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当初你不逼我学舞蹈?

最近,有一种奇怪的“快乐教育

”论调大行其道,认为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该逼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乍一看,这个观点没有错,但是,孩子哪里懂那么多。他们不懂,不学习以后要多吃多少苦,经历多少磨难。

他们只会觉得,眼前的快乐最重要。

妈妈,为什么当初你不逼我学舞蹈?


你现在不逼Ta,将来长大了Ta只会埋怨你:为什么当初你什么都不逼我学?

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家有儿女》片段,令人捧腹的背后却有深刻的意义。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坚持。

“艺多不压身”,有才艺傍身,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还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更多信心。

所以送孩子学才艺,是现在很多家长的做法。但实际上没有哪一样才艺的培养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

妈妈,为什么当初你不逼我学舞蹈?


孩子选了一个兴趣班,学了一段时间又不想学了,这是很多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那怎么培养孩子坚持的品质呢?

陪着她一起坚持,也许是最好的示范,也是最好的方法。

《乡村爱情》王小蒙的扮演者王亚彬,国家一级演员、舞蹈家。回忆自己曾经的舞蹈生涯,说道:“舞蹈这条路,我算是走对了!”

王亚彬9岁正式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学习舞蹈,她天生就是该跳舞的。她说:如果要对9岁、10岁的我说点什么,那么就是舞蹈这条路算是选对了!

这一切得益于小时候父母的支持和陪伴,也得益于自己的坚持不放弃。

朋友的孩子是个早产儿,从小体弱多病,一遇天气变化,她必然是班上第一个感冒的小朋友。为了帮助女儿锻炼体质,六岁的时候,妈妈给她报了舞蹈班。

学舞蹈十分辛苦,“当时的感觉是痛不欲生,尤其是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自己却要练枯燥的舞蹈基本功。”她也曾万般不情愿地哭着喊着:“妈妈,我不学舞蹈了!”

妈妈,为什么当初你不逼我学舞蹈?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可是妈妈在这件事上从未退让。为了帮助女儿把舞蹈练下去,这位母亲想了很多办法。

她让女儿给自己当小老师,在家教妈妈。还买了一套光盘,有空看视频学舞,陪着女儿一起练。

学校组织的舞蹈比赛,她都鼓励女儿参加,女儿在舞蹈上也颇有天分,从学校的小舞台到市里的大舞台,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拿到金奖。兴趣就在一次次的成就感中慢慢形成了。

妈妈,为什么当初你不逼我学舞蹈?


刚开始学的确很辛苦,可是后来也就习惯了。”到现在,舞蹈依然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即便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舞蹈没有任何关系,但每年年会,她都能带着部门同事练出很有看头的舞蹈节目。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就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技巧,也不仅仅是锻炼了身体,更是养成了一种坚持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很多父母都会说,我们并不希望孩子成为舞蹈家,只希望他能够享受舞蹈的乐趣。然而舞蹈是极具技巧性的,不训练不坚持是学不出来的,而所谓的气质也是长年累月坚持训练的结果。

妈妈,为什么当初你不逼我学舞蹈?


对于年仅几岁的孩子来说,喜欢和兴趣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当孩子说她喜欢什么时,也许真的只是喜欢,但兴趣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这个过程中孩子能不能坚持下来,很多时候取决于家长的态度。

很多人常常会妖魔化各种兴趣班,觉得上兴趣班就是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其实不管是舞蹈、乐器,还是学科知识,都是需要花费时间和努力的,没有什么是轻轻松松就取得成果的。

虽然不赞成把孩子淹没在兴趣班的汪洋大海中,但是也并不赞同纯粹的快乐教育,什么都不学,任由孩子自由发展。

同时,在陪伴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的时候,考验的不仅仅是坚持,还有大人对时间的掌控能力,这对孩子来说,也是必须在漫长的生活和学习中所必需掌握的技能。

那些被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小时候多学会一门才艺,长大后就能多一种选择。就算可能不会以此为生,生活肯定也会多些乐趣。

坚持学舞蹈的孩子,长大后回想当年的经历,都会庆幸在小的时候多学了一门技能。舞蹈带给他们的自信、优雅、健康,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感觉到非常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