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困难是什么原因?

入睡困难是什么原因?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常见原因如下,符合一条即可入睡困难:

1、天亮没起床,午睡超过一小时,以致很晚还无睡意。

2、睡前喝了咖啡、茶——但身体很好,阴血很足的人,影响不大。

3、心情容易受影响,睡前又关注了利益攸关、让人兴奋的事。

4、全身肌肉紧绷。

5、对有的朋友来说,睡前吃多了水果、食物、牛奶。网上有消息说,睡前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但这是因人而异的,脾胃本来就虚寒的人往往无益。一宁本人就曾经如此,在大学失眠的日子,经常睡前喝牛奶,仍然睡不好。

6、睡前杂念多,脑子想的停不下来。

7、很在意睡眠的朋友,对睡眠没平常心,睡着了开心,没睡着发愁。一宁在大学失眠时,终于困意来临,快要睡着时,因为太高兴——啊,我终于睡着了——清醒马上来临,然后又睡不着了。

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要点,这都是一宁过去亲自失眠八年以及十年协助失眠者走出失眠的经验心得。值得重视,可不是网上随意复制来的。

最好能把握这些要点中,所蕴含身心规律,然后根据规律灵活把握,辩证看待。比如一宁在体质不好的时候,只要吃了鸭肉(不超过鸡蛋大的体积),晚上就会入睡困难,而且入睡后还多梦浅睡,而现在体质相对好了,吃五个鸡蛋大的鸭肉也不要紧。

那么,是什么规律呢?

阳入于阴则寐。

这六个字很古典,但真值得大家好好把握!为您通俗解说,阳为热能,在中医对应心火。当阳能沉降,进入肾阴——肾属于阴,我们自然就困了,眼皮要蹋了,头要耷拉了。

阳与阴这个概念很抽象,有的朋友不习惯抽象概念,觉得它虚幻,靠谱吗?但它的确可以在反复的对比观察中被见证。

一切阻碍阳气降敛的因素都会导致入睡困难。

下面选2条来具体解说:

1、“天亮没起床,午睡超过一小时,以致很晚还无睡意。”

人体阳气就像太阳,它出来后,非得要在外面逗留12小时左右,才能“下山”。在中医里有讲,比如5点到7点为大肠经活跃时,这时更多气血流注到大肠经,所以健康人此时该上大厕了。晚上11~到1点,更多气血流注到胆经,这时是睡觉的黄金时期。这是正常的气血流注顺序,与太阳的升降时间相应。但如果晚起了,白天睡多了,就影响了正常的流注节奏。

中里巴人有讲过:在胆经处拔罐,利于入睡。这个我没实践过,但我习惯把手心贴在大腿右侧,注意力并持续放在上面,这利于入睡。原理是,注意力在那里,气血就流向那里。这个方法利于阳气的沉降。掌心直接摸皮肤感受下,如果上半身热,而大腿外侧却冰凉,这个方法值得一做,因为没有沉降,故上热下凉。贵在养成习惯,长期坚持。做一两天,效果看不到。做几个月,你也未必能看到效果,嘿嘿。认真做了就好,看不到效果未必就没效果,至少是因为,一个入睡困难,不止7个影响因子,而一个因子就足以让人入睡困难。虽然你做了这个方法,但还有其它很强的因子在阻碍吗?

6、睡前杂念多,脑子想的停不下来。

杂念属于阳,当思虑不止时,如抽水机抽气血,由下而上抽,以致头脑发热,而胸腹部发凉,脾胃都不怎么消化了。这时,阳不但没入阴,反而还继续升散。因此,心理因素常常对睡眠影响很大。

依据一宁自身8年失眠经验、以及近十年协助失眠困扰者走出失眠的经验来看,长期慢性失眠者,极少数部分是纯体质原因,大部分是心理因素导致,一部分是心理生理兼而有之。

一宁(张明)写于2018.12.27。

相关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