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疫苗研製過程(俗稱小兒麻痺症)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在過去曾是人類所面臨的最重大威脅之一。脊髓灰質炎病毒為嗜神經病毒,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運動神經細胞,使與之有關的肌肉失去神經調節,發生萎縮。患者多為1~6歲兒童,患者就算保住了命,但身上還是會被留下永久的印記——殘疾。陪伴這些患兒終身的可能就是輪椅、柺杖、腿部支架、呼吸器了。

然而,脊髓灰質炎最讓人恐慌之處,還是在於該症發作前的毫無預兆,也很難判斷誰患有此病。 患者發病初期只會出現發熱、咽喉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狀,讓許多家長都誤以為這是普通的感冒。但等到退燒的時候,孩子就已經出現肢體的癱瘓了。嚴重的病例還會出現呼吸肌的癱瘓,引起窒息死亡。

1916年,美國紐約就爆發了脊髓灰質炎的第一次大流行,在9000多個病例中,有2343例死亡。在這之後的每個夏天,疫情都會如時鐘般準時爆發一次,患者更是增無減。到了1952年,美國報告的病例更是高達57628例。脊髓灰質炎成為了二戰後威脅美國公共健康最大的疾病,是僅次於核戰爭的第二大恐懼。 因為沒有特效藥,人們只能寄希望於脊髓灰質炎的疫苗研發。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位脊髓灰質炎病人。他39歲時染上該病,並落下了下肢終身癱瘓的後遺症。為了幫助控制脊髓灰質炎在美國的惡化,他在1938年建立了小兒麻痺症全國基金會,一場空前的疫苗研發戰在美國展開。美國免疫學家喬納斯·索爾克因在1954年研製出了針對脊髓灰質炎的疫苗一舉成名。

脊髓灰質炎疫苗研製過程(俗稱小兒麻痺症)


喬納斯·索爾克

喬納斯·索爾克(Jonas Salk,1914-1995),男,出生於紐約市,喬納斯·愛德華·索爾克,美國實驗醫學家、病毒學家。1947年,喬納斯·索爾克結合自己在流感疫苗方面研究的經驗,開始投身於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的研製。當時的醫學界普遍認為,只有活的病毒進入人體後才能讓接種疫苗者得到免疫力,但索爾克並不認同。他認為,讓活病毒進入人體的風險太大了,也許,可以在殺滅病毒的同時保留病毒引發免疫反應的能力。這是個驚世駭俗的觀點,因為過去的所有疫苗均由毒力減弱的病毒製成,因此,這讓他遭受了不少非議。但索爾克不為所動,仍堅持自己的實驗,在實驗室裡成功地培育出了全部3種脊髓灰質炎毒株。索爾克把病毒殺死製成疫苗,並在數千只猴子身上進行了測試,結果證明疫苗在成功誘導出抗體外,還沒有產生不良影響。

1953年的一次大會上,索爾克彙報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然而正當他提出大規模臨床試驗時,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烈反對。對他的批評登上了美國各大報紙的頭版,人們懷疑索爾克的疫苗會成為殺手,有不少人指責索爾克為了搶先爭奪名氣不惜草菅人命。為了說服公眾,加快疫苗進入市場,索爾克在自己、妻子和三個孩子身上做了第一批試驗,最終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脊髓灰質炎疫苗研製過程(俗稱小兒麻痺症)


喬納斯·索爾克和妻子及三個子女在一起

1954年春天,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雙盲檢測研究正式拉開了帷幕,近200萬名6至9歲的兒童參加了試驗。其中100萬兒童注射了索爾克提供的疫苗,另外一半孩子注射了生理鹽水,而所有孩子,甚至連同為他們注射藥物的醫生都不知道哪些是疫苗,哪些只是安慰劑。

1955年4月12日,這項試驗的審核人、密歇根大學的弗蘭西斯醫生在1小時40分鐘的數據審核後,在16臺攝像機、150位記者、500位來自各界的觀眾面前宣佈了這一年的試驗結果:各州的數據顯示,疫苗成功地誘發了85%-90%孩子對病毒的免疫力,“它不僅安全,而且有效。”

這個日子是密歇根大學精心挑選的,4月12日恰好是羅斯福總統的10週年忌日。全國有54000名醫生在電影院裡觀看了直播,工廠停工放假,人們在家裡用收音機收聽報告會的細節,就連歐洲人也排除時差的障礙收聽“美國之聲”。

然而,正當人們以為索爾克要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大賺一筆時,他卻毅然選擇了放棄專利權。當有記者詢問疫苗的專利權歸屬問題時,索爾克回答道:“我沒有打算申請專利。”所有人都知道脊髓灰質炎疫苗會帶來多大的財富,但索爾克卻反問,“難道你可以為太陽申請專利嗎?”

索爾克將自己的發明比喻為太陽,這一點也沒有誇張。他被公眾奉為英雄,1952年在疾病最肆虐時候上任的艾森豪威爾總統當即決定授予他“總統特殊勳章”,以表彰這位“全人類的恩人”。就在發佈會過後不久的6月,電影廠商們為了爭拍他的傳記電影而糾紛不休。索爾克對名利並沒有太多關心,他希望大家將疫苗稱為“匹茲堡疫苗”,因為他在匹茲堡大學工作,不過媒體們都不約而同地稱它為“索爾克疫苗”。1955年的《時代》雜誌在索爾克最風光的時刻給予了這樣的評論:“他看上去和大部分人沒什麼區別,但對於大部分人都熱衷的比如掙錢這種事,他卻毫無興趣。”

索爾克對名利的淡泊成為了全人類的福音。如果不是他甘願放棄了專利權,疫苗的價格將會居高不下,推廣速度也會減緩。許多國家在發佈會後立即引進了疫苗,1957年,澳大利亞宣佈在那一年的整個夏天裡,只出現了個位數的病例;在美國,截至1957年,人們共消耗了1億支疫苗。從那開始,人們對於脊髓灰質炎終於不再恐懼。

脊髓灰質炎疫苗研製過程(俗稱小兒麻痺症)


2006年,美國發行的索爾克紀念郵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