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印鈔機模式

2019年雖然不是“大水漫灌”之年,但央行每當遇到經濟困難時期就啟用防水這一招的慣例不得不讓我們重視起來。


應付困難無非兩種情況:要麼是財政發,要麼是直接印。


一次完整的定向放水過程,分為三步走,

1.央行(是政府的機構,課本里叫銀行的銀行)給商業銀行定向政策;

2.商業銀行把錢帶給相關企業;

3.相關企業拿到錢進行主營業務投入,最終完成穩定就業,穩定經濟的政策初衷。


但現實問題是:我們的經濟週期處於衰退期,再疊加產能過剩,實體企業主營業務投入就不能產生新增利潤,這個困境也就從根本上阻止了定向放水完成的第2步和第3步。


因此,央行在定向降準放水的同時,也在配合“寬信用”放寬企業的融資門檻;“減稅降費”反補企業,以期修復放水完成的最關鍵因素“沒有利潤”的尷尬。


直接印方式最大的弊端,直接擴大了M2,容易造成通貨膨脹,於是98年樓市這個對放水的蓄水池也就被放出來了。


我們始終要認識到,這只是資本聚集的表象而已,樓市在做的只是對沖超發的水。

當“印鈔機模式”未來依然不可逆的時候,哪些人會倒黴?那些人會得益呢?


有人認為“有房的就得益,沒房的就倒黴”。但不在於此,每當經濟困難時期,我們遇到的核心問題是壞賬的問題。也就是債務,還不起賬的就要停工,實業,公民工到政府門前遊行。


能寄託於轉移支付嗎?


財政的錢看著多,每一筆都是有支出方向的,教育扶貧的資金不能動,退休幹部的養老金不能動,給老師們的補貼不能動。無論是2016年的大水漫灌還是2019年的定向放水精準澆灌,實際上都是做著“稀釋債務”的事情。


地方政府債務高,一二線炸幾百個地王,土地價格翻了一倍,地方政府資產翻倍,以前的的債務壓力直接坎半;三四線的複雜一些政府不僅當了炸地王的角色,還用“棚改貨幣化”放水擔當了購房者的角色,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沖銷債務。


棚改貨幣化:是指府直接以貨幣的形式補償被拆遷棚戶區居民,而後居民再到商品房市場上購置住房。


總結:

1.印鈔機放水是主權國家應對危機的唯一手段,碾壓財政手段。

2.不可逆的印鈔機模式下,樓市這個蓄水池的作用是對沖放水。

3.顯示情況下,擁抱資產是作為市場人的唯一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