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第七十四日 收關


本想寫到4月8日,但形勢所迫,只有把今天作為封城日記的結尾,好在時間上已經接近8號。

8號是放開武漢出城管控的日子,不是小區徹底放開的日子,但是通過這兩天在街上的遊走發現,這個城市已經甦醒。

樓下小區附近的瓜果店、藥店、五金日雜、山東炒貨、八鮮餛飩、東北家鄉菜、中百超市等等均已開張或預備開張,測溫、實名認證、掃碼已經成為日常,當病毒在一個階段內不可能被打敗,我們只有去接受和適應它。

昨天武漢新增確診一例是因為拿快遞未洗手,日本新增一確診病例是因為吃拉麵,所以,防護最重要的是勤洗手,保持距離,佩戴口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核酸檢測、CT排查,這些看似遙遠的事物在復工後將見怪不怪。至於測溫、登記、掃碼等更不必說。

社會將會因疫情而改變。整個運轉流程和恢宏的敘事方式也會發生改變。人們通過此次疫情,通過血與火的洗禮,經過寰球同此涼熱的共振後,世界觀會得以修正和補遺。

只有經過大戰大疫、大事大非、大風大浪,你才能夠更清楚地看清事物真相和社會本質。這是一筆富貴的財富,千金不換。

英雄一直都在,只不過平時披上了凡人的外殼,看似碌碌無為而已。哪有什麼英雄偉業,只不過是凡人在關鍵時刻的熱血盈脹,挺身而出,為同胞、為他人、為了身後的人的義無反顧而已。

我們最大的特點是遺忘,忘記了真正對我們好的人,記住那些不應該記住的面孔,追逐著如夢似幻不名一聞的氣泡和皮囊。這些希望能夠改變,挺身而出的英雄們應該被永遠銘記。

仗義每多屠狗輩,無情最是讀書人。這句古話流傳至今依然在發揮著他點石成金的效用。讀書為了什麼,為了什麼而讀書,為什麼人讀書,還真是個問題。

記住那些無法磨滅的記憶,記住那些湧自四海的恩情換種方式回報,讓我們傳遞這人世間最美好的至真至純的愛併成為終生最受用的習慣,這個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我們要審視過往,就象審視自己一樣,有哪些不足和缺點,需要下次改進和提升,需要改變和提高,這是必須做的。不能夠指責別人頭頭是道,說到自己誇誇其談,這是不對的。諱疾忌醫是一個人、一個國家和民族最大的缺點,我們必須要面對和改變,因為你不知道最微小的錯誤會不會就是那個使古羅馬帝國滅亡的馬蹄鐵。

偉大的中華民族在抗擊疫情當中遭遇磨難、U型反轉,目前取得先機,我們要眾志成城,堅持不懈,繼續堅持之前的有效管控措施,也會也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偉大的英勇的武漢人民萬歲!!!

2020.4.5 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