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他只是渐渐凋零—清明纪念我的父亲

父亲家境极其贫寒,十三岁从军,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功无数,建国初期,二十多岁任济南军区最年轻的参谋长。

离休后的父亲很少谈及工作,对于从军以来的经历,更是不愿多提,家人曾劝说老人写回忆录,他总是说组织都有记录,不急不急,结果一直拖到老人因病故去也未能成卷,痛憾!

父亲两进朝鲜,在总部前指任作战参谋,亲历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由于当时战场双方态势极为复杂,他带领战士亲自在前沿侦查,与敌遭遇数次,若不是拴在腰上的手电筒挡住了打在身上的子弹,用老人自己的话说就是“差点儿回不来了”。这是老人被问起过往经历时讲得最多的段子,他经常感慨,就是幸运,命大,想想那些牺牲了的战友,老人再不欲多说。

老公陪父亲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集结号》,影片中的战争场面令人血脉喷张。电影结束后,老公问父亲观感如何,战争场面是否真实,老人很认真的想了想,说还行吧。回家的路上,我又问父亲为何不愿多回忆,是否战争场面过于残酷。他说战争嘛,肯定是残酷的,军人的天职就是牺牲,但让他感觉难受的是,打到解放战争后期时,双方的伤亡都很大,因此战场上好多的战士那时都还是孩子啊。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和父亲一起包饺子,老人忽然跟我讲起了当年在朝鲜的一段趣事。那是他们二进朝鲜的时候,正赶上春节,朝鲜冰天雪地。刚找到一个破败的村子要宿营,敌机就来轰炸了,熬到天黑,敌机终于走了,战士们忽然发现冻得硬梆梆的田地被敌机的炮弹给整整翻了个个,一地的碎冻白菜,赶紧捡起来一些,就用冻白菜和缴获的罐头包饺子吃了,那个年夜饭的饺子是真香啊。老人回忆说,第二天他们还给村子里留了字条和钱,就是不知道村子里还有没有人了,真想有机会回去看看啊……

将军百战,方有今日之和平,您虽不愿多提,可我们不会忘记。

又是清明了,想念您,我的父亲一名不愿意回忆战争的老兵,一名挂满勋章的老兵,一名少小离家,百战成功的将军!

“老兵不死,他只是渐渐凋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