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鵝群容易發生的疾病,該如何預防治療!

春季是養鵝的高峰期,也是鵝病的多發季節,因為這一階段鵝的年齡、來源、防疫情況等參差不齊,既有種鵝,也有雛鵝,鵝苗既有來源於本地的,也有來源於外地的,並且有些養殖戶在同一圈內養有不同年齡的幾批鵝或種鵝和商品雛鵝在同一環境中飼養,給鵝病的發生和傳播創造了條件。因此,廣大養殖戶必須掌握春季鵝病的防制要點,以減少鵝病的發生,確保養鵝成功。


春季鵝群容易發生的疾病,該如何預防治療!

(一)、春季種鵝體質及免疫狀況

春季的種鵝由於已經歷了2-3個月時間的產蛋,體內的抗體水平已經開始下降,對有些傳染病的預防能力也開始下降,如小鵝瘟、副粘病毒病等,同時種鵝經過一段時間的產蛋後,體質也開始有所下降,尤其是飼料營養水平差的種鵝。因此,在春季一方面要加強種鵝的營養,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疾病預防,保證種鵝健康高產。

(二)、春季重點控制的種鵝疾病

1、鵝禽流感

(1)、發病特點:鵝流行性感冒(簡稱鵝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致病性血清型毒株所引起的鵝全身性或呼吸道性傳染病。有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兩種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對雞、鴨、鵝均具有高度致病性,並對人產生極大的威脅,應引起廣大養殖戶的高度重視,低致病性禽流感對種鵝可引起一定的死亡,產蛋率明顯下降並很長時間不能恢復,嚴重的全群淘汰,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預防方法:禽流感疫苗於種鵝開產前每隻2-3毫升預防注射,以後每4-5個月免疫一次,藥物預防用呼獨康、杆立克集中飲水。同時加強飼養管理,提高好環境衛生。


春季鵝群容易發生的疾病,該如何預防治療!

2、小鵝瘟

(1)、發病特點:種鵝的小鵝瘟發病率較低,主要發生於雛鵝,但對種蛋和雛鵝的安全性有明顯的影響,

(2)、預防方法:種鵝在開產前15-20天,用小鵝瘟弱毒活疫苗進行預防注射,一般不要在產蛋期間進行免疫,但如果種鵝免疫時間超過4-6個月,所產的蛋孵出的雛鵝的保護率有所下降,建議小鵝出殼後使用小鵝瘟血清。

3、鵝副粘病毒病

(1)、發病特點:本病為病毒性疾病,從小鵝到種鵝均可發病,其主要症狀是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拉黃白色或綠色稀糞,病理變化特徵是脾臟和胰腺呈現灰白色壞死灶,消化道黏膜有壞死、潰瘍,對種鵝產蛋影響較大,並可引起死亡。

(2)、預防方法:種鵝應於產蛋前3周使用鵝副粘病毒油乳劑滅活苗進行免疫,在產蛋期可用雞新城疫四系疫苗5倍量飲水,並加強環境消毒,定期用抗病毒藥保健預防(清瘟敗毒散、杆立克)。


春季鵝群容易發生的疾病,該如何預防治療!

4、大腸桿菌病

(1)、發病特點:大腸桿菌不僅嚴重危害小鵝,對種鵝也產生嚴重的危害,主要表現為母鵝在開始產蛋後不久,部分產蛋母鵝表現精神不振,食慾減退,不願走動,喜臥,常在水面漂浮或離群獨處。氣喘,站立不穩,頭向下彎曲,嘴觸地,腹部膨大。排黃白色稀便,肛門周圍沾有汙穢發臭的排洩物,其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黃小塊。病鵝眼球下陷,喙、蹼乾燥,消瘦,呈現脫水症狀,最後因衰竭而死亡。即使有少數鵝能自然恢復,但也不能恢復產蛋。公鵝主要表現陰莖腫大,紅腫、潰瘍或結節。病情嚴重者,在陰莖表面佈滿綠豆粒大小的壞死灶,剝去痂塊即露出潰瘍灶,陰莖無法收回,喪失交配能力。

(2)、預防方法:鵝群中發生大腸桿菌病,往往與環境衛生不良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預防上應注意保持鵝舍的清潔衛生、通風良好、密度適宜、加強飼養管理和消毒等。公鵝在本病的傳播上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種鵝繁殖配種季節之前,應對種公鵝進行逐只檢查,凡種公鵝外生殖器上有病變的,一律淘汰。

同時可用杆立克、桿菌康進行預防和治療,大腸桿菌具有耐藥性,因此選擇高敏成份產品做為預防和治療。

將軍----鴨鵝漿膜炎專用藥

經典中藥:本品優選丁酸梭菌的特定菌株,是以魚腥草等中藥提取物為載體複合而成;易吸收:適口性好,吸收迅速;無抗藥物: 無藥殘,無耐藥性;藥效維持時間長:不復發、不反彈

如果此文對您有一點幫助希望能夠給一個關注,多一份轉發,你看到的也許正別人需要的,如果有更好的建議和想法,歡迎留言評論,感謝您的支持!點擊關注為您分享更多養殖知識,獲取終生養殖技術指導,用易懂的語言,一線的養殖技術,為您分享更多養殖知識,祝您養殖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