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文|老布 图|荔波县全媒体中心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荔波的早晨,从一碗米粉开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里的饮食习惯都和桂北很接近,不过也并不全然相同,毕竟荔波的米粉,从味道和做法都和桂林的米粉全然不同。守着一盆酸汤火锅,这是地道的贵州味道,酸、辣。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用完早餐,趁着晨光,从荔波县城沿着一条大山旁凿出的山路驱车20公里,周围除了大山以外,看不到其他景象。贵州多山,这些山普遍是由坚硬的石块构成,山上的草和树木生长在石缝中。

树木长于石头之上,在荔波并不罕见。实际上,这里的人也和树一样,在过去贫困的生活环境下,依旧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民俗文化。比如,占本地人口多数的布依族就创造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布依文”。这次将要前往的目的地,就是布依族聚居的村落:洪江村。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沿着崎岖山路,出了大山,车到洪江,视野便豁然开朗。站在山入口处眺望,一块平整的土地被群山环抱,一条小溪从远处的山中径直流出,溪流两旁散落着一些房屋,多为二层楼屋,规模有大有小,多为土夯、砖瓦、干栏式建筑,结构古朴婉约,具有鲜明的山区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走进村寨,村口晒着太阳的三五老人,对不断到访的外来游客已习以为常。在冬天,田里种植的植物已收获,在荒芜的田野里,除了一堆堆草垛以外,还可以看到在田里悠闲游走的黄牛。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进入村里,错落有致的房屋挤压出一条条各具特色的巷子,穿行在这些巷子中,可以看到村中一群群鸡,在房前屋后东一堆,西一坨散放着。

特别的是,一座座民居被画上各种墙绘,就像穿上彩色的“衣裳”。这些童真的涂鸦,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到了童年。行走在荔波的山水间,除了“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的风光,更值得期待的便是这浓郁的民族风情。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布依族人的生活古老而朴素,这里醉人的,便是那青山下的稻田,石屋里暖黄灯光下的酒。由于洪江村地处大山深处,这里沾染不到任何的世俗气息,白天看云卷云舒,日暮观夕阳西下,黑夜听蛙声虫鸣。

在村里有不少石屋老宅,它们大都用当地的石材和带偏黄暖调子的砖石修建。近些年,随着村民搬进新房,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干栏式古建筑逐渐被放弃。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看到布依族祖辈的生活习性和干栏式文化建筑特有的风貌就这样消失,马丽华觉得非常可惜。这些老房子一旦没人住就容易坍塌,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老房子继续“活着”,马丽华想到了“活化干栏、激活村落”老房改造项目。简单来说就是让人来“认养”这些老房子。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在路过村民的屋前,大凡有村民在家,碰上马丽华都会同她打招呼,村民都习惯叫她为“马老师”。马丽华是从贵州省教育厅派驻来帮扶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的“第一书记”。若是你跟着她在村子走,总会被她的好人缘感染:“马老师,今晚来我家吃饭啊。”“马老师,这是我们家刚孵出来的鸡蛋,给你拿了些来。”……一个不是本村人却胜似本村人的外地人。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从2016年以来,洪江村已吸引了来自美国、西班牙、瑞士和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认领老房子,闲置老房以每间1万元30年的方式租给引进的艺术家,艺术家将各种文化艺术符号还原在砖瓦木料、丹漆粉涂之上,让“废旧房”变成了艺术家的“文创房”。据说目前,已有52位艺术家与96栋老房结缘,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原本安静的村子热闹了起来,居然成了“网红村”,成了很多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这里得天独厚的环境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优良的创作环境。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刘松田是从北京上苑艺术家村过来的雕塑家,第一次来洪江村时,就被这些古老的老房子和自然淳朴的风土人情所吸引,他希望可以将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保护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从而建出一幢幢精美的艺术品。

大山深处的乌托邦,把艺术糅进山村

把艺术揉进山村,让有乡村情怀的人士留下来。如今在洪江,一场人与自然演绎的“回归”式融合,引领着乡村面貌的改观,寄托着人们回归过往或彻底改变乡村面貌的愿景,沉寂的少数民族“古村落”,在艺术的点化下,愈发芬芳。

Tips

到洪江指南:可从荔波县城做客车到麻尾下车,此线路经小七孔镇,紧连小七孔的朝阳镇就是洪江村所属的乡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