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考素邱、大陆村、北鱼等村的寨墙

宁晋县清代同治年间修筑的寨墙周长多在500~800丈之间,建筑费用很高,“每寨费逾万金,富民毁家纾难,成之非易。”围墙上窄下宽,一般在1丈以上,上部宽度往往在5尺以上,底部的厚度多达1丈。寨墙修筑完成以后,有效的保护了村民的财产安全。解放后,随着社会治安的不断改善,寨墙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素邱村寨墙


县城西南部的素邱村清代挖壕沟,筑寨墙,设四门,修过桥,寨壕北接沙河,南通泜河,常年有水。1963年8月洪水泛滥,大水漫过寨墙进村,庄稼绝收。

据老人讲,这里过去曾经寨墙高大,共有南、北东、西四座寨门,寨墙外是深深的护寨河,河里是活水,可能是古沙河的一支从西北来,向东南去,绕村而过,河岸边是茂密的杨柳,河里是欢跳的鱼儿。“长毛”(太平天国)反时,有一只长毛军曾来到寨外,只见寨门紧闭,寨墙上架着“小白龙”(一种简易火炮),可能长毛军也不愿纠缠,遂绕村而走。村里做花炮的技术也是从那时传下来的。有一个长毛士兵,不知是打散了还是开了小差,可能回乡无望,流落至此,定居下来,传给了人们做花炮的技术。

史考素邱、大陆村、北鱼等村的寨墙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大陆村的寨墙


关于大陆村的寨墙,请看高满京小说《浴血冀南》第二十一章:

赵辉楼告诉大家:“大陆村四周都有寨墙,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个寨门。人们都从这四个寨门进出村子。

来到大陆村北,孔庆德让战士们隐藏在一片树林里,自己带领两名警卫员悄悄进到村子附近,躲在一个道沟里,用前面的两棵矮树作掩护,仔细观察寨门外的地形。村子里很安静,寨门距离孔庆德他们隐藏的地方足有五十多米。这中间都是没遮没拦的平地,无法隐蔽前行。高大的寨门被日军严密把守。寨门两侧各有一个碉堡。碉堡前面各有一个黑洞洞的枪眼。很显然,这是两挺机枪在严阵以待。村里人修建这些寨墙,原本是为防匪防盗用的,可现在却成了日本鬼子对付八路军的工具。孔庆德看罢,意识到这寨门真是易守难攻。


北鱼村寨墙


北鱼村寨墙,王全印撰《北鱼村惨案2015年11月6日《宁晋日报》:

北鱼村是我县城南的集镇村庄,全村分为北、中、南三镇,周围有环绕,寨沟常年有水,只能靠门出入。由于1938年遭受水灾,到年底仍然沟满壕深,只有西门外一条高道可通大车。当时以张敬远(北鱼中镇人)为首的一支地方武装,约一百多人,驻扎在北鱼村,重点是防御土匪和日军骚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