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官的搖籃——外交學院,每年只招三百多人,實力如何?

外交學院真的是一所比較傳奇的高校,地處北京,直屬於外交部,1955年成立,毛主席親自批准,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校名,陳毅元帥擔任第一任學院院長!

歷任外交部長多次來學院視察和指導,溫家寶總理親筆為學院題寫“中國外交官的搖籃”這一賀詞,外交學院到底培養了多少外交官,其官網上如此寫道: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就有我院的畢業生!

中國外交官的搖籃——外交學院,每年只招三百多人,實力如何?

歷史久遠

外交學院建校60多年,為國家培養了2萬餘名,優秀畢業生,其中500多人擔任駐外大使,溫家寶總理曾讚美其將一流的人才輸送給祖國的外交事業!

2019 年,外交學院入圍外交部人才選拔考試定向培養40 人(其中本科生32 人),人數比例繼續在全國高校中保持前列。

外交學院,雖然不是211/985,但是卻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全校全日制在校生2379人,摺合在校生2975人,教職工440人,專任教師206人。

而且專業也很集中,只有10個本科專業,但是卻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3個及4個專業學位授予權。

作為一所小而精的大學,外交學院在其巔峰時期的生源甚至可以媲美清華北大的生源,哪怕是現在,外交學院的生源也是可以跟第一梯隊的一些大學相比,生源質量在前20之內,雖然相較於巔峰時期有所下降,但是總體質量一直很強。

中國外交官的搖籃——外交學院,每年只招三百多人,實力如何?

相對於優勢,劣勢也很明顯!

外交學院太過於小而精,這就註定是外交學院,相對於綜合性大學,很多資源是不足的!無論是科研經費,還是基礎設施,外交學院都比較少,而且整個學校只有2000多人,甚至更比一些大學的一個院系人數都少,而一些資院就相對更少了。

就拿圖書館的圖書資源來說,因為曾經寫過西安交通大學的文章,所以比較瞭解,西安交通大學有562.8908萬冊,然而外交學院只有61.355萬冊,差距很大;外交學院佔地34.46萬平方米,而西安交通大學佔地307.2257萬平方米,相對來說這種整體性資源就比較稀缺。

另外一方面外交學院的招生也挺有意思,2019年外交學院總共招生368人,北京市招了66人,佔據整體招生人數的18%,而有的省他沒有招生,只在中國25個省市區和港澳臺招生,有點迷惑。

還有最主要的一點是,雖然外交學院是外交部直屬的唯一高校,但並不是說,只有考入外交學院才能進入外交部,也不是考進了外交學院就可以進外交部。

每年能夠從外交學院進外交部的還少數,而且同一分數層次的,另外一些大學,相較於外交學院也差不多,當然,從外交學院畢竟培養出了很多外交官,相對來說還是更容易一些,畢竟是師兄師姐。

總結而言,外交學院實力是一所非常優秀的小規模、高層次、特色鮮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無論是實力還是名氣,都是非常值得選擇的,當然也一些規模小所造成的劣勢,但是相對而言可以優勢大於劣勢!

中國外交官的搖籃——外交學院,每年只招三百多人,實力如何?

聲明:此文中所有原始信息基於網絡公開渠道查詢到的結果,具體信息來源均已在文中詳述,本人不對原始信息可能出現的錯誤承擔任何責任。文中所有意見和推測僅代表個人觀點,受知識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個人觀點可能存在偏差,本人不對觀點出現的偏差承擔任何責任。保留所有權利,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