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鐮刀還是洋韭菜,答案因人而異,關鍵是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

昨天是愚人節,大A果然也很潮流的跟大家過了一次愚人節,昨天的倒V走勢估計讓不少小夥伴的心情經歷了從欣喜到暴怒的過山車,除了憤怒之外,估計還要來幾句:坑貨啊,不跟漲跟跌;麻麻批,果然又洩了;大A啥時候能硬一把啊……

生氣歸生氣,但是市場並不會因此而改變,在你生氣的時候肯定還有另外一半的人在開心,所以市場就是這樣,不管是漲跌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看淡一點就好……

昨天市場除了是愚人節行情之外,也發生了一件大事,被稱為是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里程碑,那就是:證監會自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限制。

對此,網友們意見不一,有的網友認為這是好事,外資進來之後能攪動現在的格局,激烈的競爭可以激發更大的市場活力;有的網友認為未必是好事,現在面對的鐮刀已經夠多了,再來一把洋鐮刀,還讓不讓人活;也有的則表示無所謂,外資進來也可能水土不服。

這也印證了上面我們提到的那句話:有人歡喜有人愁,那麼外資券商、基金管理公司的進入到底會對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對於機構。這裡統一指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機構的進入對國內的機構來說肯定不是個好消息,外資機構不是善茬,他們進來不是吃素的,而是進來搶生意的,面對這麼厲害的對手,不知道多少國內的機構有信心維護住目前市場的份額。

洋鐮刀還是洋韭菜,答案因人而異,關鍵是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


昨天證監會官網顯示目前已經有兩家外資公募基金管理遞交了設立資格審批申請,一個是貝萊德與路博邁。其中貝萊德是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2019年年底公佈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7萬億美元,其公司除了龐大的資管管理規模、齊全的ETF產品線外,其開放的風險管理系統阿拉丁系統也在資管行業從業者享有盛名;路博邁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路博邁成立於1939年,至今已有超過80年曆史。截至2019年末,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約3560億美元,均為主動管理資產。

國內的公募基金公司中剔除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後,前三名分別是易方達(4050.83億元)、華夏(3415.5億元)、博時(3333.51億元),小編沒找到含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資產的公募基金公司規模數據,暫且用上面這個數據比較。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國內機構的資產管理規模比外資機構相比,簡直就是戰五渣。

當然,外資機構進來也不一定是搶存量蛋糕的,也可能是做增量蛋糕的,但不管是存量蛋糕還是增量蛋糕,對大部分國內機構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靠佣金收入的小機構。要知道大洋彼岸已經有券商開始實行0佣金,雖然目前在國內推行0佣金的概率並不大,但是外資機構一進來就把佣金打到最低還是非常有可能的,這就會直接端了靠主要靠佣金收入小機構的鍋。另外就是,外資機構的業務市場對國內的大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畢竟外資機構的業務範圍遍佈世界各地,而且外資機構進來的時候會自帶美元,可以不受外匯額度的限制,就像目前原油價格在歷史低位,國內投資因為外匯額度無法購買,而外資機構進入之後,就可能解決這個困擾。

另外就是外資機構進入之後也可能會搶佔國內的投行業務,小編說的這個搶佔不是指在A股上市業務,而是在港股或者納斯達克上市業務,畢竟在海外市場外資機構要比國內機構有經驗得多。

2.對於個人。也好也不好,好的是選擇的空間更大,不好是因為目前國內的大部分個人投資者財商跟不上。在目前國內的公募基金市場,大部分個人投資者都賺不到錢。外資機構的進入肯定會帶來更多多樣化的產品,目前這麼點產品都搞不清楚,以後產品更多更加搞不清楚。而且國內的個人投資者有個習慣,買金融產品只看潛在收益,不看風險,哪個潛在收益高就買哪個,哪個以前收益好就買哪個,3-5分鐘就可以做出購買的決定,而且金額還不小;但是在買消費品的時候卻很謹慎,一定要貨比三家,買貴了一毛錢也得糾結半天。所以就算以後我們的資本市場向成熟資本市場靠攏,也是牛長熊短,但還是會有大部分個人投資者賺不到錢,因為財商沒跟上……

3.對於市場。從長期看,肯定是利好大於利空。外資機構的進入帶來的不只是資本,還有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更豐富的產品,這對於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資本市場搞好了,成熟了,才會有更多的投資者願意進來。

比如智能手機,蘋果進入國內市場之後打敗的並不是國產手機而是三星。蘋果的進入促進了國內手機的飛速發展,不管是功能還是性價比,國產手機也都越來越好,而且隨著競爭越激烈,國產手機在高端領域也越來越有競爭力。

再就是新能源汽車。以前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很緩慢,不管是技術創新還是性價比都沒有任何優勢,與國外的新能源車企相比沒有任何競爭力,只能靠補貼和價格優勢在國內生存。現在特斯拉在上海建廠,而且直接將Model 3的價格打到30萬元。這就會逼著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轉變現在的生產模式,尋求技術突破和創新,否則只能是死路一條。雖然新能源車企壓力很大,但是小編還是對國內的新能源車企有信心的,相信他們不會被特斯拉打垮,這種信心來自於中國人在危難時刻爆發出來的驚天能力。

至於金融也是一樣的,放開外資持股比例,加劇金融市場競爭也未必是件壞事,這讓我們有機會在國內和高手同臺競技,隨著過招次數增多,我們也能從對手身上學到很多東西,這對於我們以後走出去與他們在國外的平臺同臺競技提供幫助。

越開放越繁榮,越競爭越有活力。就像昨天小編在文章中提到的:需求是無限的,只是新的供應沒跟上而已。我們的資本市場舞臺足夠寬,潛力也足夠大,增量蛋糕前景廣闊。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即是機遇又是挑戰,關鍵是在機會出現的時候自己的能力夠不夠,能不能駕馭出現的機會,畢竟超出能力圈的機遇很可能就是鋪滿鮮花的陷阱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