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镰刀还是洋韭菜,答案因人而异,关键是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

昨天是愚人节,大A果然也很潮流的跟大家过了一次愚人节,昨天的倒V走势估计让不少小伙伴的心情经历了从欣喜到暴怒的过山车,除了愤怒之外,估计还要来几句:坑货啊,不跟涨跟跌;麻麻批,果然又泄了;大A啥时候能硬一把啊……

生气归生气,但是市场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在你生气的时候肯定还有另外一半的人在开心,所以市场就是这样,不管是涨跌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看淡一点就好……

昨天市场除了是愚人节行情之外,也发生了一件大事,被称为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里程碑,那就是:证监会自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限制。

对此,网友们意见不一,有的网友认为这是好事,外资进来之后能搅动现在的格局,激烈的竞争可以激发更大的市场活力;有的网友认为未必是好事,现在面对的镰刀已经够多了,再来一把洋镰刀,还让不让人活;也有的则表示无所谓,外资进来也可能水土不服。

这也印证了上面我们提到的那句话: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么外资券商、基金管理公司的进入到底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对于机构。这里统一指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机构的进入对国内的机构来说肯定不是个好消息,外资机构不是善茬,他们进来不是吃素的,而是进来抢生意的,面对这么厉害的对手,不知道多少国内的机构有信心维护住目前市场的份额。

洋镰刀还是洋韭菜,答案因人而异,关键是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


昨天证监会官网显示目前已经有两家外资公募基金管理递交了设立资格审批申请,一个是贝莱德与路博迈。其中贝莱德是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2019年年底公布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7万亿美元,其公司除了庞大的资管管理规模、齐全的ETF产品线外,其开放的风险管理系统阿拉丁系统也在资管行业从业者享有盛名;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路博迈成立于1939年,至今已有超过80年历史。截至2019年末,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约3560亿美元,均为主动管理资产。

国内的公募基金公司中剔除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后,前三名分别是易方达(4050.83亿元)、华夏(3415.5亿元)、博时(3333.51亿元),小编没找到含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资产的公募基金公司规模数据,暂且用上面这个数据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国内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比外资机构相比,简直就是战五渣。

当然,外资机构进来也不一定是抢存量蛋糕的,也可能是做增量蛋糕的,但不管是存量蛋糕还是增量蛋糕,对大部分国内机构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靠佣金收入的小机构。要知道大洋彼岸已经有券商开始实行0佣金,虽然目前在国内推行0佣金的概率并不大,但是外资机构一进来就把佣金打到最低还是非常有可能的,这就会直接端了靠主要靠佣金收入小机构的锅。另外就是,外资机构的业务市场对国内的大户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毕竟外资机构的业务范围遍布世界各地,而且外资机构进来的时候会自带美元,可以不受外汇额度的限制,就像目前原油价格在历史低位,国内投资因为外汇额度无法购买,而外资机构进入之后,就可能解决这个困扰。

另外就是外资机构进入之后也可能会抢占国内的投行业务,小编说的这个抢占不是指在A股上市业务,而是在港股或者纳斯达克上市业务,毕竟在海外市场外资机构要比国内机构有经验得多。

2.对于个人。也好也不好,好的是选择的空间更大,不好是因为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个人投资者财商跟不上。在目前国内的公募基金市场,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赚不到钱。外资机构的进入肯定会带来更多多样化的产品,目前这么点产品都搞不清楚,以后产品更多更加搞不清楚。而且国内的个人投资者有个习惯,买金融产品只看潜在收益,不看风险,哪个潜在收益高就买哪个,哪个以前收益好就买哪个,3-5分钟就可以做出购买的决定,而且金额还不小;但是在买消费品的时候却很谨慎,一定要货比三家,买贵了一毛钱也得纠结半天。所以就算以后我们的资本市场向成熟资本市场靠拢,也是牛长熊短,但还是会有大部分个人投资者赚不到钱,因为财商没跟上……

3.对于市场。从长期看,肯定是利好大于利空。外资机构的进入带来的不只是资本,还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更丰富的产品,这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资本市场搞好了,成熟了,才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愿意进来。

比如智能手机,苹果进入国内市场之后打败的并不是国产手机而是三星。苹果的进入促进了国内手机的飞速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性价比,国产手机也都越来越好,而且随着竞争越激烈,国产手机在高端领域也越来越有竞争力。

再就是新能源汽车。以前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很缓慢,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性价比都没有任何优势,与国外的新能源车企相比没有任何竞争力,只能靠补贴和价格优势在国内生存。现在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而且直接将Model 3的价格打到30万元。这就会逼着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转变现在的生产模式,寻求技术突破和创新,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虽然新能源车企压力很大,但是小编还是对国内的新能源车企有信心的,相信他们不会被特斯拉打垮,这种信心来自于中国人在危难时刻爆发出来的惊天能力。

至于金融也是一样的,放开外资持股比例,加剧金融市场竞争也未必是件坏事,这让我们有机会在国内和高手同台竞技,随着过招次数增多,我们也能从对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对于我们以后走出去与他们在国外的平台同台竞技提供帮助。

越开放越繁荣,越竞争越有活力。就像昨天小编在文章中提到的:需求是无限的,只是新的供应没跟上而已。我们的资本市场舞台足够宽,潜力也足够大,增量蛋糕前景广阔。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关键是在机会出现的时候自己的能力够不够,能不能驾驭出现的机会,毕竟超出能力圈的机遇很可能就是铺满鲜花的陷阱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