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选择的考虑-碍于情面

假设你是女性,上司要求晚上陪酒大客户,去还是不去;一个班级中三言两语之交的人问你借钱,借还是不借;部门领导认为你是本地人,节假日要求你留守值班,N年都是如此,答应还是不答应?

心理学上有两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一个人不是很喜欢你,你可以找他帮忙,如果他答应你的请求,那么从心理上他已经有点认同你了,这样更容易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同样地,那些拒绝别人帮助的人会相应产生内疚感,这点在灾难中劫后余生的人身上表现的更明显。

老白跟我说起了他上学时候的事情,分班的时候,老白选择了A学科,他是真心喜欢这门课,所以决定继续深造,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B学科涉及到的背诵记忆的内容太多,他们并不想花费这么多的脑力,显然这帮认也是水平很一般的学生。刚到新班级的第一天,老白就感觉到了这种差别,别的班级都静悄悄的学习,只有这个班级全天乱哄哄的,几个不思进取的学生,带头在后面讲话聊天,整个氛围相当的糟糕。坐在老白前面的S同学,下课去了趟老师办公室,老白看见S在走廊上遇到了他以前的班主任,他们剪短的交流了几句,下午的时候S和他打了声招呼就撤了,他要换班,回到原来教他的老师班上,虽然学科可能是B,但是班主任还是之前那个。老白也有相似的想法,只要在这个班级里,他听到最多的就是讲话声,这样的一个团体谈什么奋斗,今天才是开学分班的第一天,学籍和信息都没有整理好,绝佳是个好时机。但是最后老白没有走,后来他跟我说,这个决定可能影响了他的一生,他感到非常的懊恼。A学科的老师,就是现在这个班级的班主任,以前教过老白,在他的带领下,老白对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考试都是年纪前几名,在一干学生中A老师也认识并记住了老白,显而易见地优秀。老白跟我说,他心里慢慢地形成了一种定势,觉得自己这门学科出色是这个老师的功绩,所以他要报答他,选择他负责的A学科并非全部为了报答,也是因为自己确实擅长,但是来了这个班级之后再走,那就是对这个老师最大的不尊,老白没法做这样的事情,心里的条条框框把他限制的死死的。

很难说,个人的发挥和整体的团队必然有关联,但是肯定是有影响的,如果当时老白也像S一样果断换班,也许后面的故事都会不同,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回过头来再看这件事,也许那个班主任,心里很强大根本不需要老白这样自作多情地去报答,少一个或者多一个学生根本没放在心上,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但是这样关键的抉择对每个学生来说却只有一次,既然发现了端倪那就更应该在事情变得更快之前作出有效的纠正措施,你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就是没做,不得不说这是相当的讽刺。在关乎自己重大利益、原则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果断选择自己,维护个人利益,情面算什么,你自以为是的道德满足感恰恰就是你性格中的弱点。

关于如何选择的考虑-碍于情面

关于如何选择的考虑-碍于情面

关于如何选择的考虑-碍于情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