没考虑这些行为是否对他有影响。


而是将他视为自己的附属品,像宠物一样驯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以至于孩子“长大成人”后,继续使用被扭曲畸形的宠物心理、行为习惯去对付、要求别人。


而不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理智、平等的交流。


甚至反噬衰老的父母,榨干他们的一切,并且没有丝毫心疼。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在上海街头,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幕。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阿姨在街上走着,后面一男子突然冲过来将她抱起,在空中狂甩。


老阿姨试图挣扎,男子则加大了力度,强行将她往地上按。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瘦弱的老阿姨被甩得根本站不稳,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


她疲惫又无奈地坐在台阶上,男子却愈发来劲。


脱掉自己的上衣,用力地朝她头部抽打,甚至将衣服甩在脸上。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后来,周围来了一些保安,大家试图制止男子的疯狂举动。


谁知男子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猖狂,还拿了别人的扫帚,要过来殴打老阿姨。


经过调查才得知,这名老阿姨,正是男子的母亲。


当天,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块钱还银行贷款,但母亲说自己没钱。


男子便让她去向亲戚借,母亲不同意,他就直接动了手,对自己的母亲又是拖拽又是殴打。


这样的场面,触目惊心之余又让人辛酸。


不难想象,这又是一个宠物式驯养下的巨婴成品。


当孩子从小不被允许做自己,自我内核无法建立,也没有接受正确三观的引导。


自然而然,就没法从心理上走出“共生期”,形成“真正的自我”,认为世界必须围着自己转。


于是,新一代巨婴就此诞生。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图片 | 盟UNION-摄


03

巨婴的本质,是无知者无畏


父母教育不当,隔绝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简单来说,就是无知者无畏。


这会导致一个人头脑简单、没有逻辑、思想极端。


比如常见的医闹事件。


我们来看两个场景:

医生:“你刚做完大手术,出院后要好好休息,千万别乱吃药。”


患者三天后去世。


家属:“你这庸医,人出院还好好的,怎么就没了呢!”


医生:“你说说,出院后吃了什么?”


家属:“就吃了点祖传的滋补方子,几百年流传下来的,能有事吗?”


医生:“明天体检,今天晚上8点以后不要吃任何东西,早上也别吃,水也别喝。”


第二天一早,喝了咖啡过来,上腹部肝肾没给检查。


患者:“凭什么不给做?我喝点咖啡怎么了,不说你也不知道啊,还不是照样做?”


典型的巨婴患者。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图片 | sagayang-摄


医嘱不遵守,诊疗建议不听,宁可相信稀奇古怪的偏方,也不相信受了十几年医学教育和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正规医生。


甚至还有人把医生的诊断和网上查的资料做对比。


质疑你是不是想乱开药、多收钱。


我倒想问一句,这些患者这么厉害,为什么还去医院?


自己在家治不好吗?


但更让人哭笑不得的,还有以下这个事例:


在广西民族医院急诊科,一男子带着宠物狗闯入抢救室,大喊医生帮忙救他的狗。


当时,正是伤员集中入院抢救的高峰期,不少重症病患正等待进一步救治。


值班医生立即制止该男子的吵闹行为。


并向其解释,这里不是宠物医院,非专业人士无法处理受伤的宠物。


谁知男子突然情绪激动,扯住医生的衣服,并拿出手机开始录像,扬言如果狗死了就要医生负责。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医生不断劝阻他从抢救室出去,反复解释这里有病人需要急救。


但男子还是不依不饶,还突然下跪,大声哭闹。


后来医院保安赶到,将男子强行拉出抢救室,并关上抢救室的门。


这名男子竟用力冲撞踢打抢救室的门,还威胁要弄死急诊科医生。


最后,经过保安强制驱离,男子终于离开了医院。


事件从发生到结束,持续了大约20分钟。


该男子不仅严重影响了急救病人的正常抢救,还威胁医生,简直是巨婴重症。


这让我瞬间想起了《情深深雨蒙蒙》里杜飞大闹医院,要求医生给宠物看病的奇葩情节。


要知道,但凡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不会做出这种蠢事。


所以,无知是原罪。


某种程度上说,不少中国人的素质还是偏低。


没有正确认知,巨婴怎么可能长大。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图片 | _肉腾腾-摄


04

尊重成长,才能改变“智商”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婴儿。


但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在于足够成熟,足够强大,以及足够独立,能够压过心中婴儿人格,不让他失控。


要在巨婴长大之前,把他扼杀在摇篮。


作为父母,要承认自己的无知。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过多灌输未经证实的经验和理论。


注重于培养孩子独自人格,允许他们充分学习,探索,突破家庭认知的天花板,然后自我实现。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图片 | 隐虫-摄


作为子女,无论年龄多大,都一定要多学习。


防止自己走偏,成为不自知的巨婴。


要知道,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会“成长”。


而不是一辈子都是“婴儿”。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图片 | 刘同-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