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01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慢慢长大到不需要依赖我们。

疫情期间,我停掉了所有的工作,儿子的幼儿园也没有按时开学,我们娘俩突然多了很多的时间相处。从我产假结束,恢复上班开始,好像就没有过那么长时间的和宝宝相处,睡前,他被绘本《有一天》的插画吸引,主动让我告诉他这本绘本里的故事,抛弃了他以前很喜欢的睡前故事。

儿子被上面的插画吸引,而我被绘本的文字深深感动。儿子指着绘本开心地手舞足蹈,说我和妈妈也曾经这样,漫天的雪花里,妈妈把我举高高,让我看见更高的风景。我视线追随着他的小手指,会心一笑,告诉他,当妈妈把他举高高的时候,他笑得和插画里的小朋友一样欢乐。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有一天》就是一本这样的绘本,几副插画,几行英语,将很多妈妈和宝宝现在经历的和未来将要经历的事情,讲得清清楚楚,令妈妈们心软,也令妈妈们欣慰。

在绘本里,开篇是妈妈在呵护宝宝,妈妈在夜里爱怜的亲吻着宝宝的每个小指头,在漫天的雪花里高高抱起自己的宝宝,让他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让他与妈妈开心的眼神对视,接触这个世界的纯净和欢乐。在这个世界上,单纯可爱的宝宝就像洁白无暇的雪花一样纯净美丽。父母将这样一个如雪花一般纯暇的生命带到这个可能不太干净的世界里,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紧紧抓住他的小手在车水马龙中穿行,每一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大宝贝。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在绘本里还提到一句话说:“有时,望着沉睡的你做着美梦,我也忍不住陷入回忆里。”似乎昨天你还在我怀里,走路需要我在旁边扶着,今天的你就已经能跌跌撞撞的跑向我。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父母总是忍不住想,你这个小屁孩怎么还长不大,没日没夜操劳的日子真的快磨掉了我对生活的热情。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但是,当我意识到有一天你会经历绘本上描述的画面,能够潜入冷冽的湖水中,独自面对寒冷,感受挣扎,有一天,你会独自走进苍郁的森林中,一个人面对黑暗和未知,摸索着前进。这时的你,已经不再全身心的依赖着我时,我的内心又充满了失落,渴望成长又害怕成长的又何止是小孩子呢?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02有一天,孩子会如你当初一般照顾着自己的孩子。

不管我们如何看待成长,成长终究会发生。就像长大的你会用你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就像绘本形容的那样,“初见新奇,满是光彩。”也会拥有你的梦想,“而你会为了心中的渴求,像团火球似的疯狂的追赶”。我相信那就是年轻的力量。尽管有一天,你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而被坏情绪包围,一时挣脱不出,你发现自己小小的肩膀里原来也承载的负担。但是,你依然会对遥远的远方抱着无穷的好奇

就像绘本里所说,“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荡起来的高度,比你的想象中要高。”除此之外,你还会发现,我们家其实不如你记忆中那样巨大,相反她十分渺小。渐渐长大的孩子,慢慢的学着将这个世界里父母羽翼下的模糊擦亮,有一天,你终于发现,周围的事物的力量都在变小,就连你曾经的依赖的父母也渐渐孱弱。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而在绘本的最后,也是我们生活的最后,你会有自己的孩子,像我一样当初一样,在床边为自己的孩子梳理妆发。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般满头银丝,而当那天到来的时候,你会像最初的日子里那般想念我。

《有一天》的绘本看完,我们生活的轨迹也差不多落幕。从孩子到孩子的家长,孩子经历了依赖,独立和承担的角色责任转换,为人母方知为母辛酸。但是是不是真的要等到宝宝成为了妈妈之后才能让她意识到一位妈妈的不容易呢?

其实不是,通过交流和沟通就能很好的将这样的意识传达给孩子。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03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1. 放下家长意识,多关注孩子的自身需求

很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把自己放在一个家长的地位,为了树立家长的权威,把自己的认为有必要的需求强加给孩子,因而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会处处限制孩子,这里不对,那里也不是。

而孩子在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怀,这对于在思维和情感经验还处于模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会做的就是,将父母给予他们的感觉反馈到父母身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爱吵架的夫妻很难教育出性格温和的孩子。

尽管,这时的孩子,还不能深切的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为什么不容易,到底有多不容易,但是,他们内心会觉得,父母在沟通过程中照顾了他们的感受,因此,他们也应该照顾父母的感受。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2. 遵守“一句话原则”

所谓一句话原则,就是讲父母在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能简单说明的感受就不要长篇大论,小心翼翼试探,或是拐弯抹角的暗示,孩子玩性大,耐心不足,比起苦口婆心的长篇劝说或是说教,直击内心的10秒钟话语更容易激起孩子内心感受

小孩子的情感经历不丰富,当他内心的情感被激起时,并不意味他对你所说的话语,感同身受或是将你的爱都深深的理解到了。可能是一瞬间的感动和一瞬间的羞愧,在你这短短的一句话中酝酿升温,再通过孩子丰富的脑补能力而加强的自己的情感。父母在这种方法下表达自己的辛酸或是不满,能够得到孩子更多的反思,而长篇大论式的说教,则会得到孩子更多的反感。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3. 控制自己的情绪,巧妙地处理孩子的“皮”

很多时候,家长们面对孩子的调皮,不理解,不懂事会十分的抓狂,揪着孩子就是一顿骂,不管场合是不是在别的亲戚面前,或者不管是不是在大街上,总是情绪不对,做错了就要骂!然而这种做法时非常无意义且很伤害孩子自尊的。

论巧妙处理调皮,陶行知先生有“四颗糖”的方法,有一个学生打了另一个学生,陶先生将打人者带到办公室,给了他三颗糖,第一颗奖励他尊重陶先生愿意到办公室来,第二颗奖励他的准时,第三颗奖励他出手打人是为了维护同学的正义感,学生手里拿着三颗糖,泪流满面的认错,陶先生掏出第四颗奖励他的主动认错。四颗糖化解冲突对峙,还能让学生主动认错,这八两拨千斤的手法,就是巧妙的处理。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当孩子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们的世界往往都很简单,家长们也应该拿出最简单的处理方案与孩子们沟通。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想了解和学习更多育儿知识吗?那就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栏输入你想要找的如“育儿知识”,然后就会看一系列你要找的内容。

《有一天》: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的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