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請對孩子說這三句話

清晨的陽光撒進雷夫特家小公主的臥室,小公主已經從她的嬰兒床中醒來,甜甜地呼喚著“艾比——艾比——”

艾比微曲著身體,兩隻手臂微微展開的懷抱,剛好能夠擁起小公主胖乎乎的身體,她滿面慈愛地抱起小公主,將她抱在懷裡,小女孩滿滿地貼近艾比的懷抱。艾比在一張靠窗的搖椅上坐下,將小公主坐在自己的膝頭,深情地對她說:"You is kind. You is smart. You is important."

可愛的小公主認真地看著艾比,一字一頓地學著艾比說:"You--- is-- kind. You--- is--smart. You--- is-- important. "

如果你看過電影《幫助》,就知道我上面描述的情節是這部電影的開篇。很多人在評論區裡留言,看到這裡眼角不禁溼潤眼眶。我們多少家庭虧欠孩子這三句話:”你很善良。你很聰明。你很重要。”

這三句話之所以能夠引起我們強烈的共鳴,是因為它喚起了我們每一人希望被認可、被肯定的最深層的心理需求。有的童年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會窮盡一生追求別人的認可,這個別人,歸根結底的原型就是自己的父母。


從今天起,請對孩子說這三句話

父母對孩子的評價能譜寫孩子一生自我評價的基調

我曾在心理課上讀到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

有一位銷售精英,連續兩年都是銷售冠軍,被提拔做地區經理。新崗位沒任多久,他就面臨一大堆讓他無比焦慮的問題。團隊裡的老員工油滑、新員工笨拙;為了完成業績,他不得不親自上陣銷售,卻被領導誤解為只顧自己不顧團隊;加班越多多,妻子的埋怨也越多。積鬱的懷疑和不理解,他妻子和他吵架不斷,他又陷入整晚整晚的失眠的痛苦。

當他被問及,如果發生什麼奇蹟,是否就能睡著了。他說是。當他被問及如果奇蹟真的發生了,最想讓誰看到。他想了好久,說:“爸爸。”

原來,這位銷售精英從小一直活在爸爸的打擊和否定裡,一直想證明給自己的爸爸看。然而,從小受到爸爸打擊和否定的他,在追求被認可、被肯定的歷程中,卻是無可奈何的困難重重、痛苦不堪。

職位的提升,並沒有讓這位銷售精英變得自信,反而讓他更加擔憂和懷疑自己。在領導和老員工面前,他習慣性承襲了幼年時期的退縮;在新員工面前,又變成只會打擊和否定他人的“爸爸”模式,缺乏有效帶領團隊的策略方式;面對妻子的抱怨,他也本能地重複了父母之間的模式——暴跳如雷,而不是正面溝通。他地事業和生活都被困住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缺乏一個源自生命最初的肯定。

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可、被肯定。但是,這些認可和肯定往往不易得,即使在我們自己的父母那裡,所以,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自卑,從小孩到大人,無不例外。

但是,如果,每一個父母都能夠真誠地欣賞自己的孩子,也許,很多孩子就可以避免承受那麼多自卑的痛苦。

還記得幼年時,發育較早的女孩子含胸駝背,用身體的含蓄來表達成長的羞澀,幾十年過去,我非常心痛地發現很多學校的女孩子依舊承受著一樣的自卑。如果媽媽能用欣賞的目光讚許女兒的每一個成長的變化,那樣,女孩子們從小就會對自己擁有無比重要的自我的認同感。

還有很多人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特別是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很多人都被自己的長相所困擾,有的甚至陷入了深深的憂鬱。在低年級的班級裡,就能心疼地捕捉到有的小女孩孤單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是因為她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不受歡迎。在職場上,我們也能非常遺憾地看到,很多女性因為否定自己的容貌而否定自己的能力,甚至不敢為之一試。

如果,我們在孩子的的生命之初,就用欣賞的目光告訴他們內在的或者外在的獨特之處,告訴他們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是重要的,我們會大有作為的,把這樣深深的信念植入孩子的心底,也許,這個時代就不會那麼“外貌崇拜”,而是深信自己的價值,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電影《生命因你而動聽》中,女孩格特魯德起初怎麼也吹不好單簧管,儘管她對曲譜早已瞭然於心。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都失敗之後,她的音樂老師霍蘭並沒有氣餒,他對女孩說:“當你照鏡子的時候,你最欣賞自己哪個部位?”

女孩先是不解,在老師的鼓勵下,她略帶羞澀地對老師說:“我的頭髮。”“為什麼?”老師問。她說:“因為我爸爸對我說過,我的頭髮像天邊的晚霞。”老師點點頭,讓她閉上眼睛,想想著自己的頭髮,想像著天邊的晚霞,再試一次。這一次嘗試讓女孩驚喜不已,她流暢地吹出了曲子,優美的旋律讓她自己都瞪大了眼睛,老師給他一個在讚許的點頭,讓她繼續。如此,女孩離開曲譜,吹出了動聽的旋律。

雖是電影的情節,如果我們但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找到一個美好的共鳴,那就是,很多時候,當我們心中懷著被認同、被肯定、被讚許的情感的時候,我們整個人就好像充滿能量一樣,這樣一種能量足以鼓勵我們在自己的生命中披荊斬棘。

看著我們的孩子,學習好的表現好的孩子後面大多有一個抱持的家庭,父母肯定孩子,鼓勵孩子,激勵孩子。正如“幸福的家庭都一樣,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樣,很多孩子身上的問題,探索其背後的原因,是家庭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否定和打擊。

我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經常對孩子說:"You are kind. You are smart. you are important.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