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小留學生有多少人會終生保留中國國籍?

最近,1.5萬名英國小留學生歸國問題,由於一位母親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我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有錯嗎”、“孩子是中國人,回國有錯嗎?”將自己連帶海外留學生一起推向了風口浪尖。一石激起千層浪,網上小留學生家長髮聲,大留學生自己發聲,主題不外乎留學生會不會只是為了拿“綠卡”,到底會不會“愛國”?為何浪這麼大呢?因為這個目前激化了社會的兩大人群之間的矛盾:“窮”人與“富”人。

1.5萬小留學生有多少人會終生保留中國國籍?

現在,來看看1.5萬小留學生有多少會終生不改國籍?首先看看為何有些人一心想改國籍?電視劇《天道》中清華大學畢業,德國留學,居住十年,取得德國永久居留權的丁元英是這樣說的:

1.5萬小留學生有多少人會終生保留中國國籍?

芮小丹說:“怎麼又回到這個問題了?類似這種話我聽多了,要麼說我傻,要麼就是想挖掘點思想火花什麼的,我從不回答這種問題。那麼多人都幹警察,怎麼一到我這兒就不一樣了?說到底就是因為我有德國居留身份就金貴了。

丁元英說:“德國居留沒有價值嗎?我就曾經為一紙永久居留身份在柏林熬了10年,為這個去工作、買房子、納稅。德國居留身份意味著很多東西,高收入、高福利,不愁生老病死,自由出入歐美國家,在國人面前有身份、有面子,過去甚至還有華僑商店的待遇。”

芮小丹說:“出國的人肯定得為居留權奮鬥,我母親連國籍都加入了。但是……這個我不說了,你把但是後面的東西說出來。”

1.5萬小留學生有多少人會終生保留中國國籍?

丁元英說:“但是,你得到的,是人家德國人能夠給一箇中國人的東西,包括你在中國人面前的優越感。總有些東西是人家不能給你的,比如你永遠是邊緣人,你融入不了別人的主流社會。你不用表白,也不用提醒,人家錯待不了你。警察是主流社會的標誌,你在德國做不到,在中國就能做到,這是國籍和血統給你的權利,這就是祖國。”

在這裡,我不敢說小留學生自己會改國籍,但是不也不敢保證他們身後的家長不是這樣想的。即便家長不是這樣想的,我也不敢想象在青少年三觀形成關鍵期,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教育,他們今後自己不會改。

1.5萬小留學生有多少人會終生保留中國國籍?

倘若孩子改了國籍有哪些好處呢?

1.不用與千萬級中國學生一起過高考的人生“大篩子”。

2.國內頂尖學府免試入學機會;

3.華人身份,享受“超國民待遇”;

4.在國人面前有面子,有身份,看“我是國外回來的,還是留學回來的。”

倘若孩子改了國籍有哪些壞處呢?

1.失去了中國人的身份;

2.客居他國,未必能融入別國主流社會;

3.“葉落無歸根處”,故鄉成遙遠的他鄉。

綜上來看,利弊共存,既然選擇離開,就要做好無法享受作為中國人中國國籍和血統賦予我們的權利。不能牆頭草,左右倒,國內疫情嚴重時,慶幸我的孩子在國外既上學又安全,國內疫情控制住,你口中“給孩子更好的環境”的國家卻又爆發,又想著國家包機接孩子回來。出是你,回也是你,國家有難,孩子成了你口中的“中國人”,國家安全孩子成了你口中的”留學生”。一切就是因為你口中的“你有錢”也就是“富”唄。富沒錯,窮也沒錯,但是不能”富而驕”,更不能“為富不仁”。金錢的“富”只是一種富,“富”還有學識,精神等層面,丟棄了精神層面的“富”就會“富而驕”,而這種“富”骨”子裡還是一種“窮”——“心窮”,一種對自己國家的不自信,對西方國家的媚骨。這種“富”不要也罷。

1.5萬小留學生有多少人會終生保留中國國籍?

古人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真正地為了孩子好,就好好陪孩子,而不是換個遠一點的環境,是要站在當下,放眼未來,言傳身教,望子成人更成龍。

我不是想“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如何看待留學生呢?我想起了鄧小平的一些話:

1.1978年6月23日,鄧小平和國務院副總理方毅一起,聽取清華大學校長劉達的彙報。談到派遣留學生問題時,他說:“

我贊成加大派遣留學生的數量,要成千上萬地派,不是隻派十個、八個。今年派3000出去,怎麼選派,派到哪裡,教育部研究一下,在這方面多花些錢是值得的。

2.李瓊說:“當時我們在留學生管理問題上還有些害怕,擔心叛逃一個不好交待。”

小平同志認為,“不能把留學生圈起來,要放開手,讓他們接觸派往國的社會和群眾。留學生不能光學習科技知識,還要廣泛瞭解國外經濟社會狀況。留學生絕大多數是好的,個別人出一點問題也沒什麼了不起。”、你先把人給派出去,不要怕跑, 跑1 0 % 、20%,還有80%”。

1.5萬小留學生有多少人會終生保留中國國籍?

翻開史料,自1872年清政府派出首批官費赴美留學生至1978年,106年間,中國出國留學生總數只有14萬人。而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已達264萬人,分佈在100多個國家。 我們怕留學生改國籍嗎?我們怕留學生不回來嗎?不怕,中國人有這樣的底氣,也有這樣的自信。

我們改如何培養我們的青少年?

1978年6月23日,鄧小平同志作了一個著名的大量派遣留學生的講話。他說,不要怕派出回不來。要大膽地派,不是派三個,五個,而是要成千上萬地派。要學人家的所長,不要怕跟人家搞在一起,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在這方面多花點錢是完全必要的,是完全值得的。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在視察南方期間談到經濟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時,又著重談到:“老科學家、中年科學家很重要,青年科學家也很重要。希望所有出國學習的人回來。不管他們過去的政治態度怎麼樣,都可以回來,回來後妥善安排。這個政策不能變。”他語重心長地指出,青年人“要做出貢獻,還是回國好

”。 “我們提倡中國人和外國人發展正常交往”,但“由於對少數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不夠,也出現了一些不健康的現象。一些青年男女盲目地羨慕資本主義國家,有些人在同外國人交往中甚至不顧自己的國格和人格。”“我們一定要教育好我們的後一代,一定要從各方面採取有效的措施,搞好我們的社會風氣,打擊那些嚴重敗壞社會風氣的惡劣行為。”“要特別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下兩代,一定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一定不能讓我們的青少年作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俘虜,那絕對不行。

1.5萬小留學生有多少人會終生保留中國國籍?

這位母親,你送你孩子出去,有這樣交代孩子嗎?他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將來要做什麼或者在你決定送孩子出去之前,孩子有沒有問你:“媽媽,為什麼要送我出去學習?”你是怎麼回答的呢?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幫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言傳身教相統一。

1.5萬小留學生會不會改國籍,已經沒那麼重要了,因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不是生在中國,也不是有中國國籍就是中國人,而是骨子裡有中國人的文化認同,文化血脈,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1.5萬小留學生有多少人會終生保留中國國籍?

這位母親:一個“心窮”的母親,怎能教育出一個“心富”的孩子呢!不要恃富而驕,而要“富而有禮”!

中國人要有中國人的自信,團結,今天的中國,我們有理由比任何時候都自豪,都自信,切記自滿!

孩子們,記住,留學報效祖國這是中國留學生的優良傳統,多年之後,希望見面,我們能握手說“同志”而非“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