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戰中,為何一個八十歲東北老土匪,被光緒兩道聖旨急召出山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朝代史結束於清朝,而且清朝時期還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這就導致了清朝留給我們的印象是一個非常屈辱的朝代,是一個非常慫的朝代,或許在清朝時期我們確實簽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也沒少割地賠款,但是這並不能足以說明清朝就是最窩囊的一個朝代,相反,清朝許多硬氣的時刻,反而會因為一些屈辱史被埋沒。

甲午之戰中,為何一個八十歲東北老土匪,被光緒兩道聖旨急召出山

說到清朝就不得不說到甲午戰爭,在甲午戰爭最開始的時候,清朝軍隊在朝鮮戰場之中跟黃海之戰的時候都受到了重大打擊,敗仗連連,在整個戰場之中戰局向著非常不好的方向發展著,後來隨著大量的入侵者入侵到了清朝本土,東北的遼東半島成為了主戰場,雖然清朝是本土作戰,天然的佔據許多的優勢,但是卻依舊難擋蓄謀已久的侵略者的衝擊,於是就接連吃到了敗仗,雖然清朝光緒皇帝一心想要將外來侵略者趕走,但是實力上的巨大差距真的很難彌補,雖然身為皇帝,有著壯志雄心,一心想要帶領國家走向富強,讓國民不受侵略者的迫害,但是沒想到剛一出手就受到了重創,看著眼前慘烈的戰局,光緒內心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整日憂心如焚。

甲午之戰中,為何一個八十歲東北老土匪,被光緒兩道聖旨急召出山

雖然非常煩惱,但是也無可奈何,畢竟他所仰仗的清軍戰鬥力確實不及敵人的精銳部隊,思考再三之後他覺得,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能夠跟侵略者精銳部隊相抗衡的軍隊,此時在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個人,於是,光緒下旨給吉林將軍長順,讓他火速找到一個人:“吉林金場頭目韓效忠,向來人頗勇往,現在何處?著長順查明,招募前來,令其招致素識膽勇敢戰之士,赴奉省助剿”。

甲午之戰中,為何一個八十歲東北老土匪,被光緒兩道聖旨急召出山

從光緒皇帝聖旨之中我們可以知道,他讓吉林將軍所找的人叫做韓效忠,吉林將軍在接到了聖旨之後,立刻著手尋找此人,或許是因為嫌他尋找速度太慢,也或許是光緒真的是太過於著急,見到吉林將軍遲遲沒有回覆,在半個多月之後,光緒再次下旨催問進展:“前聞金場頭目韓效忠,勇往可用,諭令長順招募前來,隨同剿賊。迄今未據長順復奏。著再行訪查”。可能很多人好奇,光緒皇帝放著自家的軍隊不好好訓練,卻要找一個人,這個人究竟有什麼能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記載,韓效忠,又名韓邊外、韓憲宗,“山東人,故金匪也”,沒錯,他是一個土匪,長期佔據吉林夾皮溝金礦為據點,所以也稱為“金匪”。

甲午之戰中,為何一個八十歲東北老土匪,被光緒兩道聖旨急召出山

說到韓效忠,老家是山東登州府文登縣的人,在嘉慶年間的時候,山東曾經發生過大旱,於是,年幼的韓效忠就跟著父親兄長,千里迢迢的闖關東來到了關外吉林樺甸,並且以開荒種地為生,可以說韓效忠從小吃了許多苦,雖然出身貧苦,但是他卻一直胸懷大志,在他骨子裡並不希望自己這輩子就靠種地為生,於是他決定自己孤身一人出外闖蕩,於是在道光二十六年來到了緊鄰夾皮溝金礦,想要靠著挖礦改變自己的一生。

甲午之戰中,為何一個八十歲東北老土匪,被光緒兩道聖旨急召出山

因為韓效忠為人非常豪爽,並且異常勇猛,並且非常善於心計謀略,所以在他的身邊很快就聚集了一幫兄弟,最終憑藉著聰明的頭腦,他很快成為了夾皮溝金礦之中的老大,因為韓效忠的目光還是比較深遠的,所以,他為了能夠長期佔據夾皮溝這個聚寶盆,他就靠著金礦招兵買馬,購置了許多新式洋槍火器,並且靠著夾皮溝的險要地勢,成為了無人敢惹的一方匪首,身為土匪就是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面,所以,韓世忠很快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於是,自從咸豐年間開始,清朝四任吉林將軍曾經先後四次出動了大量的兵力前來圍剿韓效忠。

甲午之戰中,為何一個八十歲東北老土匪,被光緒兩道聖旨急召出山

雖然朝廷之中兵力雄厚,但是韓效忠的手下也確實勇猛,簡直是一群悍匪,並且韓效忠手下的裝備也非常精良,所以朝廷軍隊屢次攻打都沒有攻打下來,最為重要的是韓效忠有錢,守著這麼一座金礦,他並沒有跟朝廷死磕,而是運用手中大量的財富來向清朝的官員行賄,請求詔安,所以,時間長了雙方時打時和,一直維持著一種非常緊張而又微妙的關係。而韓效忠就這樣一直佔據夾皮溝一帶長達幾十年的時間,一直到了光緒年間,也就是甲午戰爭的前夕,韓效忠因病去世,終年八十歲,在他死後,他的孫子韓登舉成為了韓氏家族的掌舵人,仍然掌管著夾皮溝的金礦。

甲午之戰中,為何一個八十歲東北老土匪,被光緒兩道聖旨急召出山

因為朝廷常年跟韓效忠打交道,光緒皇帝是知道韓效忠實力的,所以在為難之際,看著清朝軍隊沒辦法抵抗入侵的軍隊,在他腦海之中立刻想到了韓效忠,但是他卻並不知道韓效忠已經去世,雖然是孫子接替了韓效忠的位置,但是他的孫子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熱血的青年,知道了國家有難,於是他立刻摒棄前嫌決定組織了一支1500多人的隊伍,走出了他們佔據已久的夾皮溝,來到了遼東戰場共同抵禦外敵入侵。

甲午之戰中,為何一個八十歲東北老土匪,被光緒兩道聖旨急召出山

雖然懷著滿腔熱血,但是畢竟清朝軍隊的整體實力還是比較差的,最終清軍在遼東戰場上再次潰敗,而韓登舉也未能憑藉著這1500人扭轉戰局,雖然沒有改變最後的結局,但是他卻在四次反攻海城之戰中表現出了非常英勇鐵血的一面,可以說是拼勁全力去浴血奮戰,衝鋒數次都給予侵略者重創,最後在甲午之戰後,韓登舉再次回到了夾皮溝,但是出征時候的一千多人,最後生還者僅有十六人,雖然為匪,但是匪亦有道,在國仇家恨面前,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們分得清孰輕孰重,他們更能夠為了國家放棄私人恩怨,可以說是用熱血譜寫了一曲保家衛國的熱血讚歌,不知道對於這個土匪大家怎麼看待的呢?

甲午之戰中,為何一個八十歲東北老土匪,被光緒兩道聖旨急召出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