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消費改變——“位置”還是房地產的黃金法則嗎?

我們熟悉的城市,原本都有著嚴格的空間秩序,中心區是中心區,外圍區是外圍區。沿街都是旺地,內街和小巷是死角。

所以才會有了,“位置、位置、位置”(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這個所謂的房地產的“黃金法則”。

但自2018年,這個傳統的空間秩序已經被打亂了。

在核心區裝修豪華的沿街鋪面可能無人問津,但是犄角旮旯的那些內街小巷,可能會冒出來一個生意爆棚的網紅小店。有的是咖啡店,有的是酒吧,還有放電影的,甚至很有文藝氣質的書店都慢慢復活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因為互聯網的出現。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周榕教授有一個非常大膽的預測。他說,城市正在從碳基城市轉變成硅基城市。什麼意思呢?

過去的城市主要跟人所在的實體物理空間有關的,所以叫“碳基城市”。未來的城市是跟互聯網的虛擬世界有關的,所以叫“硅基城市”。

“硅基城市”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可能會自然想到“智慧城市”。

比如,以後你到酒店入住不需要再刷身份證,直接刷臉就行。所有的車輛都將實現自動駕駛,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以後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攝像頭,以後的城市管理將完全基於數字化和智能化。


互聯網的消費改變——“位置”還是房地產的黃金法則嗎?


但是這樣的智慧城市真的能實現嗎?我是非常懷疑的。

我們可能只看到了信息蒐集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但是卻沒有重視由此可能會帶來的數據管理、隱私保護等問題。

你要想想,如果城市的每個角落裡都有個攝像頭監視著你,這個場景想起來會有點瘮人。智慧城市項目雖然雄心勃勃,但是它不一定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那互聯網的意義在於什麼呢?

我要告訴你,互聯網的意義不在於能夠更好地“管理”城市,而在於為普通的人們“賦能”,激發出各種小而美的創新活動。我們剛才講的那些重新興起的小店,對傳統空間概念的顛覆,這才是互聯網真正的價值。

在互聯網時代,每一個人、每一家店都有成為網紅的同等的機會,我管這種轉變叫“顏值革命”。

什麼是“顏值革命”?

你想想是不是,現在的年輕人其實都不願意逛街了,他們要是買日常用品,都是到樓下的超市,或是在網上直接下單。

那他們什麼時候、又是為了什麼要出門呢?

他們出門的時候更像一個“探索者”,也就是說,他不會為了買一斤青菜多跑哪怕一百米路,但是會為了喝一杯沒有見過的咖啡穿越整個城市。

從表面上看,“顏值革命”就是說,你得能提供新奇而美好的東西,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那你可能會問了,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審美觀,我們不能用一種統一的標準定義什麼叫顏值。有人喜歡陰柔之美,有人喜歡陽剛之氣。


互聯網的消費改變——“位置”還是房地產的黃金法則嗎?


這怎麼辦呢?

小眾才是主流。重要的是,不管你去尋找哪一種小眾,其實都能遵循一條清晰的主線:

越是在自下而上的力量得到尊重、得到賦能的地方,對顏值的追求更強烈,美好的東西更容易受到追捧,在混亂中更易於湧現出來秩序。

那麼,沿著這條主線去尋找,什麼樣的城市、還有哪些區域,更容易在這場“顏值革命”中獲益呢?這你可要認真琢磨。

比如,如今的年輕人很青睞奶茶店。有家奶茶店叫“一點點”,在上海、杭州等地非常火爆,在上海光分店就開了300家,但在北京就是做不起來,只開了5家分店。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上海的街道更加狹窄,走在街道這邊,可以清楚地看到對面的商鋪,因此,上海的店鋪是能服務於街道雙向的行人的。北京呢?過一條主馬路比登山還難。

有一次我跟高和資本的董事長蘇鑫聊天,他是專門做城市改造項目的。他打開自己手機上的百度地圖給我看,我看到,在上海一個很小的區域內,密密麻麻地標出來了100多個“點”。這都是他和客戶或者同事,相約一塊談事情的地方。

可是北京這樣的選擇很少,你要去星巴克、Costa這些連鎖咖啡店,太吵不適宜交談。而那些個性化、比較安靜的咖啡館呢,在北京又往往找不到合適的地方“落腳”。

所以說,一個城市中的老城、舊城和城中村,反而更可能在這場“顏值革命”中獲益。

這就需要你往深處看,互聯網減少了那些老城在硬件上的劣勢,通過技術為這些生活氣息本來更加濃郁的地方賦能。

在“顏值革命”的背後,是城市秩序正在重建。


互聯網的消費改變——“位置”還是房地產的黃金法則嗎?


混亂背後的秩序

過去啊,我們總覺得,城市越發展,它應該更整齊有序。但是,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呢?你在一個裝修非常高檔的購物中心逛了半天,走累了,卻找不到一個能坐下來休息的地方?

相比之下,有一些看起來沒有秩序的地方,反而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便利。

2018年,我在北京坐出租車,出租車司機跟我聊天,他先是抱怨外地人不好。停了一會兒,他又接著抱怨:“最近菜市場也不知道都搬哪兒去了,我都沒地方買菜了。”

北京現在有沒有菜市場了呢?

有,但的確不好找,尤其是CBD地區。我一直跑到五環以外,在北京東南角的亦莊,找到了一個不大的菜市場。

那裡地面高低不平,有些地方還鋪著碎石子。這個市場非常小,但貨品十分豐富,賣菜的、賣肉的、賣日常用品的。

來買東西的大多是老人家。一個賣下水道疏通劑的攤主繪聲繪色地給前來圍觀的老人講解產品的優點和用法。還有一個賣電動剃鬚刀的攤主則熱情地給一個老人家颳了鬍子,並且詢問他,好不好用,舒服不舒服?

隔著一條馬路,就是一個超市,但超市裡就蕭條很多了。

因為在超市買東西很不方便。不管你是買一把雞毛菜還是幾根蔥,你都得和買了一堆日用品的那些人一起在結賬處排隊、等候。

這個超市存在的最大價值是,旁邊那個菜市場的商販和顧客們一旦有急,都來超市一樓的廁所方便。

所以你看,一個簡陋、亂糟糟的菜市場,就能給周圍的居民每天帶來便利。


互聯網的消費改變——“位置”還是房地產的黃金法則嗎?


我們講到的一點點奶茶,上海的小巷子,其實都和菜市場一樣,它們表面上混亂,但是當你深入進去,你就會發現,它們有一種自發的秩序。

這種秩序不是城市規劃師設計出來的,而是普通的居民帶著內心對生活的那份期許和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來的。

所以,回到我們最開始的問題:位置的“黃金法則”失效了嗎?

從地理上看,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好使了。

2018年的一個小趨勢就是,互聯網讓位置的“黃金法則”失效,而讓另外一個法則開始浮現出來。

這個法則就是:對一個城市來說,如果想要獲得更旺盛的生命力,或許它看起來應該更像菜市場,而不是那個超市。誰能佔據人們生活需求的黃金位置,誰就有可能獲得生長的空間。

對一個城市來說,如果想要獲得更旺盛的生命力,或許它看起來應該更像菜市場,而不是那個超市。

.總結

好的,介紹了城市中正在爆發的“顏值革命”。

引發這場“顏值革命”的首先是互聯網,互聯網能夠為普通的民眾賦能,然後激發出更多小而美的創新。

在這場“顏值革命”的背後,你也能看到更為深刻的社會變革。

自下而上的力量正在得到更多尊重,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老城、舊城,看似混亂,但是更容易湧現出來城市的秩序,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所決定的。

文章出處:何帆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