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理解错了的三大课本内容

周扒皮

他老人家是小学课文《半夜鸡叫》和《我要读书》中的大反派,作者是高玉宝,我上小学的时候他还给我们学校做过讲座。故事内容我就不叙述了,周扒皮先生的知名度很高。以至于我们到现在都上班了,对于老板不给加班费等问题的时候总会说:“这老板比周扒皮还周扒皮!”


我们都理解错了的三大课本内容


对此,周扒皮的后人表示,高玉宝胡说八道。周春富(周扒皮本名)当年对手下雇佣工人非常好,一日两餐管饱(那时候一天都是两顿饭),不拖欠工钱,而且病累可以休息,逢年过节还摆上桌子请大家吃饭。周家后人还表示,当年村里的人都可以作证!

至于是高玉宝说得对还是周家后人说得对,双方均没有一些实际的证据。但如果仅从《半夜鸡叫》这篇文章来看,高玉宝在说谎!理由有三:

1、 笔者在农村见过鸡,鸡如果不受到晨光的刺激是不会打鸣的,即使你掐它,打它也不会。

2、 在农村,都是日落而息,不是今天的996,因晚上干不了活。高玉宝和其他长工无非是干农活,但那时候夜里没有灯,农村晚上漆黑一片,即使工人工作积极性很高,非要半夜拿着锄头出去,那后果只能是把地给锄歪了,白天还得改过来。

3、 在当时,地主和雇佣工是平等的雇佣关系

,就和咱们今天上班一样。况且在高玉宝所在的地方,不止周春富一家地主,你盘剥工人,工人可以去下一家干。就算是不走,你对工人不好,工人还会给地主好好干活?谁又能保证这些工人不暗中破坏?

不过,也不能说高玉宝所有作品都是假的,比如他的另外一篇作品《我要读书》,也出现在我们小学的课本上。说的是高玉宝在地主放牛的时候看书,被地主把书抢了过去,高玉宝大喊:“还我书,还我书!我要读书!”

这个故事还是有一些可信度的。毕竟难免有些地主会对穷人产生一种优越性。

李忠

大部分人第一次接触《水浒传》原文,应该都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这课文里面有一个人物叫李忠,就是后来梁山108将中的“打虎将”李忠。在这篇课文中,他的唯一作用就是突出了课文中绝对正面人物鲁提辖的豪爽,原文中写道: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父女两个告道:“若能彀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了去。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在这段文章中,李忠“摸”出了2两银子,鲁提辖嫌少,说他是不爽快的人,一脸瞧不起的把钱“丢”了李忠。我认为作者这一段写的很好,这一“摸”一“丢”体现了李忠的穷困①和鲁达的傲慢。

但是,穷困的李忠给了2两银子,这钱在当时是什么概念?我们就从水浒传里找答案。

1、武松给了乔郓哥5两银子,这点钱让他们爷俩过了好几个月。

2、鲁智深用5两银子买了一把62斤的禅杖和一把戒刀,还要求是好铁。

3、阮小七用将近1两银子买了两坛好酒,20斤牛肉,两只鸡。

4、水浒传中有一些场景是:在一个三四个人的聚会上,XXX人拿出了一两银子,告诉店家说酒菜随便上。

如果用现在的物价去衡量的话,这2两银子在《水浒传》里,至少相当于今年的1200块钱,李忠一个就靠街头卖艺挣钱的,和鲁智深第一次见,和卖唱父女更是素味平生,一见面就给1200,还是个“不爽快”的人?

要我说,鲁达应该是这篇文章的一个反面人物,仅仅就在这篇课文里,他的毛病可多了:

1、自己要发善心,拉上别人垫背(其实他和史进、李忠都是第一次见面),用今天的标准来看,他就是一个“高级圣母婊”。

2、只听取卖唱妇女一面之词,不问缘由就去打人,这是典型的“弱者偏执症”,就是说两方产生矛盾,有一类人总觉得弱者一方说的都是真的。目前现实的例子是,企业一旦被起诉“拖欠农民工工资”,就会招来一片骂声,甚至到企业门口去示威,而根本不问缘由。

3、没有一点担当!打死人后怕吃官司,又怕没人给送饭,跑了。说好的爽快呢?

我们都理解错了的三大课本内容

所有文艺作品中鲁智深都是正面人物


蓄水池

在数学应用题里,我们也记住了许多的人物,比如小明和小红总是很忙;甲乙两地出场率最高;两辆汽车不是你要追上我,就是咱俩要碰面;水池的管理人永远是“神经病”,因为他们进水管和排水管一起开。


我们都理解错了的三大课本内容


在这里,最让人觉得不合理的且没有任何应用价值的就是蓄水池了。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相声《着急》 表演者:姜昆唐杰忠

“姜昆老师20年前就用相声讽刺过了!中国教育总是教一些一点用都没有的东西!”----某愤青上网发的感慨

曾经我也那么认为,直到我自己觉得我读了很多的书,狂妄到妄想自己出一本教科书和一本英语词典。我才了解到,原来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要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去反复推敲的,一般人写出来的肯定漏洞百出(比如我)。尤其是,中小学的课本,必须能和将来的生活息息相关。只不过是有些人一辈子都用不到而已。

现在,我以这个蓄水池的数学题为例,来说明其应用性。也是想告诉各位,出题人真的不是吃饱了撑的!

1、 先说自来水公司,这种操作是自来水公司经常会进行的。因为自来水厂的水如果做到不停供,就需要一边给蓄水池装水,一边排出多余的水备用。在一些堤坝上也用得着,因为堤坝日常和自来水厂一样,都是进水和防水。因此必须精确计算出堤坝到峰值的时间,许多研究院都根据这些数据来决定开闸和关闸的时间,严重了,甚至这些数据可以影响到决定是否撤离当地的居民。难道这个是没用?

2、如果举一反三的话,这道应用题可以算出公交站的客流吞吐量、公园内游客饱和的时间以及银行排队等待时间。从而来解决什么时段发几辆车,公园是否要进行限流,银行如何以最高效的速度解决问题等等。

这能叫没用吗?说没用的人,真的是他们自己没用!


注释①:之所以说“摸”是穷困,这是作者对生活细心观察后得出的一个结论。过去人的衣服没有兜,只能把钱放在随身的袋子里系上或直接放到上身的衣服的夹层内,因此钱可能会根据人的走动而改变在衣服内的位置。

而穷人身上一般没钱,有也只是几个铜板或者一些碎银,要掏钱不能像有钱人那样“从身上掏出5两银子”,他们只能在身上去摸索那些散落在衣服夹层内的铜板或碎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