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鋪》:幫助他人就是在治癒自己

讀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鋪》有一種魔力,讓人讀後不禁掩卷深思,看過的每一個故事似電影的鏡頭在腦海的天幕上一一放映,每一幀畫面都是那麼清晰深刻,每個故事都是那麼鮮明溫暖。


《解憂雜貨鋪》:幫助他人就是在治癒自己


1

第一篇寫的是敦也、翔太、幸平三個小偷意外走進這個解憂雜貨店,突然發現雜貨店裡有信投進來,他們由害怕、好奇到期待的心理過程,為來自另一個世紀月兔的答疑解惑,能看出這三個小偷還是善良的。

月兔糾結於照顧生病男友還是備戰奧運會的兩難選擇中,敦也他們來自幾十年後,知道月兔那個年代日本抵制了奧運會,勸說她照顧男友,最後月兔選擇了帶著男友的夢想繼續訓練。後來,月兔在信中說,感謝他們的回信。

其實,敦也他們給出的答案跟月兔的大相徑庭,她依然覺得他們的建議給她帶來力量,殊不知真正給她力量的人是她自己,她在詢問別人的過程中自己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只不過想得到他人的贊同而已。
2

第二篇寫的一個魚店小生克郎在繼承魚店和堅持音樂夢想的兩難境地中的抉擇,家裡的魚店並不是很大的旗艦店,而是普通的小店鋪,父親年邁,妹妹工作繁忙,家境並非大富大貴,接手魚店之事迫在燃眉;另一方面,滋生多年的音樂夢想縈繞心中,混跡音樂圈多年並沒有多大發展,克郎是有點音樂才情,但並沒有才華滿溢,所以一直默默無聞。

我很感動克郎和父親健夫之間潤物無聲的親情,父親明知家境日漸下滑,卻鼓勵克郎放下包袱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平凡的父親在這一刻靈魂得到昇華。最後克郎在一次演出中為救一個少年而英年早逝,幾年後他寫的歌被這個少年的姐姐小芹唱紅。

我不知道克郎的音樂夢想的實現是通過犧牲自己是否值得,堅持音樂夢想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以生命的代價留下足跡是否正確,無疑敦也他們已經盡力在幫助克郎了,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宿命的安排。

《解憂雜貨鋪》:幫助他人就是在治癒自己

3

第三篇用倒敘的方式寫回雜貨店的主人浪矢雄治,先寫浪矢爺爺奇怪的遺書,上面寫著浪矢雜貨店將復活並希望得到回信。浪矢爺爺和綠河及其女兒的回信,讓我感觸頗深。綠河為一個已婚男懷孕,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腐爛發臭的出租屋裡僅有的是嬰兒的奶粉,在汽車墜海的一剎那綠河保住了孩子,自己犧牲了,死前因三餐不繼只有60斤,嬰兒卻超過十斤。

我想作者是想表達母愛的偉大吧,我卻看到了的愚昧母愛。如果綠河真的為她女兒著想就不應該把她生下來,沒有父親,沒有經濟來源,拿什麼給她愛和成長?自己活得烏煙瘴氣還要後代去重複你的顛沛流離,有人說,不是每個做父母的都經過考試的檢驗,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4

第四篇寫披頭士歌迷浩介的故事,浩介原本出生富裕人家,因父親欠錢,不幸家道中落,一家人決定連夜潛逃,浩介對此時的父母萬念俱灰,便獨自逃離父母,最終被丸光園孤兒院收養,他的父母因保護他而自殺。

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不知道他的父母到底是愛他還是不愛他,平時對他厲聲呵斥,不管不顧,關鍵時刻想的最多的卻是如何保護孩子,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感也難怪小浩介不能理解,一心想逃離。

所謂種什麼樣的因,就結什麼樣的果,他們的結局是他們作繭自縛造成的,至於浩介,不知道他當初的決定是否正確,不知道他是否後悔過當初的決定,有些抉擇一旦決定便是一生韶華。

有時候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是因為自身情緒,而不是事情本身,如果自身悲傷,再歡樂的音樂也能聽出憂傷汩汩,如若自身樂觀,電閃雷鳴也能聽到歡欣鼓點。
5

《解憂雜貨鋪》:幫助他人就是在治癒自己

第五篇寫敦也他們和迷途小狗的故事,晴美從來父母雙亡,由姨婆養大,沒讀多少書,原本在公司裡打雜,因工資低想到酒廊做工。經過敦也他們的建議,晴美髮家致富,成為公司老闆。

後來敦也陰差陽錯地綁架了晴美,在知道晴美是迷途小狗後,敦也他們放了她並自首,很喜歡他的情節設計,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這本書分為5個小故事,看似分離疏遠,其實每個故事都相互交錯,由浪矢雜貨店和丸光園孤兒院把所有的人物都串聯起來。浪矢爺爺的善良耐心,浩介的堅韌勇敢,晴美的善良勤勞……

每一個故事都觸動我的心絃,每一處情節發展都牽動我的觸感神經,這本書關於夢想,關於救贖,關於回報,關於親情,關於人性,關於扭曲,所有的一切看得我熱淚盈眶。它告訴我們有時候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在治癒自己。

願你的生活中也有這樣一個解憂雜貨店,能把所有的壓抑,彷徨,荒蕪傾囊而出並得到溫暖明媚的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