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

川劇(川戲),中國西南地區戲曲曲藝之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是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形成於清朝乾隆年間,主要流行於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川劇特色鮮明,有著與其他劇種不同的地方高腔和令人驚豔的變臉技巧,並以此為人們所熟知。

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

川劇劇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遺產最為豐富,藝術特色亦最顯著,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綵樓記》等。

何謂變臉: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

臉譜演變:最初的臉譜是紙殼面具,後經改良,發展為草紙繪製的臉譜,表演時以煙火或摺扇掩護,層層揭去臉譜,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變臉絕技的飛速發展,製作臉譜的材料也發展成為現在使用的綢緞面料,極大的方便了川劇演員的表演。

臉譜造型:變臉臉譜會選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俠士、鬼怪之類的造型,而人們所熟知的臉譜,如關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臉譜一般不用於變臉。繪製變臉臉譜筆鋒要銳利、粗獷,顏色對比要強烈,這樣才能形成炫目的禮堂效果,在設色寓意的設計上,要以劇中人物的道德品質和角色種類為依據,或歌頌讚揚、或揭露諷刺、或鞭撻批判,或貶或褒,全都可以從臉譜色彩中反映出來。

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

手法:抹臉、吹臉、扯臉、運氣變臉

抹臉:將化妝油彩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表演時用手往臉上一抹,即可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需要變整張臉,就把油彩塗在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將油彩塗在臉上或鼻子上。《白蛇傳》中的許仙用的就是“抹臉”。

吹臉:用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銀粉、墨粉等,裝進特定的容器裡,表演時,演員只需將臉貼近容器一吹,粉末就會撲在臉上,吹時必須閉眼、閉口、閉氣。《活捉子都》中的吹臉,化妝粉末是放在酒杯內的,更多的時候是在舞臺的地面上擺一個已經裝好粉末的小盒子,演員只需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就可以趁機將臉貼近盒子。

扯臉: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一張剪好的綢子上,然後按順序貼在臉上,每張臉譜都繫有一把絲線,絲線的另一端系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帶上),依據劇情的需要,在巧妙利落的舞蹈動作的掩護下,再一張一張地扯下來。《望娘灘》的聶龍、《白蛇傳》中的缽童都使用的是“扯臉”。

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

運氣變臉:傳說已故川劇演員彭泗洪曾在扮演《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時,運用氣功而使臉由紅變白,再由白轉青,表現諸葛亮在得知司馬懿大軍退去後的心理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