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上一篇介紹鼓山湧泉寺風水的文章中簡要說了下福州的山龍和水流的大勢環境,其中的水法比較清晰,少有異議,但對於龍法多有不解,這篇就來詳細說一說。

先看福州後龍體系的主體“骨架”(紫線為主脈):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原圖: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書雲“幹龍住處分遠近,千里為大郡,二三百里可為州,過此即封侯;百里只堪為縣治,下此為鎮市”,是說大龍結大地,小龍結小地。地圖上福州盆地和旁邊的閩侯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們是同一個幹龍而來,大局上看閩侯縣的後龍是主幹龍的一個枝腳。看下面這張圖,感受下省會級別的後龍(黃色線條)與縣城後龍(紅線)的差別(畫得不標準,大概這個意思):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閩侯的後龍不過是枝龍的開面,而福州的後龍起垣結局,周邊垣牆立壁,龍勢厚重,內場開闊。相比之下,高低立判。

看放大的閩侯後龍: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福州後龍綿延成片、渾厚長遠,但主要的氣脈(主龍)是從西北注入的。我確定此主龍脈是從地圖上的脈勢高低走勢,結合城中的標誌性建築,如鎮海樓(屏山)、閩王祠確定的(鎮海樓和閩王祠恰好和主脈在同一條直線上):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放大一點: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鎮海樓: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閩王祠: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網上查到的資料發現,明朝時期一位名叫董應舉的進士發表過對福州龍脈的看法,《省城山川議》中記載“省城自龍腰過脈,建起為樣樓山,再建為屏山。布政司山,中藏三山,為孕育地,乃自上分宗,西行一支,轉結烏石,橫度平遠,以收其靈秀,此城內山之定局也。龍腰最微最貴,此一城之命脈,不可不保護,妄鑿盜埋,法誠宜禁。”

由此可見,如果龍腰為“過脈”處,則脈一定是從西北而來,這與我的看法一致。見圖: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放大一點: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說福州不能不說屏山,屏山上不但建有鎮海樓,而且歷代官方的府衙也都設在這裡,被認為是城中龍脈所鍾之地。屏山在福州舊城正北,越王時在山麓建故都,所以又名“越王山”。至明代,福州的古城擴充至“三山”範圍,即今屏山、于山和烏山。下圖黃圈為古城的大概示意圖: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于山風景區: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烏山風景區: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屏山不僅是古城的後靠山,而且擋住來自城北的山溝煞氣。據清代謝章鍵《重建鎮海樓碑記》記載:“會城以越王山為靠山……,又可堵北峽破缺之煞氣。”真是福州的“福山”呀!見下圖: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原圖: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正面近距離看“北峽”煞氣來處: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好了,我們還是來看看福州的後龍主脈吧。風水語曰“富貴出在龍身上”,看下它行度的一些特點。下圖是龍行的其中一節:枝腳蔓延,中穿而行。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看主龍的一過峽處:屈曲活動,最為貴脈;紅線部分為“迎送”(脈離山而出,兩臂有護從之山,此處為“送”),類似於蔡元定說的“釵股峽”。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主脈分作兩支即將“著落”: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二脈注入大地,好似雙龍入水,由於力量巨大,衝起了波浪般的綿延山體(紅線)。中間藍圈部分是福州的西湖,正是山水交匯、真脈所聚之處!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看下圖,比較一下主脈注入區域(核心城區)和其他區域的人口稠密度,大地風水的力量一目瞭然!

看得見的龍脈力量---圖解福州風水龍法

福州又被四山環繞,它們分別是北邊的蓮花山、南邊的五虎山、東邊的鼓山和西邊的旗山。但是在風水上它們屬於“砂”法的範疇,我們就不再詳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