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暴露的中年危機:供不起4個父母,養不起2個孩子!

疫情下,有個曾經特別火的段子又被人翻出來了: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就算是疫情,他們也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這種大環境下他們只能乖乖的。”

很多中年人看到這句話表示扎心了。中年人,一邊被扣上油膩的帽子,一邊承受著生活重擔不能抱怨,也無法反駁

疫情下暴露的中年危機:供不起4個父母,養不起2個孩子!

01

中年危機:一場關於錢的焦慮

手裡拿著紅棗泡枸杞,頂著黑眼圈熬夜加班,一邊是永遠寫不完的工作彙報,一邊是沒有勇氣打開的體檢報告。剛還完房貸車貸,抬眼一看,孩子輔導班續和給4個父母的錢又轉眼而至。

每個中年人都在焦慮中煎熬,都在“中年危機”的陰影下掙扎生存

疫情下暴露的中年危機:供不起4個父母,養不起2個孩子!

有人說,中年危機的本質是:你能預見的未來壓力越來越大,而你覺得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小。

說到底,中年危機就是一場關於錢的焦慮:大錢花不起,小錢存不住,越來越忙,越忙越窮。

02

為什麼我們總是因為錢而焦慮

有時候,我們也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

我們今天努力拼搏是為什麼?為什麼收入一直在增加,卻總是缺錢,需要一直拼命賺錢?人生到底賺多少錢才夠?

1、我們今天努力拼搏是為什麼?

因為我們每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有幾個拼命想要達到的財務目標:

對於自己而言,我們需要有高品質的生活、有足額的醫療費用來抵禦疾病、在年老時能過上有尊嚴的養老生活;對於子女,要讓他們擁有良好的教育;對於父母,要給他們幸福的晚年以報答養育之恩。

這些財務目標是我們為人配偶、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的責任。

疫情下暴露的中年危機:供不起4個父母,養不起2個孩子!

2、為什麼我們總要一直拼命賺錢?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財務目標尚未達成;

另一方面,也許我們已經達成了這些目標,現在有錢,有幾套房產,甚至還有企業;但誰能保證我們當下的財富不因為事業、家庭、健康的變故而變化;所以我們只好不停的賺錢,沒有盡頭。

3、人生到底賺多少錢才夠呢?

沒人知道人生賺多少錢才夠,但我知道,100%的人都不願意一生拼搏、勞累。實際上,能夠建立一個均衡的、富裕的、美滿的財富人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

如何才能實現這個夢想?唯有透過我們自身,把家庭當作企業,從現在就開始做財務規劃,合理配置家庭資產。

03

如何合理地配置家庭資產

標準普爾公司編制了美股三大指數之一的“標普500指數”,他們在調研過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深入分析總結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後,提煉出權威的家庭資產配置準則——“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

這個象限圖在綜合考慮資產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後,鼓勵大家將家庭資產配置在現金賬戶、槓桿賬戶、投資賬戶、保本賬戶這四個賬戶中。

疫情下暴露的中年危機:供不起4個父母,養不起2個孩子!

具體每個賬戶的錢怎麼分配和功能可以觀看圖片。我們要重點說的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槓桿賬戶。

一般推薦用家庭資產的20%來做槓桿賬戶,達到保障的目的。包括社保和其他保障類的商業保險。比如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等。主要是為了解決家庭急用的大額開支,彌補疾病傷殘或意外等風險發生時帶來的財務損失。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一個家庭的某位成員,得了重大疾病,需要五十萬的治療費用,可能會出現哪幾種情況呢?

第三種情況,用家裡的儲蓄,本打算用於買車、買房、孩子教育、養老的錢來治療;

第四種情況,用保險理賠金治療,家庭資產不受損失。

前三種情況,都會拖累家人或朋友,給家庭帶來財務損失,唯有第四種情況,能讓當事人無負擔、無愧疚的接受治療,良好的心態也利於恢復。而這就是槓桿賬戶的作用,通過保險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這個賬戶具有以小搏大的功能,因此槓桿要足夠高,保額要足夠,才能在關鍵時候將家庭風險轉移出去。

疫情下暴露的中年危機:供不起4個父母,養不起2個孩子!

《這個殺手不太冷》裡,有句臺詞是:“人生總是這麼痛苦嗎?還是隻有小時候是這樣?” “總是如此。”

是的,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每階段的不如意。所謂的中年危機,其實無關年齡,只在於對金錢的焦慮,和對未來的擔憂。想要擺脫這種焦慮,那就要早點對家庭的財務做好規劃,心裡有底,自然能心平氣和麵對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