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記年體之周朝十三、幽王

周幽王(黃帝30代)

(公元前781年―前771年)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元年)

元年庚申春正月,王即位。

晉殤叔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襲殤叔而立,是為文侯(黃帝29代)。

王錫太師尹氏、皇父命。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

涇、渭、洛竭,岐山崩。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填陰也。陽失而在陰,原必塞;原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天之所棄,不過其紀。”

初增賦。

晉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鄫,克之。乃居鄭父之丘,是為鄭桓公。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

三年,幽王嬖愛襃姒。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周太史伯陽讀史記曰:“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龍止於夏帝庭而言曰:“餘,襃之二君。”夏帝卜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卜請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幣而策告之,龍亡而漦在,櫝而去之。夏亡,傳此器殷。殷亡,又傳此器周。比三代,莫敢發之,至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於庭,不可除。厲王使婦人裸而譟之。漦化為玄黿,以入王後宮。後宮之童妾既齔而遭之,既笄而孕,無夫而生子,懼而棄之。宣王之時童女謠曰:“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於是宣王聞之,有夫婦賣是器者,宣王使執而戮之。逃於道,而見鄉者後宮童妾所棄妖子出於路者,聞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婦遂亡奔於襃。後襃人有罪,請入童妾所棄女子者於王以贖罪。棄女子出於襃,是為襃姒。當幽王三年,王之後宮見而愛之,生子伯服,竟廢申後及太子,以襃姒為後,伯服為太子。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

陳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

冬,大震電。

(公元前778年)(周幽王四年)

秦莊公居其故西犬丘,生子三人,其長男世父。世父曰:「戎殺我大父仲,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遂將擊戎,讓其弟襄公。襄公為太子。

莊公立四十四年,卒,太子襄公代立。

夏六月,隕霜。

陳夷公卒。

(公元前777年)(周幽王五年)

襃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申後,並廢太子。王世子宜臼出奔申。太子母申侯女,為後,故太子奔申。

皇父作都於向。

秦襄公元年,以女弟繆嬴為豐王妻。

(公元前776年)(周幽王六年)

王命伯士帥師伐六濟之戎,王師敗逋。

西戎滅蓋。

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

秦襄公二年,戎圍犬丘,世父擊之,為戎人所虜。歲餘,復歸世父。

(公元前775年)(周幽王七年)

虢人滅焦。

(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

王錫司徒鄭伯多父命。

廢申後,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為太子。

鄭桓公封三十三歲,百姓皆便愛之。幽王以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說,河雒之間,人便思之。為司徒一歲,幽王以褒後故,王室治多邪,諸侯或畔之。於是桓公問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對曰:“獨雒之東土,河濟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對曰:“地近虢、鄶,虢、鄶之君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為司徒,民皆愛公,公誠請居之,虢、鄶之君見公方用事,輕分公地。公誠居之,虢、鄶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對曰:“昔祝融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於周未有興者,楚其後也。周衰,楚必興。興,非鄭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對曰:“其民貪而好利,難久居。”公曰:“周衰,何國興者?”對曰:“齊、秦、晉、楚乎?夫齊,姜姓,伯夷之後也,伯夷佐堯典禮。秦,嬴姓,伯翳之後也,伯翳佐舜懷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嘗有功於天下。而周武王克紂後,成王封叔虞於唐,其地阻險,以此有德與周衰並,亦必興矣。”桓公曰:“善。”於是卒言王,東徙其民雒東,而虢、鄶果獻十邑,竟國之。

(公元前773年)(周幽王九年)

申侯聘西戎及鄫。

趙奄父生叔帶。叔帶之時,周幽王無道,去周如晉,事晉文侯,始建趙氏於晉國。

(公元前772年)(周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

春,王及諸侯盟於太室。

秋九月,桃杏實。

王師伐申。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

十一年春正月,日暈。

申人、鄫人及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申侯入宗周,弒王及鄭桓公。犬戎殺王子伯服,執褒姒以歸。遂取周之焦穫,而居於涇渭之間,侵暴中國。

鄭桓公三十六年,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並殺桓公。鄭人共立其子掘突,是為武公。

申侯、魯侯、許男、鄭子立宜臼於申,虢公翰立王子餘臣於攜,是為攜王,二王並立。

中國歷史記年體之周朝十三、幽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