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水還有保質期?喝了過期水會怎麼樣?

瓶裝水成為不少市民的生活飲用水,特別是平時出門在外,喝瓶裝水早已經是一種生活習慣。大家都知道,食品過期以後就不能食用,但是對於瓶裝水而言,保質期似乎沒有這麼受重視。此前有媒體報道,瓶裝水像其他食品一樣印上保存期限,是因為盛裝著水的塑膠瓶子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浸出化學物質,雖然不一定有害,但是水的味道會因此而改變,喝起來的感覺就不是那麼的好。究竟是否如此呢?水真的不會過期嗎?近日,筆者就瓶裝水保質期問題進行了走訪。

  不同品牌保質期差異大

  "前幾日在家附近的小賣部買了一瓶礦泉水,喝的時候發現味道怪怪的,仔細查看說明發現,這瓶水已經臨近保質期了。以前從沒關注過瓶裝水的保質期問題,這樣的臨近保質期的礦泉水到底能喝嗎?"市民姜女士說道。

  筆者走訪世紀聯華、歐尚等多家大型超市發現,目前市面上銷售的不同品牌的瓶裝水保質期限也是各有不同。

  筆者在世紀聯華超市看到,康師傅的瓶裝水的保質期為12個月;大奇山泉、愛誇等瓶裝水的保質期為18個月;農夫山泉、崑崙山、哇哈哈等瓶裝水的保質期為24個月。不僅如此,同一個品牌的瓶裝水,採用不同規格瓶子裝的水保質期也有區別。例如,農夫山泉380ML和550ML的瓶裝水保質期為二年,而容量為1.5L的保質期為18個月,容量4L的保質期為一年。

  "飲用水都是有保質期,由於瓶裝水的存儲方法、密封情況不同,會產生保質期不同的現象。而且瓶裝水的瓶身上一般都會寫明'保存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暴曬,宜冷藏不宜冷凍'的貯存條件,告訴消費者正確的儲藏方式。"某礦泉水銷售人員表示,同品牌瓶裝水因為容量不同,保質期也會不同,一般容量越大,保質期越短。對於臨近保質期的水能不能飲用的問題,該銷售人員也不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是他建議消費者在選購飲用水時,儘量不要選擇過期或是臨近保質期限的瓶裝水。

  保質期不得低於一年

  各個企業制定不同的標準,消費者又該如何確定企業制定的保質期是飲用水的安全期限呢?

  筆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此前有質監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對相關媒體解釋道:"根據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瓶裝水產品的保質期不少於一年,其制水一般是經過超濾設備除菌和去除離子,灌裝是封閉式流水線,容器也經處理,最後再經紫外線殺菌和臭氧殺菌,基本上是無菌的,所以能存放一段時間。企業可根據自身的技術水平標註不少於一年的具體保質期。"

  儘管瓶裝水保質期由企業"自己說了算",但企業一般也不會隨意標註保質期,因為如果保質期標註時間過短,產品銷售的週期就會相應較短,企業的相關成本會增高;如果標註時間過長,又怕產品在標註的保質期內變質,導致產品質量抽檢不合格,風險和代價也會非常高。因此,企業只能根據自身技術水平,標註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保質期。

  選購瓶裝水還需注意PH值

  選購瓶裝水除了要看保質期和配料表,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根據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飲用水的酸鹼度範圍(PH值)需標註在水瓶身上,這點也是判斷瓶裝飲用水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標。

  正常人體血液的PH值在7.35至7.45之間,PH值範圍在6.5至8.5之間的飲用水,最符合人體健康需要,而偏酸或偏鹼的水都不宜長 期飲用。對此,《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對生活飲用水的各項指標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其中飲用水水質指標從35項增至106項。同時,要求飲用水的酸鹼度範圍 (PH值)應該在6.5至8.5之間,並且必須在純淨水、礦泉水瓶身上進行標註。


為什麼水還有保質期?喝了過期水會怎麼樣?


另外,有的飲用水為了調節和改善口味,適當添加硫酸鎂、硫酸鋅等食品添加劑,這些額外添加劑有標準要求,凡添加的,都必須標註"添加食品添加劑用於調節口味",而且必須在產品名稱的鄰近位置標註。如果配料表一欄,僅用"天然水"三個字,就是無添加水,當然很好。因此,選購瓶裝水時還可以仔細看看配料表,就一目瞭然了。

資料來源:台州日報社 戴夢灣 文l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