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是泡上一盏茶,乘船感受这不一样的小镇风光

乌镇位于嘉兴市桐乡的乌镇,因昔日居民常在墙上涂一种类似黑色的保护性油漆,故名。乌镇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沿河呈“十”字交叉,形成东、西、南、北栅四区,其中东栅的老街已开发为旅游区,有不少传统手工艺和作坊展示;而西栅老街则保留着浓郁的江南乡村风情,茶馆林立。

乌镇历史档案

大约在7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已在这一带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乌镇为吴疆越界,战事频繁。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御越国,故得名乌戌,从此纳入国家的政治建制。唐咸通十三年(872)始建镇。宋嘉定年间,以车溪(今市河)为界分为两镇,市河以西为乌镇,属吴兴县,市河以东为青镇,属桐乡市。1950年,乌青两镇合并,统称乌镇。

在这里是泡上一盏茶,乘船感受这不一样的小镇风光


景点导览

茅盾故居

革命文学家茅盾(沈雁冰)祖辈居住的老屋,位于观前街17号,始建于19世纪中叶,是一幢四开间两进砖木结构的旧式楼房,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开放后相继增扩附属用房和陈列馆,总建筑面积1731.5平方米。1994年8月更名为桐乡市茅盾纪念馆,设“茅盾故乡乌镇”、“茅盾走过的道路”、“茅盾故居(复原)”三个基本陈列。故居东邻是茅盾的母校立志书院,现改为茅盾纪念馆一部分。


修真观和戏台

与苏州玄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江南三大道观。北宋咸平元年(998),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修真得道,乃创建“修真观”。如今的修真观共设三进,一进为山门,二进是东岳大殿,三进为玉皇阁;两边分设十殿阎王、瘟元帅、财神等配殿。山门前的广场开阔宏畅,还设有长廊石座,是镇人迎庙会、看神戏、唠家常、曝日头的场所,也是开展大型活动的首选之地。


应家桥

乌镇人有一个习俗,正月里“走桥桥”。茅盾故居前的三里塘河上有七座桥,纵横交错,各具形态,每隔60米有一座,宛如“桥博物馆”。走上古帮岸,穿过木廊棚,来到最有名的应家桥,这是单孔石拱桥。相传吕洞宾正月下凡到修贞观,扮作老头在应家桥上卖汤圆,大的卖三文钱,小的卖五文钱。乌镇人都说,茅盾儿时也是经常到这桥玩耍,所以才这么出名。


江南百床馆

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和近代的江南古床。馆内分三个展厅,第一展厅有清拔步千工床、双龙足雕花架子床、小姐床等,这批床工艺复杂,制作精良,是木雕床的精品。第二展厅有明马蹄大笔管式架子床和双喜、如意、带镜红木雕花等,明式样木架子床简洁明快,古朴大方,老红木架子床材质优良,豪华昂贵。第三展厅大多收集的是休闲实用型的床,如罗汉床和嵌骨架子床等。

在这里是泡上一盏茶,乘船感受这不一样的小镇风光


江南木雕陈列馆

人称“百花厅”,馆藏木雕种类丰富,有“八仙过海”、“郭子仪祝寿”等民间传说,有“打渔”、“斗蚝蜂”、“敲锣打鼓”等生活场景,也有“龙凤呈祥”、“松鼠吃葡萄”、“梅兰菊竹”等传统图样,以古朴的风格,细腻精巧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值得细细欣赏。


米酒作坊

相传明时乌镇有酿酒作坊20余家,尤以高公生、顺兴和永盛三家最著名。现仅存高公生糟坊,原名高公生酱园,始建于明朝初年。前店后坊式格局,占地1300多平方米,主要生产55度的三白酒、12度的白糯米酒及44度的甜白酒。这三种酒都是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酿制而成,其中三白酒为主导产品,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绵、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数百年来一直风靡江南一带,经久不衰。

汇源典当

一道写有“当”字的巨型遮羞墙就是汇源典当的所在地。乌镇古时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地,重要的商业中心。明末清初,典当行多达13家。民国初年,乌镇仍存在东栅葆昌当、南栅宝生当、西栅丰泰当、北栅淳泰当和中市汇源当五间当铺。到了1931年,只剩下汇源当。如今当铺内陈列了许多当年典当行业所用的物品,供游人参观,颇有趣味。

在这里是泡上一盏茶,乘船感受这不一样的小镇风光


特产

三白酒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时,首先将糯米蒸煮成饭,盛在淘参里以冷水淋凉,再将酒巍饼捣碎,均匀地拌入饭中,然后将饭料倒入酒缸,压平,在中间挖一个小潭,然后将酒缸加盖密封,并用稻草或棉絮捂实保温。一周后开盖,酒便酿成了。三白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以往农村过春节,就用它来招待客人。

姑嫂饼

据说乌镇有一家家庭作坊,专门制作一种小酥饼,因味道好,深受乡民的青眯。主人为了保密,订下技术传媳不传女的家法。年深日久,做女儿的就不高兴了,对嫂嫂的嫉妒心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小姑乘嫂嫂不备,往配料中偷偷地撒了一把盐,指望着看嫂嫂的尴尬。岂料这一把盐撒得恰到好处,出炉的小酥饼甜中带咸,味道更佳,卖得比以前还快。故称该饼为“姑嫂饼”。

三珍斋酱鸡

三珍斋酱鸡选用本地农民当年放养的土种雌鸡作原料。加工时整体烧制,原汁浸烧,三次出场;再放入上等酱油、黄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烧;出锅后又得涂上一层麻油,方告完成


杭白菊杭白菊又称甘菊,是中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经证明,它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和强身的作用。


在这里是泡上一盏茶,乘船感受这不一样的小镇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