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黃文化·紫檀 001

紫檀文化說,且從紫檀開始。


簡單說說紫檀吧。

中華文字中最早出現的"檀"字見於《詩經·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


這段話說的是伐木,砍樹。

《詩經》收集的文字出自黃河流域,年代春秋,兩千多年前的東周。

黃河流域的檀,與後來世代流傳的紫檀,大概不可以混為一談。


有人說《詩經·伐檀》裡的就是紫檀,我覺得這樣講就牽強了,非要說這就是紫檀,大概算是強說。


接著來,繼續。


《鄭風·將仲子》“無折我樹檀”


這也是出自《詩經》,“鄭風”的“風”,就是後來褒義詞的風騷的風,北風南騷,說的是北方黃河流域《詩經》中十五國風的風與南方長江流域《離騷》的騷,風騷本意是很美好的文藝。“鄭風”是《詩經》中十五國風之一,出自鄭國。


順便說一句:國從前不是那麼高大上,周天子之下,好多好多的國。打打殺殺到了戰國,大的國還有七個,所謂戰國七雄,小的更多。那個年代說愛國,和愛本鄉本莊本村本屯沒太大區別。


扯遠了。

反正春秋戰國年代的“檀”,大概是不可以強說就是“紫檀”的。

黃河流域不出產紫檀。或者準確地說:《詩經》所在的那一片土地,不長紫檀。


或許有人硬要說,現在的黃河流域沒紫檀,不等於上古時代的春秋戰國就沒有,也許是後來兵荒馬亂絕了種的可能性麼。。。須有。


這樣的“麼須有”就不探討了吧。地上絕了種,地下有沒有化石?

刨出來證據了再說。


史學大師傅斯年先生說過:史學就是史料學。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


無徵不信,孤證不立。


所以,《詩經》裡的“檀”,穩妥合理的理解,還是先不要一刀切地劃做紫檀。


這是說“檀”,紫檀的發端。


林海微瀾20200405


紫黃文化·紫檀 001

(紫檀的牛毛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