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和安史之乱后写的两首诗,感人至深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都生活在和平年代,丰衣足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可是1200多年前的755年,是个战乱的年代,安史之乱。

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和安史之乱后写的两首诗,感人至深


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在哪个战乱的背景下,能存活就是奇迹,当经历过战乱人们或者亲朋挚友们再相聚时。心中一定会欣喜若狂。


当然当代文学家和诗人也不例外,他们以优秀的文学作品记录当下的“盛况”。


为此,和平年代的我们才能有幸了解那时的情况。


因此,今天的我们才能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

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和安史之乱后写的两首诗,感人至深


下面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的歌唱家,由于战乱后了沦落到民间歌唱的歌者。


花开时你我能见,花落时你我又能相见,真是奇遇。更何况作者在当下那个战乱的的年代,那种危难的背景下相见又重逢真是十分有幸。


歧王的含义是睿宗第四子李范。


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和安史之乱后写的两首诗,感人至深

崔九的含义是指与玄宗关系极为亲密,用为秘书监。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当年杜甫在歧王府里常和李龟年见面,在崔九堂前又多次听李龟年唱歌。如今正是江南风光无限美好之时,落花时节又高兴地与你相逢。

从杜甫的这首诗里可以看出战乱后的时代变迁,不仅令人惋惜,又不得不继续努力生活的样子,战前战后的鲜明对比。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写于安史之乱后,漂泊江南喜遇李龟年的时候所写的。从同一个地方由于战乱流落到另一个同样的地方还能碰到对方的的欣喜之情。


试想当代人如果经历过同样的苦难在某一个地方还能碰到,真是一种喜出望外的惊喜。


诗人杜甫与李龟年为老友,这首诗体现了他们在战乱后又重逢的思想感情,诗人忆昔思今,感慨万千。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重逢,实属不易,也表达了他们复杂的心情。

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和安史之乱后写的两首诗,感人至深



下面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所写,写出来战乱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长安是现陕西省西安。

国破的意思国家残破,此处指安史之乱,国都长安沦陷。

城春是指长安城的春天。

烽火是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和安史之乱后写的两首诗,感人至深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国家虽已残破,山河依然常在,暮春的古京城一片草木丛生。感伤时事,看到花开反而落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更加伤心。战火连绵不断一年又三月,接到一封家书胜过万两黄金满头白发越抓挠越感到短少,稀疏得简直插不住发簪。


本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中身陷长安城,第二年春天所写。


诗中描写战乱中山河残破荒芜的景色,描写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忧虑愁苦,抒发了诗人爱国伤时、思家恨别的深情,意境悲凉,感人至深。

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和安史之乱后写的两首诗,感人至深


杜甫的这首诗《春望》贴合现在大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抗战,每一种思想感情像极了心牵武汉和奋战在一线和疫情作斗争的白衣天使们和所有人员。希望大家早日战胜疫情。每每看到你们心里就非常难受。春天象征着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