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如何在医院绩效中应用,行之有效呢?

DRGs 主要是为疾病诊断分类,充分对病例的个体特征进行考虑,如年龄、性别、文化水平、主要疾病、并发症以及出院状况等进行分类分组的病例组合方式,然后决定诊治该疾病的费用。DRGs在医院绩效中的应用,能使医院注重提升技术,以最少的资源治好病,这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还有利于降低医院的成本。

那么,医院若要在医院绩效中应用DRGs,使其行之有效,不妨从这四个方面考虑:使能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使能改善医疗质量、使能增进医疗业绩量、完善DRGs在医院绩效中的其他应用措施。

DRGs如何在医院绩效中应用,行之有效呢?

医院管理者应当使DRGs能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将DRGs应用在计算住院时间和治疗类似疾病的医疗费用水平上。首先,医院应该制定成本、时间消耗等绩效指标。在评估成本消耗指标时,医院管理者应当选取病患住院时间、病患平均住院费用,全市病患平均住院费用和科室DRG总病例数等数值,然后相计算得出结果,互相比较,检验医院成本消耗是否低于平均水平。另外,在评估时间消耗指标时,医院管理者应当选取DRG在医院的平均住院时间、DRG在城市的平均住院时间和DRG在科室的病例数进行计算,然后除以所有病例数。

二、使能改善医疗质量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医院管理者可以应用DRGs在医疗质量上制定指标,使能改善医疗质量。其一,管理者应当通过使用DRGs对住院患者的死亡率进行评估,然后对DRGs的死亡风险进行分级,促进医院员工提升医院住院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其二,在临床科室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加入对DRGs的死亡率的评估,促使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积极,降低病患在临床过程中的风险,避免病患可能因临床问题加重死亡几率的现象,进而使能改善医疗质量,提升病患满意度。

DRGs如何在医院绩效中应用,行之有效呢?


三、使能增进医疗业绩量

在医院绩效考核中,还应该评估DRGs,使能增进医疗业绩量。例如,医院管理者在制定绩效指标时,应该加入对DRGs个数、组数等的评估,计算DRG个数或组数与DRG总权重,而计算结果所得的DRGs 总权重与出院病人数存在差异,可以从中看出病人的留诊率。因此,在绩效考核中,对DRGs的个数、组数、总权重等的评估,有益于医务人员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和工作效率,使得病患的留诊率有所提高,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病患量,进而增进了医院的医疗业绩量。

四、完善DRGs在医院绩效中的其他应用措施

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完善DRGs在医院绩效中的其他应用措施。比如,医院应该邀请相关的专家,然后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对DRGs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员工对DRGs管理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或者,医院可以组织各科室学习DRGS的活动,关注DRGS的评价结果,比如DRGS知识竞赛等,使医院的员工形成对DRGs的认知,以及落实下去的氛围。另外,医院还应当成立DRGs管理小组,引导各科室或部门的管理人员等参与DRGs管理。

总的来说,如果医院从以上四个方面,充分发挥DRGs在医院绩效中的应用,就能使DRGs在医院绩效中行之有效了。而DRGS应用的有效性,能使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效率等,也提升了病患的满意度,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现金流,增强了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而霍尔斯国际通过庞大的数据分析,对2020年第4代绩能核心的研究有所成果,以助医院提升吸引力和业绩量,详情请关注霍尔斯智库公众号,欢迎持续关注,感谢各位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