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黑色幽默佳作,看完引人無限深思

自從《夏洛特煩惱》上映,使開心麻花逐漸在話劇小劇場之外的電影市場風生水起。

作為開心麻花的第二部電影,《驢得水》雖然屬於小成本,但憑藉獨具特色的黑色幽默,取得了口碑與票房的雙贏,成為當年的一匹票房黑馬。

《驢得水》,黑色幽默佳作,看完引人無限深思

影片講述了民國時期幾個知識分子從北平來到一個窮山溝支教,靠微薄的薪水勉強建了一所小學,由於經費不足,校長將運水的驢子虛報成一名老師“呂得水”,結果教育部特派員突擊檢查,為了圓謊而撒了個小謊,從而引發了一系列荒誕的故事。

影片的幾位主演都是非著名演員,然而樸實無華的表演卻讓人印象深刻,加上滑稽諷刺的劇情和引人深思的話題,在當時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

本文將從影片的專業手法進行剖析。

1.敘事手法

“三幕劇”形式源自19世紀20年代法國劇作家尤金史克萊伯的理論,認為講述故事分三幕:第一幕旨在鋪陳,主要是人物介紹、故事的前提、戲劇性情境;第二幕製造對立,屬於故事的主體;第三幕則是解決問題,講述事件如何結束、人物最終歸屬。

這部影片就是採用“三幕劇”的敘事結構。

《驢得水》,黑色幽默佳作,看完引人無限深思

第一幕,介紹了“驢得水”老師的由來,令眾人沒想到的是,教育部安排特派員來到學校視察,還特地要求“驢得水”老師來講課,眾人迫不得已,只能找來一位小銅匠偽裝成這位老師,竟然誤打誤撞地騙過了特派員。然而,不久之後特派員帶來一位美國慈善家再次光臨學校,小銅匠受到一曼的斥責心生怨恨,藉著特派員的到來實施“復仇”,這些都為高潮做足了鋪墊。

第二幕,特派員得知真相,發現“驢得水老師” 不過是虛構出來的人物,但特派員將錯就錯,威脅校長和一眾人保住秘密,只為了企圖貪佔一部分慈善家資助的經費。而隨著情節的推進,眾多片中人物的內心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第三幕,慈善家來到學校慰問,眾人不得已只能為銅匠假扮的“驢得水老師”舉辦喪禮,但銅匠卻從棺材裡坐起來,要求與校長女兒舉辦婚禮,在銅匠老婆大鬧現場之下真相最終公佈於眾。

影片聚焦小人物的生活,用平民化的視角講述了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充分展示了知識分子的軟弱,並用辛辣的手法揭露了人性的黑暗面。

影片採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示現實的殘酷,通過反轉的劇情、特色的對白、音視的效果等,很好地推進了情節敘事,使得矛盾衝突更加強烈。

2.音樂特色

影片前半部分滑稽幽默,後半部分引人深思,在配樂上別具匠心。

在平穩的鏡頭和流暢的剪輯之下,音樂總體上舒緩、悠揚,沒有特別尖銳或極端的音樂氛圍。即使在醜陋的人性最終爆發時,導演也沒有采用原本應當沉重、悲傷或憤怒的背景音樂,而是配以舒緩柔情的樂曲,使得黑色幽默的反諷意味更加充足。

《驢得水》,黑色幽默佳作,看完引人無限深思

比如,惱羞成怒的銅匠在小人得志之後為了報復一曼,強迫孫校長剪掉她的長髮,留聲機播放出悠揚舒緩的華爾茲樂曲,一曼腦海裡出現的是從前大家開心生活的美好時光,挽著校長跳舞、幫校長減掉新衣服上的紐扣,以及身著新校服的眾人集體合影等,畫面是那麼溫馨,音樂是那麼明快,然而再回到現實卻是那麼殘酷,一向被自己極度尊敬的校長剪掉她的長髮,愛慕自己的裴魁山迫不及待地親手毀滅她,為人仗義的周鐵男被特派員的槍嚇破膽而對她不聞不問,現實與想象的強烈對比使得諷刺韻味十足。

《我要你》這首輕柔悠揚、表現浪漫愛情的歌曲,是影片最重要的電影插曲,先後出現三次,每一次意味各不相同。

第一次,裴魁山向一曼告白,歌聲響起,當時的裴魁山是那麼堅定,彷彿可以包容一曼的所有缺點。那時候,一切是那麼美好。

第二次,銅匠與一曼告別,詢問“我們是什麼啊”,一曼笑笑卻並未回答,那個時候所有矛盾還沒有激烈爆發,大家還能維持表面的和平,氣氛還算融洽。

第三次,影片結尾一曼舉槍自殺,原本該是傷感的場景,但並未搭配憂傷的配樂,而是這首歌再次響起,對比反差是那樣強烈。當五顏六色的彈力球四處滾落,彷彿想象中的美好已經煙消雲散,一切化為泡影。

音樂的巧妙運用,把人美好面孔之下的醜惡內心暴露無遺,引發了觀眾對人性的反思。

3.影像符號

影片有很多標誌性的影像符號,比如作為謊言主體的那頭驢,眾人主要活動場所的學校,一曼的頭髮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幾次開槍。

《驢得水》,黑色幽默佳作,看完引人無限深思

第一次開槍,特派員恐嚇周鐵男。

周鐵男原本是氣血方剛的小夥子,為了學校甘於付出,為了心愛的女孩敢於冒險,但隨著一聲巨響,雖然子彈沒有擊中他的身體,卻徹底擊碎了他的脊樑,從此喪失了抗爭的勇氣、甚至做人的尊嚴,變得唯唯諾諾、膽小如鼠,前後的巨大反差讓觀眾對人性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把小知識分子那種外強中乾、表裡不一的狀態展現的淋漓盡致。

《驢得水》,黑色幽默佳作,看完引人無限深思

第二次開槍,銅匠老婆攪亂婚禮。

孫佳是漂亮又有知識的女孩,她有反抗的想法,兩次提出要舉報學校,但還是抵不過作為校長的父親苦苦哀求,最終和銅匠走進婚禮殿堂。學校一眾知識分子雖然受過良好的教育,在銅匠的要挾之下卻紛紛默不作聲,縱容貪婪的銅匠強娶無辜的佳佳,反而只有沒文化的銅匠老婆不願意參與他們的騙局,這裡是對這些所謂知識分子的諷刺。隨著銅匠老婆無意間扣動扳機,槍聲響起現場亂作一團,原本的節奏被迅速打亂,謊言也隨即被揭穿,現場眾人紛紛四散而逃,而魁山和特派員卻在金錢面前爭執搶奪起來,慌亂中槍落到一曼手裡。

《驢得水》,黑色幽默佳作,看完引人無限深思

第三次開槍,一曼了結生命。

一曼是渴望無拘無束自由生活的新時代女性,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曾有大把的仰慕者,她卻不願受到世俗和婚姻的束縛而選擇來到偏遠的學校任職。然而,當內心高傲的她遭受一連串的迫害,成為眾人與銅匠妥協的犧牲品,特別是令她驕傲的長髮被自己曾經尊敬的人無情地剪掉,曾經友善的同事變得那樣面目可憎,曾經美好的一切被無情損毀,她瞬間精神崩潰,用最後的一點理智舉槍結束生命,是對這個醜陋的世界做出的最後反抗。

總的來說,這部影片是一部笑中帶淚的黑色幽默電影,與《夏洛特煩惱》具有截然不同的風格,值得大家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