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涩”从何来?

最近,有粉丝给小编留言,葡萄酒是好喝,但有时候喝起来觉得特别涩,是不是品质不好呢?


在这里要和各位刚刚接触红酒的朋友们科普一下,葡萄酒口感中的“涩”是来源于单宁,这种常见的物质,对于葡萄酒可以说是灵魂般的存在。但是很多人在享受着葡萄酒的复杂芬芳的香气的同时,却不太能接受其中的“涩”。今天就来跟大家简单介绍减少葡萄酒的“涩”感的好办法吧。


葡萄酒的“涩”从何来?


什么是“单宁”?


在减少“涩”感之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造成葡萄酒“涩”感的单宁是什么?

其实单宁广泛存在于葡萄、茶叶、树叶、橡木等多种植物当中。所以,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自然也蕴含丰富的单宁。当我们饮用葡萄酒时,单宁与口腔中的唾液中和产生变化,降低了口腔中的润滑感,口腔内褶皱、紧缩和收敛感增加,这就是我们所感觉到的“涩”。


如果真想体验下单宁强烈的涩感,可以吃口柿子或喝口不加糖的黑茶。


葡萄酒的“涩”从何来?


“涩”对葡萄酒来说是必要的吗?


在葡萄酒世界里,大部分葡萄酒饮用都会产生“涩”感,而一款好的葡萄酒是酸度、单宁、酒精和甜度相互平衡的结果。

通常,像干红型葡萄酒这类高单宁的葡萄酒,往往拥有较强的陈年潜力,口感圆润饱满,品尝起来“涩”感往往会更浓烈一些,如果缺少单宁,则会在口感复杂度上有所欠缺。

葡萄酒的“涩”从何来?


如何避免喝到过“涩”的葡萄酒


第一种方法,恰到好处的醒酒。


作为一种还原性物质,单宁容易与氧气结合发生反应。因此,只要让红酒暴露在空气中,单宁就会在氧气的作用下而失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醒酒”。

在餐厅,我们常常能看到一种肚子大而扁的容器,那就是醒酒器。醒酒器能增大红酒和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快速均匀醒酒的目的。

醒酒的过程就好比是,氧气与单宁相爱相杀的过程。当单宁被氧化得差不多,醒酒步骤也就完成了。这时候的红酒,喝起来口感就要圆润得多,没有了刚开始时的紧涩。但是要注意,醒酒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单宁完全被氧化了,那红酒喝起来也就绵软无味了。


葡萄酒的“涩”从何来?


第二种方法,餐酒搭配,更加美味。


将单宁强劲的葡萄酒与合适的餐食搭配,也是降低“涩”感的好方法。例如牛排、羊排类脂肪含量高的肉食或者是浓郁的芝士类餐食,由于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含量高,可以柔化酒里的单宁,降低“涩”感,同时单宁又能彰显肉的鲜美,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葡萄酒的“涩”从何来?


第三种方法,好好选酒,去强选弱。


其实,除了单宁丰富的红葡萄酒,葡萄酒中还有许多单宁较弱的,例如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甜型葡萄酒。文末,凯仕丽挑选了一款酒,非常适合不好“涩”的你们,凯仕丽马兰花桃红葡萄酒,浓郁的花香与覆盆子,蔓越莓的果香交织,酸度集中有活力,与丝滑微甜相得益彰,将“涩”感降到最低。


葡萄酒的“涩”从何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