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集團借荊州給劉備,簡直是三國期間最噁心的一次造謠


孫權集團借荊州給劉備,簡直是三國期間最噁心的一次造謠

謝謝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喜歡的話請加個關注哦!小編會持續更新大家喜歡的內容,希望大家支持小編哦!謝謝大家~~

關於呂蒙襲取荊州是不是一個高明的選擇,我們昨天已經分析過了,(詳見拙作 )。那麼,呂蒙究竟為什麼會這麼理直氣壯的背後偷襲盟友呢?這就和“借荊州”有關了。

關於借荊州,首先要說清楚的一點是,不要看著東漢十三州的地圖,覺得孫權大方的差不多把五分之一的中國借給了劉備。孫權當時佔據的荊州,論地盤還沒劉備大呢(不過人口更多)。當時雙方屬於置換領土,同時附帶了一部分的政治格局和軍事格局上的變化。我們先來看看當時劉備到底借了多少地。

當時是這麼個情況:中國大三國,荊州小三國,荊州也被三家瓜分了,曹操佔了南陽郡和南郡的襄陽,劉備則從劉表的前手下手中接管了桂陽、長沙、武陵、零陵四個郡,以及江夏郡的幾個縣(比如原來劉琦所在的夏口),渣權佔了缺了襄陽的南郡和缺胳膊少腿兒的江夏郡。

借荊州之後呢?請看下圖

孫權集團借荊州給劉備,簡直是三國期間最噁心的一次造謠

借荊州形勢圖

等於劉備使用在孫權領土內的幾個縣和長沙郡的幾個縣,換來了孫權佔據的南郡部分。並不是借荊州,充其量是幾個縣換你幾個縣。

從面積和人口數量上來看,劉備這買賣賺大了,但是實際上呢?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來,如果不借“荊州”,那麼:

首先,劉備可以躲在孫權的後面猥瑣發育,對抗曹軍的事兒就是孫權一個人的了。北方的軍事壓力將由孫權獨自承受。這一點對孫權是十分不利的。

孫權集團借荊州給劉備,簡直是三國期間最噁心的一次造謠

孫權

其次,劉備被關在這麼個地兒,他也要繼續發展啊!往西?跨越十萬大山去打益州絕對是喝多了。往南?南邊的交州雖然是個軟柿子,但是打下來也沒多大好處,而且打下來以後呢?還是隻能往北或者往西,總之,就是劉備如果還想發展,就要搞孫權。

所以,這次領土交換,孫權雖然在土地面積和人口上吃了點虧,但細算下來,絕對是賺大了!

而且,之所以孫權願意交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都督周瑜病逝。

孫權集團借荊州給劉備,簡直是三國期間最噁心的一次造謠

周瑜

周瑜在世之時,是力主全劇荊州的。甚至要趁劉備在江東辦婚事兒的機會軟禁劉備,然後接管或者最起碼指揮劉備的勢力。

孫權集團借荊州給劉備,簡直是三國期間最噁心的一次造謠

先主與孫夫人

孫權雖然沒有同意周瑜這個激進的主張,但也沒有同意領土交換。但是周瑜病故之後,孫權立刻同意了交換,主要原因也有兩個。

第一,周瑜病故之前,臨終時推薦魯肅代替自己,而魯肅則是孫權陣營中極力主張聯合劉備的人。

第二,周瑜英年早逝,給孫權的打擊太過巨大,而且此時,孫權環顧四周,發現竟然沒有人有把握守住南郡!

周瑜的接班人是魯肅,但是他是個戰略家、外交家,卻不善於指揮戰役;彼時呂蒙、陸遜等尚未能獨當一面,威信也有所欠缺;而軍中老將們剛猛有餘而智謀不足。所以,周瑜病故之後,孫權沒有守住南郡的信心,於其便宜曹操,還不如和劉備做個交換,既能拉攏個盟友,又能讓他分擔曹操方面給的軍事壓力,也算是個好的選擇了。

所以,歷史上並無“借荊州”,只有“換南郡”。而“借荊州”一說出自《江表傳》,作者立場一向是偏向吹吳國的(大批吳吹的“歷史依據”經常是來自此書),所謂“借荊州”,就是孫權集團為了奪取荊州進行的一次徹頭徹尾的的造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