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供四個兒子上學,如今為何悠哉悠哉活得滋潤?

孩子不僅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的未來。孩子通過良好的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成人成才,父母才能有幸福的中年晚年。

曾經供四個兒子上學,如今為何悠哉悠哉活得滋潤?

不是杜撰,下面是發生在表哥身上的真實故事:

表哥地地道道的農民,四個兒子一對碩士一對大本。如今有車有房,抽好煙喝好酒,時常還要哼上一曲經典老歌。來了興致,還時不時在兒子工作地點老家、縣城、南京、上海間遊走快樂……。

遙想表哥當年,偏遠鄉村,一介普普通通的農民,清一色四個兒子,將來上學、蓋房、娶媳婦……自己擔憂,多少親朋好友擔憂。

表哥是有性格的人,無論有多難,都要讓孩子上學接受教育。堅信“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在兒子上學問題上,無論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還是研究生學習,從來都是堅定不移,節衣縮食,全力支持鼓勵,沒有過半點含糊。

曾經供四個兒子上學,如今為何悠哉悠哉活得滋潤?


儘管農民,但表哥是個明白人,深知上學接受教育的重要。儘管難以上升到理論,但從骨子裡深知孩子僅有書本知識可以成才,但不一定成人的道理。對於如何做人,他言傳身教。不僅說,有板有眼用語言告訴孩子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更在做,用自己對待老人、對待鄉鄰、對待親朋的實際行動,去感化、影響、召喚孩子。

曾經供四個兒子上學,如今為何悠哉悠哉活得滋潤?

當年為了孩子,表哥可真是受了罪,吃了苦。不僅種地,業餘時間 、農閒時節,叮叮噹噹幹過石匠,騎車來回近100公里販賣過大豆,開過燒餅房,幹過運輸……

苦盡甘來,如今兒子兒媳都是大學生,都有可觀的收入。孩子們除了節假日拜訪,讓表哥盡享兒孫繞膝的快樂,平時也是爭相電話問候,快遞禮品伺候。表哥無牽無掛、無憂無慮,吃不憂穿不愁。由衷地自豪和滿足著,樂享著清福。

“胸有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表哥的故事告訴我們:孩子讀了書,接受了好的教育,會比讀書少、不讀書的孩子更體諒父母,更懂孝道,更有能力孝敬,因而父母也會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